梁桂冰
幼兒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幼兒的一日活動,幼兒的一日生活的諸多環節中存在這樣一個環節,也就是所謂的過渡環節。過渡環節從表面細小但它確是一種獨特的教育資源。要建好過渡環的橋梁,教師必須在理清思路把握過渡后,采用形式多樣巧妙過渡:游戲滲透,增加過渡樂趣;音樂喚起,減少隱性浪費;融合多樣,增加過渡彈性。從而使幼兒的一日活動更加緊湊。
《綱要》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幼兒的一日活動。而幼兒的一日生活的諸多環節中存在這樣一個環節,也就是所謂的過渡環節。過渡環節從表面細小但它確是一種獨特的教育資源。建好過渡環的橋梁,可以使幼兒的一日活動更加緊湊。
過渡環節雖小但卻存在著大教育。然而在現實的一日活動中的過渡環節卻往往是:
基于以上現象,我們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好幼兒的過渡環節使過渡環節得以優化,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從而提升師幼之間、幼幼之間良好互動的空間和機會。這引發了我進一步思考。在一次次實踐中讓過渡環節的價值得以發揮,并從中找到更優化的管理。同時也會讓幼兒感受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樂趣,讓過渡環節更加有序、輕松、自然。
集體教學活動剛剛結束,一大批孩子們涌入衛生間,導致衛生間擁擠不堪;有的孩子在教室里你追我趕,其他孩子見狀也跟著跑了起來。想必這種現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種情形使教師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不讓孩子自由活動,束縛孩子的自由,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如果放任孩子,使孩子過于興奮那接下來的活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對于教師而言理清思路,把握過渡是十分重要的。
1.1 明確過渡環節的意義
過渡環節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1)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可以利用過渡環節對前一個活動進行反思并對即將進行的活動進行現場的設計、思考。
2)從幼兒的角度來說,幼兒可以利用過渡環節釋放自己的心理能量。可以將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過渡環節”加工利用,形成可以緩解幼兒情緒、提升幼兒活動質量的重要途徑。
1.2 理清過渡環節的關系
1.2.1 自主和有序的關系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主和有序看起來有些矛盾,但其實是相輔相承的。那么有序是不是等同于高控?答案很簡單:當然不是。在培養幼兒有序的同時,我們還要幫助幼兒學會自主,讓幼兒有自己的想法與思考。自主、有序是教師的收放平衡、活而不亂的法寶也是幼兒張弛有度、動而不羈的標志。給孩子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 “放”不能放任自流、一盤散沙,“管”又不能束縛孩子手腳、扼殺其自主性,教師應處理好一日活動組織中放和管的關系,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指導和管理,對不同的孩子給與適當的關注和引導。
1.2.2 主導和主動的關系
過渡環節中,教師的指導和幼兒的自主之間的關系存在多樣性,要依具體的情境而定。如:在戶外自主活動后,為了緩解幼兒肌肉疲勞我會選擇安靜游戲進行過渡,分批有序的邀請幼兒如廁盥洗,從而避免消極等待和擁擠。動靜結合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在過渡環節作為教師應適當把握時機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以理論支撐實踐,在理清思路后,我們將重點放在了實踐中,也就是如何過渡。夸美紐斯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過渡環節中我們以孩子為主體,將孩子的興趣是作為過渡環節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對孩子產生興趣的東西從一定角度來思考它是可以帶給孩子快樂的。因此在以孩子為主體的基礎上創設過渡三部曲,實現巧妙過渡。
2.1 游戲滲透,增加過渡樂趣
游戲是最適宜兒童發展的活動,它構成了兒童心理發生、發展的最佳狀態。對幼兒來說,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快樂過程。將游戲滲透于過渡環節可以使過渡環節變得妙趣橫生。
自主游戲是開放和自由的。在進行操作性活動時,由于幼兒發展的差異,他們完成目標的的時間也參差不齊。在這里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活動,保證了過渡環節輕松、有序進行。例如:自主游戲中幼兒有效的過渡環節中,介于開放的活動特點,在操作后的過渡環節中先完成任務的幼兒就可以進入材料的豐富有趣的區域進行自主游戲。教師便可以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引導未完成操作的幼兒。
2.2 音樂喚起,減少隱性浪費
在過渡環節中,運用音樂有利于過渡環節整體效率的發揮,也不知不覺地提高了音樂修養。
2.2.1 音樂,為幼兒營造各種氛圍
陳鶴琴曾指出:“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能穩定幼兒情緒,使他們健康和諧地成長”。因此,選擇適宜的音樂來營造各種氛圍,使幼兒融入到音樂中,從而使過渡環節更民主和有序。如:在區域活動結束后后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幼兒就會隨著節奏輕輕地拆送玩具,不僅養成了良好的整理習慣還可以使幼兒有序過渡,減少隱性浪費。
2.2.2 音樂,讓幼兒合理掌控時間
在傳統的過渡環節中,孩子們往往因為不知道每個過渡環節的時間長短,而缺乏對在過渡環節時活動內容的掌控力,如晨間活動孩子們自主的進行著自己喜歡的活動,突然老師發出活動結束、收拾整理的信號時,孩子們戀戀不舍地收拾整理的同時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抱怨:“……還沒完成呢,又要收掉了”。長此以往,孩子慢慢地就會失去在這個環節中的活動熱情。而利用音樂進行過渡,結果就會產生大大的不同。首先使幼兒慢慢熟悉每個過渡環節的音樂,讓他們能從音樂中估計剩余的時間,從而更好地調整活動內容。
2.3 融合多樣,增加過渡彈性
2.3.1 融合多樣過渡,鼓勵幼兒自主選擇
每一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過渡環節中,我們將多樣化的過渡形式互相融合,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進行選擇。讓過渡環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2.3.2 調整過渡時間,增強幼兒自主空間
幼兒需要愛和自由的空間,我們可以適當延長過渡環節的時間,為幼兒營造低控、自主的氛圍,通過自主模式的事實讓過渡環節成為孩子的自主活動空間,這不僅給了幼兒自由活動和釋放個性的時間,也讓教師在過渡環節中實現了教育價值的探索。
如:冬季幼兒的衣物較多,在午休中如果讓小班幼兒在規定的時間一同起床,會使自主能力較弱的小班幼兒坐在原處不知所措,在這一小環節中,一單有所拖延就會影響到幼兒,造成感冒。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采用梯隊形式安排起床時間,靈活的安排起床時間,早起的幼兒先穿衣,起來后可以在指定的區域開展幅度小的活動。最后一批未起床的幼兒可以輕輕地叫醒后,安排穿衣并整理好被褥。最早起床的幼兒在過渡環節中,即滿足了幼兒要起床的意愿,同時,不會再影響到身邊還在睡覺的同伴。
過渡環節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重要的細節,這一細節的開展,對幼兒一日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著巧妙的連接作用,正是因為過渡環節是一細節,造成了教師不夠重視。事實上,過渡環節這個細節問題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僅只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它本身所具有著獨特的教育價值。生活無小事,一日活動皆教育。過渡環節雖說不是一日活動中的主菜,但它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卻是非常豐富的,我們應當更加全面、積極地去理解,形成獨特的活動形式,并結合各種區域活動,融入不同的教育資源,加以合理的利用。讓我們用新思想、新眼光,共同拾起過渡環節,讓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相信通過不斷地探尋研究和思考改進,過渡環節也會很精彩,把它作為一種獨特的與其他活動同等重要的教育資源來利用,并且不斷的優化,讓過渡環節銜接的更加自然、合理。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蓮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