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廣 姚學文
在新課標教育改革后,國家更重視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育過程中,也顯得愈發重要。下面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有關討論。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即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不依賴別人而獨立自主的去學習的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一般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夠對學習整體過程綜合控制。接受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學生能夠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自覺主動地探索教師未授課的知識,學生不再是傳統教育中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
2.1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
在現有的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教師主動對學生進行資質能力的培養,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此外,加強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有助于增強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下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有效性,就是可以借助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對知識獲取的興趣,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創立更加廣泛的知識平臺供以學生利用。如此,既開發利用了學生的課下時間,又加強了學生對課上知識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見,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具有重大意義。
2.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方面,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習價值觀的構建。另一方面,這也為學生對后續教學內容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有助于學生加強對課堂內容掌握和吸收。總而言之,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能夠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1自主學習流于形式
在近幾年的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教育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對自主學習的要求不甚理解,自主學習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主要出現了以下兩種問題:第一,部分教師認為自主學習只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自由把控,教師不需再對課堂進行引領,領導和干預。而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沒有相關的束縛和管理,課堂任務往往不能完成,自主課堂的進行也多不盡人意,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流于形式,學習效果差。第二,與第一種情況相反,部分教師對于把課堂交給學生過于擔憂,于是教師對課堂的干預過多,如此就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過于簡略,同樣致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進度減緩,教學任務仍不能圓滿完成。像這樣的自主學習課堂只是浮于表面,學生并沒有真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自主課堂的開展并沒有達到其真正的效果。
3.2小組合作化任務開展情況差
在進行小組合作化自主學習的環節,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如何在小組合作時插入自主學習。這導致教學課堂展開不深,既沒有提高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又白白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沒有真正的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4.1開展有關學生興趣的學習活動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如是,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根本動力。只是通過課本的文字向學生傳授教學知識,學生不但不能真正的理解所學內容,長此以往,還會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學生興趣的角度,開展課堂教學內容,重視興趣引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使學生真正的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最終也就會達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或者通過明星引入課堂主題,又或者在課堂穿插趣味小游戲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4.2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氣氛
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氣氛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師可以主動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提前預習、課后復習,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部分優秀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良好反應帶動全班的自主學習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意義,從而激發其對自主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針對下一節要講內容提前布置預習作業并讓學生提前閱讀有關知識和問題,并在第二天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問上節布置的預習問題,讓學生自主回答相應問題,并對回答問題優秀的同學予以表揚,讓學生從內心的角度真正的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意義,從而營造出班內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努力。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大膽創新,認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的熱愛學習,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莒縣浮來山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