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雯 陳麗
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的內涵,總結目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國家精準扶貧工作要求,提出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體系,優化資助結構設置,同時加強正確思想引導,全面提升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水平。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構成,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完成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載體之一。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開展,是對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響應,能有效促進教育公平發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研究工作,在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精神的號召下,高校應分析經濟困難學生的特點,借鑒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方式方法,研究實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育人體系,力爭實現對高校貧困生及時有效地資助,幫助貧困大學生成長成材,助力國家的精準扶貧工作。
1.1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界定
在普通高等院校錄取招收的學生中,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這部分學生統稱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是一個相對概念,實際工作需要依據科學的認定辦法,合理的認定標準對其界定。根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且不加入其他非經濟因素,通過定性和定量的科學分析對其進行綜合判斷。結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貧困特點和家庭真實經濟情況,對其貧困等級進行判斷。
1.2 精準資助理論依據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標志。十三五規劃中將教育脫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五部分之一,力爭使貧困家庭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堅持將精準理念應用到扶貧開發工作中,并在不同場合論述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資助對象識別不精準,資助制度不完善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國家對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力度不斷增大。根據教育部網站公布的2017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數據可知,2017年我國資助普通高校學生共計1050.74億元,4275.69萬人次,比2016年增加94.90億元,增幅9.93%。從整體數據看看國家資助基數已相當大,但是隨著高校招生人數增加,經濟困難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在實際工作操作中,因為經濟困難學生評選標準不科學等多種原因,在資助對象評選過程中出現部分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助的現象。
2.2 資助工作重物質資助,輕精神資助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家庭經濟因素承不但受著物質層面的短缺,同時也承受著各種精神上的負擔。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資助體系,能多方面多渠道的為貧困學生解決物質經濟問題,主要包含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儉學以及各類補助等,但對于他們的精神資助方面缺少相關資助體系。高校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多以物質資助為主,而對于他們的精神教育方面相對滯后。因此,家庭貧困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承受各種精神壓力,心理問題也比較突出,部分同學不愿與周圍同學接觸將自己封閉起來,甚至出現極端的思想和行為。
每年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評選認定時候,部分高校為了確保過程的公開公平性,在民主評議會議上采取讓困難學生自我陳述家庭情況。一部分同學特別想要爭取到資助,虛夸家庭困難狀況以博取評審小組的同情。反之,部分真正貧困的學生,因為本身承受巨大經濟壓力,自尊心強且敏感,讓他們當眾陳述家庭情況,這無疑是對他們精神上再次傷害。貧困學生缺乏對資助育人的正確認識,心理敏感,這需要資助人員對他們給予精神上的關懷和資助。
3.1 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體系
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應建立精準認定體系,采取科學的多級認定指標。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各項認定指標賦權重值?;诖髷祿芯?,建立貧困生數據庫,生源地民政部門數據信息能對高校開放,實現數據共享,為高校認定提供審核信息來源。數據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監督貧困生認定中家庭經濟情況證明材料的真實性,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同時便于高校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困難學生的認定基礎是客觀采集他們的家庭信息,高校和地方民政部門數據共享,能有效提高資助工作的規范性。對各項認定指標賦權值時,需要統籌考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源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家庭收入來源,對家庭經濟狀況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等,科學制定權重值。民主評議小組根據采集的數據,各級指標在統一標準下進行客觀認證,確保認定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困難生數據庫的建設,不僅能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精準認定,而且可以對困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動態跟蹤,為精準幫扶工作提供指導方向。
3.2 優化資助結構設置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逐步完備,主要由“獎、助、貸、補、減”構成,資助形式呈現出多樣化,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項資助形式還沒有形成預期的相輔相成的互補成效。按教育部??顚S靡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為專項資金,必須用于資助幫扶困難學生。高校必須嚴格執行此規定,建立資助資金獨立賬戶專項用于學生資助,確保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金、助學貸款風險補償、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和勤工助學補貼等措施順利開展。
高校要優化資助結構比例,根據本校本年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特點,結合認定的貧困生數據報告,打破助學金名額和助學金等級固定數據模式,在一定范圍內適當的靈活調整,將資助資金動態地用于急需的困難學生。另一方面,高校要增加勤工助學的崗位,聯系校企合作單位,學校后勤用工部門以及實驗室輔助崗位等。多渠道地為提供學生有償資助,通過勞動換來報酬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專業素質,盡可能的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思想。
3.3 加強正確思想引導教育
現今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當代大學生不可避免的受多種價值觀和網絡文化的影響,追求潮流,追求個性,倡導自我不懂得忍讓。因此,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中,必須要做好他們的思政教育工作,引導他們形成正向的價值觀。
資助工作者在新生入校時,首先應通過各種形式對他們宣傳國家各項資助政策,讓他們對各項資助政策形成正確的認識。其次,加強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培養學生誠信正直、艱苦樸素的優秀品質,樹立感恩意識。勉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立自強,正視自身面臨的困難,積極面對,削弱因貧困帶來的心理壓力。鼓勵他們參加勤工儉學鍛煉,通過自己的努力緩解經濟困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同時,高校應注重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各項思政活動,探討社會熱點,啟發他們思考交流,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高校通過思想引導,學生能正確認識國家各項資助工作,偽貧困或家庭經濟狀況好轉的同學主動退出申請,使資助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以資助為載體,困難學生的認定和幫扶政策逐步完善,逐步發揮資助工作立德樹人的功能。在當前精準扶貧的大背景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資助工作面臨許多新得挑戰,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貧的關鍵環節,是困難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陣地,更應深刻研究精準資助工作。
本文系2017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項“以精準資助理念拓展高職學生管理育人功能”,項目編號:2017SJBFDY059。
(作者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宋簡體;mso-bidi-language:AR'>。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