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霞
該文圍繞MOOCs引入高校教育教學后,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的沖擊和影響,及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挑戰,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它緊密結合山東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就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MOOCs與傳統教學相比存在的優勢、MOOCs的出現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帶來的沖擊與挑戰、MOOCs當前存在的短板和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四個方面展開了一定地探討和研究,這對于創新與發展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實現傳統教育教學“舊動能”與MOOCs新型教學“新動能”之間的合理轉換,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MOOCs中文又稱慕課,是一種大規模的在線公開課程,是近幾年來在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型授課與學習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它具有學員覆蓋層面廣泛、數量規模大、課程資源共享并且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等優勢。
當下隨著信息化時代、全球化時代、新科技革命時代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異軍突起,都要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教育領域特別是高校原先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保持傳統教學模式優勢的基礎上,采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開設網絡在線公開課程,將MOOCs與高校教育教學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實現兩者之間的優勢轉換和互補,是該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當前,隨著國家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戰略的提出,我國高等教育處在內涵發展、質量提升、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進入新時代以來,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推進,高校辦學更加聚焦人才的培養。但是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還不夠鞏固,我們的教育理念仍相對滯后。
我國是一個高等教育大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各地方院校擴招勢頭蒸蒸日上。據2018年中國高校之窗官方網站最新統計:僅山東省本、專科、獨立高校和民辦高校總共數量就達到了175所。
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們教育現狀還不容樂觀,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內涵發展不足,特別是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社會知名度和辦學層次偏低、培養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培養的人才還沒有很好的實現與社會需求人才的有效對接。
山東作為全國的經濟文化大省,有著豐富的教育文化資源,自古以來就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山東省高校多半為服務地方的省屬高校,長期以來地方高校大都在專業設置上追求大而全,希望辦成綜合性高校,沒能很好地體現自己的辦學優勢學科和優勢專業,在一些專業設置上甚至有重復雷同現象,在內涵式發展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既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又不利于人才的培養。高校應該在學科、專業設置上應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地方經濟密切聯系,培養并發展自己的特色、優勢學科,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
從整個高等教育發展來看,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規模大但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日顯滯后,課堂教學還是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死板、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存在結構性失衡;教學方式單一,高校學生逃課、厭學現象時有發生。筆者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通過近幾年調查分析后發現: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逐年不斷增強,他們熱捧“視頻公開課”、喜歡網上“淘課”,無不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變革的迫切性。
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有力保障。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2018年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在規劃中指出要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滲透應用。在山東“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實施山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健全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延伸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創新,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務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那么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我省的高等教育改革如何取得良好的成效,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深入實踐的一個問題。
當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網絡呈現出越來越熱衷的趨勢,MOOCs(中文直譯慕課、幕課),即一種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是網絡時代的一種典型呈現形式,越來越受到當下大學生的追捧和熱愛。與傳統教學相比,它的突出特點是呈現出了一種新型教與學的關系。一是確實落實了學習者的中心地位,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師生真正對等關系。它的出現激發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興趣。學習者不分年齡、受教育承的限制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課程學習,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填鴨式”的僵化授課模式。它充分考慮學習者主體特點和實際需求,以學習者為中心,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打破了原先以教師為主體講課,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它講求在知識面前,師生地位平等,因此受到廣大學習者的歡迎。
二是MOOCs是一種教育開放模式,它打破了學習者學習的時空界限,使學習變得更加的自由和靈活。傳統課堂受時間、場所等的限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也是相對固定,而MOOCs則通過互聯網絡拓展出多種學習場所,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出一個虛擬仿真的學習空間,人、機之間營設了一個真實的交流氛圍,獲取知識更加快鍵和方便,它實際上是一個可移動的教室,構建出一種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泛在化學習新環境。
三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擴大了教育受眾面,真正實現了教育平等。只要你想學習,不受你家庭狀況、個人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高低的限制,你都可以在線上免費獲取世界各地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終身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通過MOOCs我們可以獲取來自世界各地更加全面而豐富的教育資源。傳統教學因為受地域的影響,優質的教育資源只能面對一部分人,受眾面極其有限。
以上我們分析了 MOOCs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之下在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學習形式多樣、獲取信息便捷和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的諸多優勢,特別是近幾年來,一些MOOCs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的興起,它擴展了教學的時空,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正在促進教學內容、方法、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發生變革,給高等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MOOCs的出現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一股強勁的動力,它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蕩滌著學校的校園,給我們帶來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它對高校的沖擊最大的莫過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而不是一些開放性大學。因為它的出現正是切中了時下我國高等院校,特別像我們山東這個全國教育大省的地方普通院校的要害:第一,教育質量整體不高,缺少一流專業和一流人才,教育的內涵式發展亟待推進;第二,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方面的水平還不高,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方面重視程度不夠高;三是教學模式,高等教育仍然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為主,強調知識的灌輸,而不是知識的交互、啟發式、探究式學習。實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能力還不強。大學公共課堂上經常見到教師在自顧自說,學生在底下手機一片、睡倒一片的令人無比感慨的一幕,教師講課的積極性遭到很大的挫傷,學生更是提不起精神學習,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根本無從談起。據個人調查:升入大學階段抱著混張大學文憑的學生比例能占到20%,有些學生當初懷抱對人生的美好愿望和憧憬踏入大學校園,大學教育的現狀卻讓他們感到事與愿違。
MOOCs以其自身的巨大優勢,顛覆我們對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認知,對傳統教學的中心地位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目前與傳統教學相比,它自身還存在著一些需要彌補的不足,如何很好發揮MOOCs自身優勢,實現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有效的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真正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落在實處,這才是關鍵。
MOOCs作為一種新型教學關系,它一出現便呈現出諸多傳統教學不可比肩的優勢,但是我們同時看到它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困境和缺陷:一是它從技術層面上確實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但是從真正意義上講是否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還不得而知,因為MOOCs最大的威脅是學習者學習興趣的保持和學習過程的持續性,在MOOCs模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流失率非常高,注冊學習的雖然很多,但是堅持到底持續學習者卻不多;二是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MOOCs雖然也設計了類似于微小社區的個性化教學,但是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最大的障礙,是來自師生之間不能面對面進行直觀的語言以及情感上交流與溝通,人文因素缺乏,教師的人格魅力、榜樣的力量很難影響到學生,不能充分發揮育人的功能;三是MOOCs是一種“虛擬教室”的教學模式,在一些集體課中不利于集體主義、團結精神的培養,如音樂合唱排練課,視唱練耳課、器樂合奏課等都需要師生、生生之間的緊密配合,才能實現教學目標,以此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存有明顯的不足。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出MOOCs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講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對于普通高校而言,它的出現給了高校一個全新審視自身定位的一個歷史機遇,我想每所高校都應該結合自身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和辦學條件,以實現傳統教學與新型MOOCs這種開放式線上教學模式的有效對接和完美結合。高等教育要切實擔負起育人和知識的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培養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高素質、高規格的社會人才,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還應該承擔起向全社會提供教育資源的職責,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勇于接受MOOCs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全面創新教育理念,重塑教育教學形態,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提升自身的辦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創建時代和社會需求的一流課程和一流大學。
對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從政策到行動上都要拿出真正促進改革創新“破冰”的勇氣和膽量,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高校的主體責任和支持保障,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更加優惠的便利條件,激發起高校改革的積極性。鼓勵引導高校切實結合高校的實際,把MOOCs教育模式引入到實際的教學中,把互聯網+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有機的整合,提高新時代下的高校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塑造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合力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這塊“蛋糕”做大做強。
本文系“2018年度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基于新舊動能轉換下教育開放教學模式(MOOCs)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挑戰研究”(項目編號:2018RKB01131)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濰坊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