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劉晨 李珍 ●鄭璇 陳一
“希望日方能反躬自問:有沒有信守自由貿易原則和國際社會通過貿易實現共同繁榮的信念?”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警告,如果日本的貿易限制措施致使韓國企業蒙受實際損失,韓國政府也將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此前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稱對韓實施制裁是因為韓國違反對朝制裁決議,但這種說法遭到韓國的反駁。韓日首腦走上貿易戰最前線,顯示出日韓之間的糾紛有可能擴大為全面貿易戰。對此,韓國政府正在總動員,以準備因應最壞情況。同時,抵制日貨現象已開始在韓國“全方位擴散”?!度战泚喼拊u論》稱,在如今世界面臨越來越大風險的時刻,這對東亞來說是個壞兆頭。
日本制裁點燃韓國民眾怒火
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在青瓦臺主持首席秘書和輔佐官會議。文在寅指出,日方的限供措施給韓企的生產蒙上陰影,使全球供應鏈受到威脅,他敦促日方撤銷限制出口措施,拿出誠意與韓方磋商,韓日陷入以牙還牙惡性循環的局面是絕不可取的。韓聯社稱,這是文在寅首次直接回應日本限制對韓出口關鍵半導體材料的做法,體現了他對當前嚴峻形勢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文在寅還表示,全世界都在擔心官方出于政治目的限制民間企業互惠貿易的苗頭,日本是實力大大領先于韓國的經濟強國,在史無前例的非常時刻,只有韓國朝野政界和民眾擰成一股繩,才能同舟共濟走出困境。文在寅指示幕僚團隊根據事態發展研討組建官民聯合應急機制,要求青瓦臺和有關部委都出面直接聽取受害企業訴求,討論如何解決困難,不遺余力地給予必要的幫助。
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8日也敦促日方立即撤回限制對韓出口措施。洪楠基當天在主持對外經濟部長會議時表示,日方限制對韓出口的行為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相關規則,對兩國企業、全球經濟都將產生消極影響。7日,洪楠基還與現代、SK、樂金集團等財閥領導人開會,文在寅也將于10日與韓國30強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
韓國《東亞日報》稱,在日本管制對韓出口三種高科技原材料后,韓國政府已開始總動員以應對最壞情況。韓國政府正在評估日本出口管制可能對韓國汽車、電子及化學等產業的沖擊。報道稱,隨著日韓交惡,韓國已列出100種日本可能限制出口的工業產品。此外,韓國還開始全面評估對日爭端蔓延到金融業與資本市場的風險。
“韓國股市被日本恐怖籠罩”,《韓國經濟》8日的報道稱,韓國綜合股指8日大跌2.2%,這也是5月31日以來的最低值。受日本出口管制影響明顯的半導體股票大幅下挫,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下跌幅度在2%左右,相關中小半導體企業的下跌幅度超過10%。此外,由于擔心對日旅游萎縮,韓國主要航空企業和旅游相關企業的股價下跌幅度在5%左右;鑒于韓流文化也可能受到影響,韓國主要影視和娛樂公司以及經紀公司的股價也出現3%-5%的跌幅。
“韓國準備向美國求救”,《韓國經濟》8日稱,韓國政府將緊急派遣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熙本周訪美,希望美國能發揮仲裁作用。與此同時,三星電子實際掌舵人、副會長李在镕7日下午飛抵日本東京,他將與有交易往來的日本企業家元老見面,爭取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策應配合。但多數韓媒認為,這些求救不會有多大效果。
“日本制裁點燃韓國民眾怒火?!甭吠干绶Q,日本對韓國實施出口管制,主要是由于不滿韓國法院接連判決日企就二戰時強征勞工賠償。對此,韓國人認為日本至今仍未完全承認在對朝鮮半島殖民統治時期所犯下的罪行,數萬名韓國人在網上發起請愿,呼吁抵制日本產品和赴日本旅游,甚至還要求抵制明年在東京舉辦的奧運會?!俄n國經濟》8日稱,“抵制日貨正在韓國全方位擴散”。有專家認為,在韓日經濟關聯度較高的情況下,韓國民間的抵制行動將成為刺激韓日進一步相互報復的導火索。
日本稱“日韓信賴關系崩塌”
在對韓出口管制方面,日本態度一直很強硬。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8日和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委員長尹相現舉行了會談。會談后,長嶺安政表示,日本的出口管制措施“不僅僅是因為勞工賠償問題,兩國間的信賴關系已經崩塌”。
時事通訊社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晚在富士電視臺節目中提及了韓國的二戰勞工賠償問題,不過他稱日本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是由于“韓國的出口管理出現了問題”。當被問到他所稱“韓國出口管理出了問題”是否與朝鮮有關時,安倍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稱“如果韓方拿不出證據證明韓國切實履行了出口管理規定,我們就不能對其出口”。
日本《朝日新聞》8日稱,安倍政府顯示出了對韓國的強硬態度。日本對韓國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原因是韓國法院判決日企就二戰時強征勞工進行賠償。鑒于7月21日是日本參議院選舉日,安倍政府因此采取強硬態度以期獲得更多選票。
韓國《中央日報》稱,安倍旨在以韓國“違反對朝制裁”為借口,給日本以事關“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對韓出口,同時煽動國際社會對韓國的“不信任”。報道引述一名日本消息人士的話稱,“對于安倍來說,這些措施是在經過韓國撕毀‘慰安婦協議、做出征用勞工判決、發生雷達瞄準事件后,日本最終拔出的利劍,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收回”。也就是說,日本很可能會對韓國采取第二輪、第三輪乃至第四輪制裁措施。
“安倍用毫無根據的理由攻擊韓國”,韓國《朝鮮日報》8日稱,韓日糾紛已經超越了貿易糾紛,演變成安全摩擦。外交界擔心,在經濟和安保方面,韓美日聯盟正在瓦解。
美日和美韓同盟“二選一”?
“安倍針對韓國的出口管制措施是特朗普式的政策”,《日經亞洲評論》以此為題稱,日前召開的G20大阪峰會在宣言中表示要“努力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性”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作為東道主,安倍政府的行動如何與此承諾共存引發疑問。安倍的兩面派政策,流露出的虛偽程度,甚至會讓美國的“貿易勇士”都感到羞愧。報道稱,在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之前,安倍此舉似乎能吸引選票,但對日本毫無益處。實際上,日本和韓國不應成為特朗普的代理人,而應共同努力建立經貿安全網,以減輕保護主義帶來的沖擊,在危及兩國經濟的虛無主義貿易戰中生存下來。
日本共同社7日稱,美國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希拉·史密斯表示,最近日韓關系的惡化與過去截然不同,已接近無法修復的地步。她警告稱,美國與日韓分別建立的同盟關系可能陷入無法發揮作用的狀態,會帶來東北亞安全體系被削弱的根本性變化。她說,除了歷史認知方面的差異外,日韓關系惡化更主要的原因是國家利益不同。日本企圖維持對朝鮮施壓,韓國則積極爭取放寬對朝鮮制裁,日韓戰略利益相距甚遠。史密斯稱,現在已出現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二選一的零和狀態征兆,對于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而言,這是非常困難和危險的狀態?!?/p>
環球時報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