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伊朗、德國特約記者 白飛 青木 ●任重 柳玉鵬
德黑蘭方面接二連三地放出讓世界驚心動魄的數字。8日,伊朗原子能組織宣稱已經開始提煉豐度4.5%的濃縮鈾,當天早些時候,該組織發言人還稱,伊朗不排除下一階段可能把鈾濃縮豐度提至20%。而此前一天,伊朗剛剛宣布從7日起把鈾濃縮豐度提高至3.67%以上,超出了2015年伊核協議的上限。“伊朗最好小心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伊朗發出強烈警告。“美國和伊朗正在上演‘懸崖博弈”,《日本時報》8日的社論這樣寫道。“中方對伊方宣布進一步減少履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承諾感到遺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美方對伊朗奉行極限施壓是伊核問題出現危機的根源,“我們呼吁有關各方都能從大局和長遠出發,保持克制,支持通過聯委會機制對話解決相關問題,為繼續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創造條件”。
第三步豐度或提升至20%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8日稱,伊朗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第二步正式生效,伊朗持有的濃縮鈾豐度已超出核協議規定的3.67%上限。他說,伊朗以每60天為周期逐步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第三個減少履行承諾的步驟將包含將濃縮鈾豐度提升至20%的水準。
同天,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在下一個60天之后,伊朗將會宣布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第三步,如果核協議其他簽署方尤其是歐洲方面,仍不能履行他們的承諾,伊朗邁出的步子會更加堅定。他同時也為磋商留下余地,稱任何時候如果歐盟的補救措施已接近于達到伊朗的預期和要求的話,伊朗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步驟“可以逆轉”。
8日,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也公開表示,在美國退出核協議一年之后,伊朗仍繼續留在核協議內,但是未來耐心“會變少”。
“伊朗最好小心點!”7日,特朗普在離開新澤西州莫里斯敦對記者講話時向伊朗發出警告,并再次指責前總統奧巴馬及其他世界大國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愚蠢至極”。他表示,伊朗“在做許多壞事”,“伊朗永遠也無法得到核武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也發推特威脅稱,伊朗擴大核計劃將導致其進一步被孤立和制裁,“各國應該重新實施伊朗核項目無濃縮鈾的長期標準。擁有核武器的伊朗政權將對世界構成更大的威脅”。
“歐盟的擔憂正在增長!”德新社8日稱,歐盟呼吁伊朗遵守伊核協議。“我們非常關注伊朗的信息”,歐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的發言人7日表示,“我們敦促伊朗停止并扭轉所有違背其義務的活動……我們正在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進一步信息”。英法德也都迅速譴責伊朗的行為。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8日表示,伊核協議情況令人擔憂,俄方警告單方面拒絕這一協議引發的后果,但俄打算繼續進行外交努力。
“經過算計的豪賭”
《日本時報》8日稱,德黑蘭7日起宣布突破伊核協議鈾濃縮水平,特朗普用“小心點”回應,雙方這場“懸崖博弈”令人擔憂,發生意外和誤判的風險真實存在。主導該地區關系的敵意將為任何意外煽風點火。同樣令人不安的是,如果發生危機,將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潛在影響。海灣地區為全球提供20%的原油,20%的全球石油供應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如果供應鏈受阻,全球經濟將深受其害。
美國“政治”網站7日稱,特朗普想談判,伊朗卻不感興趣。在核談判問題上,伊朗可不是朝鮮,伊朗用挑釁回應特朗普的經濟制裁。分析人士和政府官員都認為,伊朗的舉動是“經過算計的豪賭”,他們想施壓有意挽救伊核協議的歐洲領導人抵抗美國。德黑蘭打賭對戰爭不感興趣的特朗普會先“眨眼”,以解除制裁換取對話。布魯金斯學會伊朗問題學者馬羅尼分析說,伊朗正在進行“壓力測試”,這是研判美國政府以及令其他伊核協議參與方感到緊迫的有效方式。德國電信網8日采訪了慕尼黑安全會議負責人伊辛格。他認為,波斯灣的危機正在升級,與伊朗的核協議“實際上已經結束”。伊朗的舉動“對歐洲是勒索也是求助”。《西德意志匯報》8日稱,特朗普連任競選要利用伊朗話題,而伊朗也需要對經濟危機作出反應。華盛頓和德黑蘭的利益交織在一起,歐洲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必須繼續外交努力,不讓災難發生,“恢復外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伊朗總統魯哈尼的高級助手上周發推文稱:“過去我們曾讓一名美國總統下臺。我們可以再做一次。”他指的是美國前總統卡特,德黑蘭人質危機導致他在1980年競選連任時失敗。“政治”網站8日稱,伊朗政府可能寧愿等待,希望特朗普無法連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可能更愿意與美國新總統談判,而不是跟一個撕毀伊核協議的總統談。
“美伊在刀刃上徘徊”
美伊之間的“懸崖博弈”增加了外界對可能爆發軍事沖突的擔憂。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8日在伊朗國家電視臺的直播演講中痛斥上周英國扣留一艘伊朗油輪是“威脅”和“海盜行為”,稱油輪遭劫持“不會被我們容忍,也不會沒有回應”。
美國VOX網站8日發表文章稱,“美伊在刀刃上徘徊”,一旦美伊爆發戰爭,將是一場“骯臟和野蠻的戰斗”,伊朗部隊可能轟炸一艘穿越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油輪,以色列可能殺死一名伊朗核科學家……
“伊朗違反2015年核協議有多嚴重?”法新社8日稱,雖然百分比差異聽起來很小,但核專家表示,一旦超過3.67%的上限,鈾濃縮到更高純度會變得容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8日稱,伊朗宣布突破濃縮鈾豐度限制是非常危險的一步,雖然仍遠遠低于制造核武器所需的90%的豐度標準,但伊朗的目的就是“為了制造原子彈”。
不過,更多媒體認為,目前的局勢還不會惡化到戰爭的地步。“美國陷入歇斯底里:伊朗開始鈾濃縮”,俄羅斯“自由媒體”8日稱,對于伊朗進行鈾濃縮,美國當然會憤怒、威脅,但不會有戰爭。“誰要與伊朗開戰?目前沒有這樣的瘋子”。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8日稱,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準備持續時間可能需要3至6個月或更長時間。僅靠空中打擊不會摧毀伊朗人的抵抗意志。唯一的方法是美軍采取地面行動,但最保守的估計也至少需要“50萬美軍”。不過,俄專家認為美伊之間不可能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如果使用武力,那將是一場災難,結果會與伊拉克、阿富汗相同。這樣,美國及其盟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道德和政治損失將是巨大的。“特朗普是一名商人,他只會試圖嚇唬伊朗,迫使其接受美國的條件”。
7日,美國核問題專家奧爾布萊特對美國全國公共電臺表示,“你無法把伊朗的核項目炸掉,唯一的辦法就是談判”。《日本時報》8日稱,伊朗的最新舉動是令人不安的進展,但必須考慮他們這么做的背景:伊核協議涉及的上限遠低于生產核武器的水平。同樣重要的是,德黑蘭回應的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及其隨之而來的施壓力度增加。文章認為:“美伊都在競爭話語權,吸引對方政府的關注,以重回核談判桌。”▲
●本報駐伊朗、德國特約記者 白飛 青木 ●任重 柳玉鵬
德黑蘭方面接二連三地放出讓世界驚心動魄的數字。8日,伊朗原子能組織宣稱已經開始提煉豐度4.5%的濃縮鈾,當天早些時候,該組織發言人還稱,伊朗不排除下一階段可能把鈾濃縮豐度提至20%。而此前一天,伊朗剛剛宣布從7日起把鈾濃縮豐度提高至3.67%以上,超出了2015年伊核協議的上限。“伊朗最好小心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伊朗發出強烈警告。“美國和伊朗正在上演‘懸崖博弈”,《日本時報》8日的社論這樣寫道。“中方對伊方宣布進一步減少履行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承諾感到遺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美方對伊朗奉行極限施壓是伊核問題出現危機的根源,“我們呼吁有關各方都能從大局和長遠出發,保持克制,支持通過聯委會機制對話解決相關問題,為繼續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創造條件”。
第三步豐度或提升至20%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8日稱,伊朗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第二步正式生效,伊朗持有的濃縮鈾豐度已超出核協議規定的3.67%上限。他說,伊朗以每60天為周期逐步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第三個減少履行承諾的步驟將包含將濃縮鈾豐度提升至20%的水準。
同天,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在下一個60天之后,伊朗將會宣布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第三步,如果核協議其他簽署方尤其是歐洲方面,仍不能履行他們的承諾,伊朗邁出的步子會更加堅定。他同時也為磋商留下余地,稱任何時候如果歐盟的補救措施已接近于達到伊朗的預期和要求的話,伊朗減少履行核協議內承諾的步驟“可以逆轉”。
8日,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也公開表示,在美國退出核協議一年之后,伊朗仍繼續留在核協議內,但是未來耐心“會變少”。
“伊朗最好小心點!”7日,特朗普在離開新澤西州莫里斯敦對記者講話時向伊朗發出警告,并再次指責前總統奧巴馬及其他世界大國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愚蠢至極”。他表示,伊朗“在做許多壞事”,“伊朗永遠也無法得到核武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也發推特威脅稱,伊朗擴大核計劃將導致其進一步被孤立和制裁,“各國應該重新實施伊朗核項目無濃縮鈾的長期標準。擁有核武器的伊朗政權將對世界構成更大的威脅”。
“歐盟的擔憂正在增長!”德新社8日稱,歐盟呼吁伊朗遵守伊核協議。“我們非常關注伊朗的信息”,歐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的發言人7日表示,“我們敦促伊朗停止并扭轉所有違背其義務的活動……我們正在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進一步信息”。英法德也都迅速譴責伊朗的行為。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8日表示,伊核協議情況令人擔憂,俄方警告單方面拒絕這一協議引發的后果,但俄打算繼續進行外交努力。
“經過算計的豪賭”
《日本時報》8日稱,德黑蘭7日起宣布突破伊核協議鈾濃縮水平,特朗普用“小心點”回應,雙方這場“懸崖博弈”令人擔憂,發生意外和誤判的風險真實存在。主導該地區關系的敵意將為任何意外煽風點火。同樣令人不安的是,如果發生危機,將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潛在影響。海灣地區為全球提供20%的原油,20%的全球石油供應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如果供應鏈受阻,全球經濟將深受其害。
美國“政治”網站7日稱,特朗普想談判,伊朗卻不感興趣。在核談判問題上,伊朗可不是朝鮮,伊朗用挑釁回應特朗普的經濟制裁。分析人士和政府官員都認為,伊朗的舉動是“經過算計的豪賭”,他們想施壓有意挽救伊核協議的歐洲領導人抵抗美國。德黑蘭打賭對戰爭不感興趣的特朗普會先“眨眼”,以解除制裁換取對話。布魯金斯學會伊朗問題學者馬羅尼分析說,伊朗正在進行“壓力測試”,這是研判美國政府以及令其他伊核協議參與方感到緊迫的有效方式。德國電信網8日采訪了慕尼黑安全會議負責人伊辛格。他認為,波斯灣的危機正在升級,與伊朗的核協議“實際上已經結束”。伊朗的舉動“對歐洲是勒索也是求助”。《西德意志匯報》8日稱,特朗普連任競選要利用伊朗話題,而伊朗也需要對經濟危機作出反應。華盛頓和德黑蘭的利益交織在一起,歐洲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必須繼續外交努力,不讓災難發生,“恢復外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伊朗總統魯哈尼的高級助手上周發推文稱:“過去我們曾讓一名美國總統下臺。我們可以再做一次。”他指的是美國前總統卡特,德黑蘭人質危機導致他在1980年競選連任時失敗。“政治”網站8日稱,伊朗政府可能寧愿等待,希望特朗普無法連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可能更愿意與美國新總統談判,而不是跟一個撕毀伊核協議的總統談。
“美伊在刀刃上徘徊”
美伊之間的“懸崖博弈”增加了外界對可能爆發軍事沖突的擔憂。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8日在伊朗國家電視臺的直播演講中痛斥上周英國扣留一艘伊朗油輪是“威脅”和“海盜行為”,稱油輪遭劫持“不會被我們容忍,也不會沒有回應”。
美國VOX網站8日發表文章稱,“美伊在刀刃上徘徊”,一旦美伊爆發戰爭,將是一場“骯臟和野蠻的戰斗”,伊朗部隊可能轟炸一艘穿越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油輪,以色列可能殺死一名伊朗核科學家……
“伊朗違反2015年核協議有多嚴重?”法新社8日稱,雖然百分比差異聽起來很小,但核專家表示,一旦超過3.67%的上限,鈾濃縮到更高純度會變得容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8日稱,伊朗宣布突破濃縮鈾豐度限制是非常危險的一步,雖然仍遠遠低于制造核武器所需的90%的豐度標準,但伊朗的目的就是“為了制造原子彈”。
不過,更多媒體認為,目前的局勢還不會惡化到戰爭的地步。“美國陷入歇斯底里:伊朗開始鈾濃縮”,俄羅斯“自由媒體”8日稱,對于伊朗進行鈾濃縮,美國當然會憤怒、威脅,但不會有戰爭。“誰要與伊朗開戰?目前沒有這樣的瘋子”。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8日稱,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準備持續時間可能需要3至6個月或更長時間。僅靠空中打擊不會摧毀伊朗人的抵抗意志。唯一的方法是美軍采取地面行動,但最保守的估計也至少需要“50萬美軍”。不過,俄專家認為美伊之間不可能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如果使用武力,那將是一場災難,結果會與伊拉克、阿富汗相同。這樣,美國及其盟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道德和政治損失將是巨大的。“特朗普是一名商人,他只會試圖嚇唬伊朗,迫使其接受美國的條件”。
7日,美國核問題專家奧爾布萊特對美國全國公共電臺表示,“你無法把伊朗的核項目炸掉,唯一的辦法就是談判”。《日本時報》8日稱,伊朗的最新舉動是令人不安的進展,但必須考慮他們這么做的背景:伊核協議涉及的上限遠低于生產核武器的水平。同樣重要的是,德黑蘭回應的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及其隨之而來的施壓力度增加。文章認為:“美伊都在競爭話語權,吸引對方政府的關注,以重回核談判桌。”▲
環球時報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