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峰

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全景圖
國家級新區現已呈現出一個共同特點——抓住城市群建設這一重大機遇,由各自為戰轉變為協同作戰。
自1992年浦東新區設立以來,截至目前,我國共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
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19個國家級新區全年生產總值達到3.92萬億元人民幣,以占全國012%的面積創造了全國約4.4%的地區生產總值。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愈演愈烈,作為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高等級平臺,多個國家級新區已暴露出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特色不足等問題。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任務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我國首個國家級新區是浦東新區,成立于1992年10月。第二個新區是14年后天津濱海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
此后,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陜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云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江西贛江新區和河北雄安新區等陸續成立。
這些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政策紅利和后發優勢逐步顯現,現已成為所在省、市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并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譬如,重慶兩江新區和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區,2018年GDP同比增長16.4%、13.1%,大幅高于所在市GDP6.0%、8.0%的增速。
不過,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通過調研歸納發現,多數國家級新區存在產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特色不足等問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多數國家級新區在發展中的首選產業是傳統制造業,以期為區域工業化的發展提供堅竇的基礎。這造成了新區相當程度上的同質化競爭;另一方面是不少新區熱衷于發展熱門項目,尚沒有能力從區域協調發展的高度,立足本地市場、資源優勢做到準確定位、突出主業,這亦加劇了新區間、新區內園區間產業結構的趨同,特色難以顯現。
大多數新區緊盯高端高新產業,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但也不乏個例一打造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產業名片。
所謂產業名片,是指技術含量較高,具有較強區域帶動性和示范性,能夠在中短期內迅速形成較強的資源集聚,產業發展模式與路徑能夠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戰略性產業。
產業名片選得準、千得好,能夠快速集聚起高精尖產業資源,極大提升區域產業功能層級。
譬如貴州貴安新區,就把大數據作為核心競爭力和主導產業,全力推進“鉆石計劃”。
圍繞大數據,貴州貴安新區以“端+屏+芯+車”為核心,對智能終端、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開展補鏈、強鏈行動。
該新區把園區作為加速產業集聚的載體,推進貴安綜保區(電子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園等聯動發展。
其中,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通過搭建校、地、企雙創服務平臺,實施從高校苗圃區到大學城雙創園。再到貴安數字經濟產業園梯級立體孵化培育模式,以“雙創代金券”撬動科技服務業增強創新活力,營造創新創業優質環境,已成功構建出以軟件開發、數字加工和大數據孵化為主的產業生態圈。
大多數新區緊盯高端高新產業,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但也不乏個例——打造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產業名片。
整體來看,我國的國家級新區正加速進入擴面提質階段。
目前,合肥濱湖新區、武漢長江新區、沈陽沈撫新區、鄭州鄭東新區、曹妃甸新區等逾十個地區皆在積極申報下一批國家級新區,既有的19個國家級新區則在制定新一輪發展規劃。
據梳理,上海市浦東新區、河北雄安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江西贛江新區等已提出并發布規劃,廣州南沙新區、云南滇中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和蘭州新區等正在有序實施規劃體系的編制。
從已發布的規劃中可以看出,打造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產業集群已成為不少新區的目標。
譬如,上海市浦東新區將整合大飛機總裝產業基地、臨港主產業基地和重裝備產業基地資源,構建世界級先進制造基地,舟山群島新區將聚焦四大干億元產業集群和若干百億元產業集群。
貴州貴安新區將圍繞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產業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端+車+屏+芯”產業集群。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級新區現已呈現出一個共同特點——抓住城市群建設這一重大機遇,由各自為戰轉變為協同作戰。
比如,湖南湘江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于2018年9月與武漢長江新城和合肥濱湖科學城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新區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兩者力圖借助長江經濟帶這一重大戰略,將國家級新區建設嵌入區域城市群的大棋盤之中,共同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
未來。隨著城市群戰略的逐步推進,國家級新區必將聯合周邊力量,以更大力度推進區域發展,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率先破題。

部分國家級新區重點發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