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英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006-02
前階段小王的同事體檢檢查出來是宮頸癌,小王震驚之余因為最近總是出現腹部疼痛的癥狀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同事傳染了,小王在檢查時告訴醫生,自己并不能具體的說清楚到底是哪里痛,且總是感覺下身潮濕,但并沒有排出任何異物。通過查閱資料,小王發現宮頸癌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所以她才出現了被同事傳染了的顧慮思想,那么,什么是宮頸癌,宮頸癌到底會不會傳染呢,應該如何預防宮頸癌呢?
1 何為宮頸癌
宮頸癌是臨床婦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截止到目前為止,臨床尚未明確本病的具體發病機制和病因,但可以確定的是其病情發生、發展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尤其是病毒存在密切關聯。相關研究證實[1],宮頸癌和HPV(人乳頭瘤病毒)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HPV屬于DNA病毒乳頭多瘤病毒科中的一屬,感染HPV的患者體內一般會在感染后6-12個月出現峰值,通過補體結合試驗可清楚看到有HPV感染現象?;颊吒腥綡PV6個月后通過電鏡觀察疣細胞,可看到有大量病毒存在。摩擦、接觸都可造成病毒傳播。若想對這種病毒是不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病因,需要在大量進行前瞻性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的前提下,對病毒和癌癥間的相關性進行確定。雖然病毒存在傳染性,但并不能籠統的說宮頸癌存在傳染性或屬于傳染性疾病。其主要通過男女間的性接觸進行傳播,可以說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2 宮頸癌是否會傳染
盡管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宮頸癌的發生和病毒間關系匪淺,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男女之間的性傳播途徑,宮頸癌是不存在任何傳染危險的,至少可以這樣講,宮頸癌不會以我們所熟知的“傳染病”方式進行傳染。但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和報道,可以確定的是女性罹患子宮頸癌,極有可能是在進行性行為時由男性傳染導致的。臨床實踐發現[2],過早進行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18歲之前就有性經驗的女性,其比較晚進行性生活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要提高2-3倍,如果是較早進行性生活,且經歷過好幾個性愛對象的女性,其患有子宮頸癌的危險更高。除此之外,如果之前配偶或性交對象罹患子宮癌,那么后期與這個男人進行性交的女性,其患有子宮頸癌的概率可提高1000倍左右。正因為如此,很多醫學家都認為部分男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傳染者。究其原因,男性之所以是子宮頸癌的高風險傳染源,與一種生殖器皰疹過濾性病毒具有密切關系,醫學上將其稱之為HSV-2。此種病毒如果混合其他致癌的因素,會增加女性患上宮頸癌的危險。HSV-2可以理解為麻疹、熱性水麻疹細菌的一種孿生病毒,可存在于男性的生殖器上,也可存在于女性的生殖器上,通過性行為可進行互相傳染。所以過早就有性生活、性生活過于混亂的女性,因為性生活對象比較復雜,極有可能是攜帶HSV-2的情況,進而感染并向宮頸癌發展。
宮頸癌發病初期癥狀并不明顯,其與慢性宮頸炎之間的區別并不大,偶然的情況下會在婦檢、性交后有接觸性出血癥狀出現,有些患者甚至宮頸光滑度較好,特別是宮頸已經逐漸萎縮的老年婦女,很難第一時間準確診斷為宮頸癌。部分頸管癌患者,因為病灶處于頸管之中,陰道部宮頸外觀無任何異常表現,很容易被忽視,誤診或漏診率較高。宮頸癌患者主要以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出血、尿頻、尿痛、尿急、血尿、下墜感等為主要癥狀,很容易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前文中小王所描述的情況和宮頸癌癥狀基本上不符合,可通過3個月進行1次婦科隨訪,進行宮頸刮片檢查確診一下。針對小王腹部不定位、不規律的疼痛癥狀,可先到消化科進行腹部器官檢查,特別是要進行腸道檢查。因為具體資料不全,不能給予明確的判斷結果。對于小王自覺下身潮濕但內褲干凈的情況,可進行一下血糖檢查。因為很多糖尿病女性患者,如果未有效控制血糖的情況下,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出現。
3 宮頸癌的預防
根據臨床實踐結果和相關調查資料可知,宮頸癌的發生、發展與患者的生活行為習慣、心理狀態之間具有直接性關系,若想有效預防宮頸癌,就必須先做好宮頸癌病因的預防,同時嚴格控制導致宮頸癌的各種因素,以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具體預防措施如下:一、可提倡廣大女性晚婚、晚育,避免早婚過早進行性生活,避免性生活紊亂,將宮頸癌健康教育知識及時普及給廣大女性,通過計劃生育對性道德、性健康教育進行強化和規范,提高人們對這種病癥相關知識、危害性等了解和認知,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收斂,?從根本上杜絕這類疾病的發生。二、合理搭配日常飲食,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做好自我衛生和管理,適當進行運動鍛煉,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以保障身心健康和個人安全。三、高度重視自身身體健康情況,宮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是漸進性的,病情演變過程中患者一定會有異常癥狀出現,此時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正確早發現、早確診和早治療宮頸癌,即使最終被確診為宮頸癌,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勇敢的與疾病進行抗爭,緩解恐懼不安、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和護理工作,以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3]。
綜合上述分析,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思想行為的不斷開放,宮頸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為有效減少和預防宮頸癌,需要做好廣泛宣傳工作,將健康知識教育普及給廣大女性,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亂交行為,避免過早進行性生活,同時將陰道涂片檢查推廣給婦女,加強可疑人員的抗體檢測,讓符合年齡者盡早進行宮頸癌疫苗注射。日常生活中糾正錯誤的飲食習慣,合理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鍛煉方法,有效控制各種婦科疾病。對于已經罹患宮頸癌的患者,需要嚴格遵照醫囑配合治療,保持樂觀向上心態,正確用藥,規范治療,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預后和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文平,黃錦.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治療ⅠA2~ⅡA宮頸癌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OL].當代醫學,2019(15):132-134
[2] 馮麗艷.細菌性陰道炎和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7):95
[3] 郭彥蓉,趙廣超,李文華,等.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對宮頸癌局部免疫功能的影響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3):3333-333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