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波
【中圖分類號】R978 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025-03
1 臨床資料
患者吳某,性別男,年齡35歲。患者臨床表現為四肢腫脹,且伴有無力癥狀,下肢肌肉疼痛持續2周,并且還存在間斷性低熱現象,并在2018年8月2日來本院接受治療,根據患者口述得知,在其入院前曾接受過不同治療方案,采用甘草酸二銨藥物治療,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持續6d,并且期間還口服撲爾敏、螺內酯、雙氫氯噻嗪等藥物,但是疾病并未出現好轉癥狀,而且腫脹癥狀進一步加重。患者在4d前停止采用甘草酸二銨治療,后發現肢體腫脹癥狀所有減輕,但是仍然存在肌肉無力癥狀,并且肌肉疼痛癥狀未出現好轉。從患者既往病史上分析,患者患有左肺浸潤性肺結核,病程5個月,并且在結核醫院接受治療,住院治療時間為3個月,在治療期間,患者曾采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以及吡嗪酰胺等藥物靜脈滴注,在患者住院期間曾經出現肝功能異常現象,臨床診斷為藥物性肝炎,因此給予患者靜脈滴注谷胱甘肽藥物,治療后患者肝功能明顯好轉,在出院后則停止服用藥物。在15d前,患者由于肝功能異常現象,采用利福噴丁藥物治療,藥物劑量為06g,每周進行1次治療,停用藥物之后又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從患者既往病史上看,不存在任何食物過敏與藥物過敏癥狀。
在患者入院后隨即對其進行常規體格檢查,患者心肺腹部均未出現異常癥狀,在皮膚科檢查當中,患者四肢出現輕度腫脹,面部也存在異常腫脹現象,患者上肢肌肉壓痛癥狀為陰性,患者肌肉力量為IV級,下肢出現肌肉壓痛,左下肢肌力為II級,右下肢肌力為III級。通過實驗室檢查來看,患者肌肉病理表現為肌纖維粗細不等,血管出現擴張充血癥狀,通過病理診斷來看,患者存在肌炎病變。通過心電圖檢查來看,患者存在竇性心動過速,心率為120次/min,存在非特異性T波異常。在患者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便常規檢查中患者身體功能顯示基本正常
在對患者進行會診時,根據患者肌肉癥狀表現為肌肉疼痛、肌肉無力、肌肉壓痛、肌力降低等癥狀,并且患者肌酶明顯升高,從病理學角度上分析,患者存在肌肉炎癥性病變,在臨床治療當中,由于患者存在肺結核疾病歷史,因此如果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容易導致患者結核病復發,而患者的發病因素可能與其抗結核藥物有關,而停止運用抗結核藥物后,患者臨床癥狀可能自行緩解,因此給予患者人免疫球蛋白治療,劑量為20g,每日1次,采用靜脈滴注的治療方法,持續治療5d。在治療完成后,患者肌肉各項異常癥狀存在明顯緩解,并且臨床體征也有所恢復,在患者住院治療10d后,臨床定義為治愈出院。在患者出院時,肌肉疼痛癥狀完全消失,不存在肌肉壓痛癥狀,肌肉無力癥狀基本緩解。患者上肢肌力為V級,下肢肌力為V-級,心肌酶譜顯示正常,在患者出院后隨訪,3個月后,患者各項免疫指標均十分正常,在出院6個月后,患者其他指標均顯示正常,隨訪12個月后病情為出現反復。
2 討論
通過臨床實踐分析得知,多發性肌炎與一些藥物與肌肉毒性病變存在相關性,考慮將其定義為藥源性疾病[1],這種疾病屬于一種可逆性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干預,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疾病后果甚至會留下后遺癥狀。對于特發性炎性肌肉疾病而言,其主要屬于一種以橫紋肌非化膿性炎癥改變為特質的一種結締組織疾病,從疾病類型上分析,屬于自身免疫性炎癥疾病[2],在臨床上一般由多發性肌炎,引發藥物一般為青霉胺、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抗感染藥物等,屬于一種藥物引發的疾病。從多發性肌炎的診斷標準來看[3],考慮患者存在肺結核疾病歷史,而其多發性肌炎又是由于患者抗結核藥物引發的,因此未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而在停用抗結核藥物之后,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療,采用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治療后,患者肌肉疼痛與肌肉無力等癥狀明顯改善,心肌酶譜也顯示癥狀[4]。
從抗結核藥物上分析,其藥物副作用比較多,但是從目前我國臨床病例上分析,尚未發現抗結核藥物引發多發性肌炎的病例報道[5],而國外雖有相關報道,但是也比較少見。從患者發病機制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產生的抗利福平抗相關,在國內也存在利福平誘發多發性肌炎的報道,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對于該類藥物而言,需要謹慎使用。根據臨床治療方案分析,利福噴丁的副作用比較小,而異煙肼的藥物副作用主要是精神乏力[6],部分患者還存在風濕性關節炎癥狀,而吡嗪酰胺的藥物不良反應則包括乏力與軟弱,部分患者存在中毒性肌肉疾病[7]。
在本次研究當中,在治療完成后,患者肌肉各項異常癥狀存在明顯緩解,并且臨床體征也有所恢復,在患者住院治療10d后,臨床定義為治愈出院。在患者出院時,肌肉疼痛癥狀完全消失,不存在肌肉壓痛癥狀,肌肉無力癥狀基本緩解。患者上肢肌力為V級,下肢肌力為V-級,心肌酶譜顯示正常,在患者出院后隨訪,3個月后,患者各項免疫指標均十分正常,在出院6個月后,患者其他指標均顯示正常,隨訪12個月后病情為出現反復。
綜上所述,在多發性肌炎患者治療中,雖然糖皮質激素屬于臨床首選藥物,但是當患者具有結核疾病歷史時,采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容易導致患者結核疾病復發,因此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作為一線用藥,并且與其他免疫制劑進行聯合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源杰, 沙悅, 曾學軍.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肝移植術后合并多發性肌炎一例并文獻復習[J].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2009(2):112-115
[2] 李鳳翥, 彭水先, 萬代華, et al. 透視監控下心肌活檢鉗心包取材病檢的初步臨床應用[J]. 醫學新知雜志, 1995(2):64-66
[3] 張艷, 焦一偉. 以全身皮膚肌肉疼痛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為首發癥狀的結核性腦膜炎1例[J]. 臨床醫藥實踐, 2002, 11(10):776-776
[4] 嚴祥華. 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系統性疾病并發肺結核54例之探討[J].2017
[5] 王培珍, 管劍龍, 韓星海. 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間質性肺疾病的相關因素及預后不良因素分析[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8, 31(6).
[6] 劉玉夢. 血清KL-6對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間質性肺疾病的臨床價值[D].
[7] 沈威, 李慧, 代靜泓, et al.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及結締組織病相關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特點分析[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5,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