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俞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護理對骨折臥床病人便秘發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骨折臥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1例,采用中醫護理,對照組51例,采用一般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便秘情況。結果:護理后,觀察組便秘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骨折臥床病人實施中醫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便秘發生率,改善患者的恢復情況,值得推廣。
【關鍵詞】骨折;臥床病人;便秘;中醫護理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61-01
骨折是臨床常見病,由于骨折需要較長時間愈合,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臥床靜養,長期臥床導致患者缺乏運用,進食也相應減少,腸胃功能變弱,腸道蠕動能力降低,容易產生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等癥狀,引發便秘,便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和治療便秘對骨折患者的恢復十分重要[1],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醫護理在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統方面有獨特的優勢[2],對骨折臥床患者進行中醫護理對預防和治療便秘有不錯的效果。本研究通過對102例骨折臥床患者進行護理,分析中醫護理對便秘發生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骨折臥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齡31~67歲,平均(4434±752)歲,髖部骨折30例,脛腓骨骨折2.1例;對照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齡30~68歲,平均(4463±766)歲,髖部骨折31例,脛腓骨骨折20例,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比較。所有骨折患者均需要進行臥床治療和護理,無交流障礙,精神狀態正常,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進行便秘相關知識宣教,制定飲食和運動計劃,幫助患者預防便秘、促進排便,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護理,對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中藥燙熨,將大腹皮50g枳實30g姜厚樸30g木香15g小茴香15g,加熱后一起裝入布袋熱燙腹部30分鐘,一天一次,5—7天更換。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便秘情況,患者連續3天沒有進行排便或排便困難,大便干結為便秘,患者2天內至少排便一次,大便性狀正常且連續1周以上為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利用SPSS 190進行計算處理,計數數據用%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便秘情況 觀察組的便秘發生率為7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5%(p<005),見表1。
3 討論
骨折患者,尤其是軀干和下肢骨折患者,有較高的幾率在康復期間發生便秘癥狀,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腸道蠕動減緩,骨折患者經過治療,大多需要進行牽引和固定,加上創傷和治療后產生的疼痛,導致患者活動受限,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臥床休息,由于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緩,新陳代謝也相應降低,容易引發便秘;②飲食不當,部分患者在康復期間十分注意飲食的精細程度,選擇過精和過細的食物,導致腸道缺乏膳食纖維,同樣不利于刺激腸道蠕動;③排便習慣影響,部分患者無法下床,卻又無法習慣在床上排便,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忍住便意,長此以往形成反射抑制,主動想要排便卻難以排出,導致便秘。中醫認為便秘是由于氣滯血瘀、濁氣聚集[3],從而引發腹脹便秘。
在骨折臥床患者的護理中,除了進行常規的健康知識宣教,飲食和運動指導之外,對患者進行中醫護理能有效降低便秘的發生率,通過對患者進行中藥熨燙能達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便秘癥狀效果明顯 [4]。將藥材粉碎加熱后,對皮膚表面或穴位進行熨燙,是熱力和藥力到達經絡和血脈達到活絡經脈的效果,本次所使用的藥材清熱瀉火、解毒祛瘀、潤腸通便,諸藥合用能有效活血通絡、補腎通便。本次研究中接受中醫護理的觀察組便秘發生率明顯低于采用一般護理的對照組(p<005),說明中醫護理對骨折臥床患者預防和治療便秘的有效性。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發生率高,積極預防是關鍵,提高患者預防和治療便秘的意識,積極配合治療對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骨折臥床病人實施中醫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便秘發生率,改善患者的恢復情況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邵丹鳳, 陳莉莉. 下肢骨折臥床患者便秘高危因素評估及護理干預[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2):1.2.4-1.26
[2] 殷峰, 郭琴. 優質護理對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干預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4):201-203
[3] 馬玉然.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患者術后腹脹便秘的影響[J].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8, 7(03):1.16-1.17
[4] 陳勇嫦, 邱少吒, 梁影琪. 中醫護理干預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合并腹脹、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8, v.2.4;No.436(1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