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波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65-01
對于我國醫療體系中的急診科來說,日常的護理情況直接影響著整體醫療治理水平和質量,因此更加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的提出和解決,才能將急診科護理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如何進行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的管理和降低,是每一個醫護人員和醫院值得思考的事情。各個醫護人員通過實際的護理經驗進行安全隱患總結,從而積極探索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提高醫院的護理水平和質量,讓每一個急診病人都能夠享受到最舒適、安全的身體護理。下面就跟隨著本文來認識和了解下有關護理安全存在的諸多風險及解決方法吧!
1 常見的護理安全風險有哪些?
1.1 護理人員專業素質不夠
1.11 護理人員工作的遺漏
由于急診科的患者常常較多,且接受治療的時間段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再加上工作事項繁瑣雜多,導致護理人員在進行一個患者護理工作后,為節約時間會采用口頭上的叮囑方式,來囑咐患者進行藥物的食用或其他身體指標的檢查,在后面沒有進行護理筆記的系統、準時記錄。還有可能會在較為緊急的情況下,把患者所需要服用的藥物拿錯、拿少等等,從而造成護理安全隱患,引發患者家屬與醫院的矛盾和糾紛,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院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力。
1.1.2 護理人員缺乏系統的安全意識
在急診科工作的醫生還是護理人員,都會面臨著三班倒的情況,尤其是在發生重大事故后,急診科會一時間接收到大量的病患,他們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病癥和不同程度的傷勢,因此,更加需要工作接診科的醫護人員要有著吃苦耐勞的品質,遇事不慌張,做事安然有序,積極主動的配合醫生對患者展開救治。在于病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耐心的與患者進行病情的溝通,為患者排憂解難,對于一些不講理的患者家屬,也不要采取武斷的做法,引發患者家屬的不滿情緒,會對后面的護理工作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1.1.3 護理人員缺乏系統的法律意識
急診護理人對所有的病患進行護理程序及相關程序的記錄是每一個急診護理人員應該進行的工作之一。不能因為主觀原因或客觀原因便沒有進行及時的記錄和完善。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規定,對于常見的醫療事故進行了標準的統一劃分,希望相關護理人員能夠結合醫院規章制度和運行體系進行認真的閱讀和遵守。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及醫療標準來進行護理工作的執行。
1.14 護理人員的自身體質、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
處于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在日常的工作強度和周期上都會相比較其他的科室較大,常常會面臨著幾天幾夜的工作時間,對于醫護人員的身體素質也是一大考驗。需要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鍛煉和提升,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此外,在急診科每天會接收到不同類型的病患,也會存在不同種類的病菌侵襲,作為一個合格的醫護人員要對自己的職業有著崇高的信念和敬仰,才能為之奮斗一生,盡自己最大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要有愛心、同情心、同理心,才能在護理過程中讓病患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1.2 急診科沒有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
1.2.1 工作安排不嚴謹
任何一個運行的系統都需要進行統一制度的搭建,才能讓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不出現差錯。因此,要想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和質量,有效的降低護理安全所存在的風險,需要對急診科的所有醫護人員進行日常工作的合理安排,將責任進行細分并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對于日常工作的交接,也要做到緊湊,高效,讓每一個急診患者都能及時的得到搶救和護理。
1.2.2醫療設施設備管理不到位
在展開緊急搶救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大批醫療設備及設施,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傷情進行系統的檢測,才能及時的進行治理。因此,急診科的每一個搶救設備在使用后,都需要安排專人進行檢查和維修,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紕漏,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1.2.3 規章制度執行不力
對于每一個急診患者都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病程嚴重程度來制定護理計劃,所有相關護理人員都需要進行病情的檢查、靜脈注射、輸血、氧氣吸收等日常操作,
要嚴格按照規定來進行操作,以防出現差錯,影響整體救治質量,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
1.2.4 護理知識、護理技能的提升
如何進行急診科患者的日常護理,是需要相關護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對自身專業能力進行提升。對于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來說,在日常的實踐工作中最容易學到很多知識,因此要對自己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不斷的向有經驗的前輩進行護理知識的學習,并掌握搶救技能,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安全隱患。
1.25 護患溝通技巧欠缺
對急診患者從接診到治療的過程中,有效地護患溝通,十分重要。需要搶救的患者在治療中存在風險,要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可能出現的風險,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理解。在轉運患者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危險因素。避免因意外情況導致護患糾紛。
2 采取什么措施進行護理安全隱患的降低?
2.1 首先,就急診護理人員來說,需要在原有專業知識體系上進行法律意識、護理知識、護理安全意識等多項內容的學習和教育。讓護理人員能夠從自身出發,對日常的護理經驗進行歸納和總結,提高對護理安全風險的判別能力。提升法律意識,減少護患風險,同時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2.2開設急診科醫護人員的技能培訓課堂,讓醫護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不斷的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庫,學習先進的護理和急救技巧。醫院管理層需要加強對于護理人員培訓成績的抽查,積極鼓勵并監督護理人員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將日常的工作重心放在病患身上,讓病人和家屬都能夠感受到醫院的關愛。
2.3 加強患者家屬與護理人員的有效溝通也是很有必要的。當病人處于高度緊張和疼痛的情況下,行為會較正常情況下有所改變,可能會出現焦慮、暴躁、低沉、悲傷等復雜情緒,因此,醫護人員除了在進行日常護理流程操作時,還需要與患者或家屬建立起及時的溝通渠道,知道病人的想法,進行情緒的安撫。此外,還需要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和心理承受能力,使用恰當的溝通方式。
2.4 加強急救設備的管理、規范急救流程 完善急救流程的細小環節,特別是容易出現紕漏的環節。要讓護理人員熟悉掌握急救流程,具備急救護理技能,可以準確評估患者病情,有條不紊的對患者進行急診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