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昌友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79-01
闌尾炎為多發性普外科領域疾病,其中高齡患者因機體各項機能處于明顯衰退狀態,合并有糖尿病、心臟血管病等多種慢性病,故臨床將此年齡段闌尾炎病例歸屬于特殊類型闌尾炎范疇。對于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在采用手術治療后,如何開展護理工作,是保障預后恢復質量的關鍵。
1 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臨床特征是什么?
針對臨床收治的高齡闌尾炎有糖尿病伴發的患者,因機體免疫力降低,基礎狀況較差,故耐受手術的能力也呈明顯下降表現,在采用手術治療后,受手術創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醫護人員護理技能水平的影響,有較高并發癥發生率,病情嚴重者,可明顯增加死亡風險,故對護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2 術后護理措施有哪些?
2.1 心理干預
闌尾炎通常為急診手術,而就高齡伴糖尿病的闌尾炎患者而言,受高齡、糖尿病因素影響,屬手術高風險人群,術后有較高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患者出于對手術預后的擔心,加之固有思維意識較難改變,護理依從性較差,易產生消極、恐懼心理,術后護理配合程度較差。護理人員需與其建立有效的溝通,引導其主動傾訴內心顧慮,并個體化制定疏導方案。如缺乏康復信心者,可強調手術已成功實施,積極開展護理康復工作,以有效增強體質,改善機體狀況。
2.2疼痛及手術切口護理
高齡患者機體抵抗力均呈較差顯示,且因受糖尿病影響,有末梢血液循環減退情況伴發。故需加強對切口愈合狀況的觀察力度,以為臨床康復打下理想基礎。另外,因高齡患者對手術疼痛缺乏耐受性,術后6-8h可自覺有明顯疼痛不適,術后1.2h疼痛程度更為嚴重,故需針對性進行干預,干預手段包括心理暗示、音樂干預、轉移療法、按摩等,依據需要,予以藥物鎮痛。
2.3 血糖干預
因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多為急診手術,術前需加強針對尿糖、血糖的檢測工作,依據病情狀況,取適宜的長、中或短效標準胰島素方案應用。在手術操作過程中,也需加強對血糖的檢測,通常空腹血糖于7-1.1mmol/L之間維持,再實施手術。在手術結束后,需重視飲食控制工作的開展。若患者各項腸道功能均快速恢復,有渴望進食要求,可少量安排進食,但需從流質向普食過渡,需遵循定量、定時原則,進食易消化、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而對于腸道各項機能恢復過于遲緩者,因需要較長的禁食時間,故需對有無低血糖進行嚴密觀察,適當取糖分補充。若患者采取藥物方式降糖,術后展開護理時,需請內分泌科醫師會診,做出藥物降糖建議,以增強患者遵醫依從。
2.4 體位干預
因手術在操作過程中,多依據麻醉方式,對體位進行適宜選擇,針對體形肥胖或過度瘦弱的病例,在長時間臥床的情況下,均易有褥瘡形成現象。故在麻醉清醒后,需對體位進行適當調整,以防受壓過久引發壓瘡形成。部分老年患者,過分擔心翻身可引發傷口疼痛,故長時間對一種姿勢予以保持,明顯增加了褥瘡形成風險。故需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強調定時翻身的必要性、壓瘡及褥瘡形成的危害,以增強患者遵醫依從,并提升家屬的配合度,協助完成相關動作。待患者機體恢復良好后,可鼓勵離床活動,以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進程。
25 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1)肺部并發癥:重視呼吸道護理工作的開展,以對肺部并發癥進行預防。針對體質較差,身形瘦弱的病例,因術后持續臥床時間呈較長顯示,同時因懼怕用力咳嗽會引發切口痛,故常造成痰液于肺部積聚的情況,有較高引發墜積性肺炎風險,特別是有呼吸道疾病伴發的老年病例。故在術后,需協助患者定時叩背、翻身,做好排痰協助,指導患者對正常的咳痰、咳嗽方法掌握。部分病例有呼吸道炎癥時,需遵醫進行霧化吸入,以對伴發病發揮有力控制作用。
(2)腸麻痹干預:腸麻痹多在腹部手術后發生,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病發率居更高水平。故針對高齡闌尾炎糖尿病患者,在結束手術后,加強進行腸道護理十分必要。需重視離床活動的重要性,以對腸蠕動恢復予以促進,降低腸麻痹風險。在麻醉蘇醒后,重視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鼓勵早離床活動。針對病情程度較輕者,在手術完成后6h,可引導并協助患者在床上開展適宜的活動,在術后2.4h,可引導離床活動。針對臨床收治的重癥病例,待經監測,病情恢復穩定,也需鼓勵早期開展離床活動。
(3)切口感染干預:研究示,因高齡闌尾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呈較為低下顯示,組織有較差的愈合能力,極易出現愈合不良及感染的情況,且大部分老年患者,腹部脂肪存在堆積現象,切口處有較高的脂肪液化風險,易對切口愈合造成影響。術后,對切口局部情況密切觀察,針對肥胖體形者,在夏季,宜在有空調的房間接受照護,在手術結束后次日,應用多功能微波治療儀對切口進行照射,每日開展1次,依據滲液情況,對照射次數適當增加,以對滲液吸收效果予以促進,以局部情況得以有效改善。
3 臨床護理工作開展情況
臨床有多種關于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案,均取得了理想效果,據有關研究示,針對該類患者展開綜合護理,相較常規照護組,在護理后,疼痛評分、血糖水平均呈更低顯示,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照護組,患者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常規照護組。充分證明術后綜合護理工作的開展,可降低疼痛程度,使血糖水平有效得以控制,并可縮短康復進程。
4 結語
針對臨床收治的高齡闌尾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機體免疫功能、基礎狀況均呈較差顯示,對手術耐受性明顯下降。故需在術后依據風險因素,重視護理工作的開展,以保障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增強遵醫依從,在各項醫護工作中積極配合,全面保障康復成效。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人口規模日趨擴大,加之公眾飲食結構的轉變,不良生活及行為增多,明顯增加了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的發生比例,故重視掌握心理護理、體位護理、血糖護理、并發癥預防和護理等措施的應用技巧,結合患者病情,開展適宜的護理干預,可為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創造理想條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加快了術后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