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梅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91-01
心理護理是一種在醫學之中常用的護理方法,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對病人的心理活動進行影響,從而促使病人減少心理壓力。矽肺的治療方式和護理方式都比較多,因此,尋求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很重要,本文就對矽肺患者使用心理護理,對心理護理的應用要點做出闡述。
1 矽肺概述
1.1 矽肺概念
矽肺又被稱為硅肺,是由于患者長期吸入大量游離的二氧化硅粉塵所導致的,該病是塵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塵肺中最常見、病發較快、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疾病種類。該病是通過肺部廣泛的結節性纖維化為主的一種疾病。在我國每年都有將近2萬例的塵肺新患者出現。因此,對矽肺的治療尤為重要。
1.2 出現矽肺的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雖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但是我國人民群眾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概率還是不斷上升,因為呼吸系統疾病病逝的人群也不在少數。患者患有此病的原因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因為空氣原因,而是由于患者自身體質的原因。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過高會導致患者矽肺的發生。患者長期吸入過多的粉塵之后,肺組織中就會形成矽結節。再者,患者長時間的接觸矽塵,如果吸入高濃度、高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塵,經1~2年即可發病,稱為“速發型矽肺”。粉塵分散度也與矽肺的產生具有較大的因素。另外,患者身體機能較差,吸入粉塵后無法通過鼻腔、吞噬細胞等排出,就會導致游離的粉塵進入肺門淋巴結。如果患者患有慢性呼吸道炎癥,那么患者呼吸道的清除功能較差,呼吸系統感染尤其是肺結核,能促使矽肺病程迅速進展和加劇。此外,個體因素如年齡、健康素質、個人衛生習慣、營養狀況等也是影響矽肺發病的重要條件。
1.3 患有矽肺的臨床表現
患者患有矽肺,在早期的癥狀不會很明顯,但是隨著病情的變化,患者會出現胸痛、呼吸急促、胸悶等不同程度的病癥。早期患者由于吸入矽塵可能出現刺激性咳嗽。經常吸煙的患者會有咳痰,少數患者會出現血痰的現象。患者隨著病情的不斷變化會出現頭昏、乏力、失眠、心悸、胃納不佳等癥狀。重度的矽肺患者由于大塊纖維化使肺組織收縮,會導致支氣管移位以及叩診濁音。
1.4 矽肺的并發癥
患者患有矽肺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并發癥,肺結核是矽肺患者常見的、也是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高達一半以上,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加重,會造成患者死亡。再者,矽肺的并發癥還有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會誘發呼吸衰竭和死亡。患者在長期吸入粉塵時會使支氣管纖毛上皮受到損傷。形成慢性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炎。晚期矽肺患者還會出現自發性氣胸。
2 心理護理在矽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要點
2.1 對矽肺患者實施支持性心理護理
患者在患有矽肺時,會出現一些焦慮、擔憂等情緒,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研究,對患者情緒進行安撫,同時,醫護人員利用自身的專業醫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矽肺的疾病特征,讓患者對自己的基本病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醫護人員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為患者接受矽肺的相關知識,例如通過直觀有趣的動畫演示、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游戲等等方式,讓患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當中認識矽肺這種疾病。讓患者對矽肺的病發原因以及并發癥、疾病特征、防護措施等有所了解。另外,醫護人員還要和患者良好相處,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醫護人員采用親切的態度和患者進行交流,從而使患者減少心理壓力。最后,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必要時對患者提出的一些合理的意見給予采納,對患者的合理的要求盡量去滿足,使患者對醫護人員充滿信任感,樹立戰神疾病的信心。
2.2 對矽肺患者實施認知心理護理
認知心理護理是讓患者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一些不當的行為習慣,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認知心理護理從患者的情感、行為及其反應等出發進行護理,對患者的情感、行為、反應等一一解決,從而促使患者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患者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在于各種內部和外部的刺激所致,對不同的事情的看法患者會出現不同的認知和認知評價,所以,對患者進行認知心理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醫護人員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與患者的交談,仔細觀察記錄患者的一些行為習慣,對患者處理問題的方式進行研究,在平時與患者的交談中了解患者心理狀況,醫護人員通過了解,對患者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手段讓患者意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讓患者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預防疾病,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患者通過自我調節來放松心情,消除內心的消極情緒。
2.3 對矽肺患者實施行為護理
醫護人員在平時的護理中,要注意患者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有些患者患有矽肺時,會存在一些自殘行為,此時,醫護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對患者進行開導,使患者保持開朗的心情。醫護人員要保持患者住院環境的舒適溫馨,時常打掃衛生,保持患者病房干凈整潔,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住院環境。必要時,醫院可以提供一些娛樂活動,讓患者參加,減少患者一些不良思想。醫護人員可以為患者制定一份康復方案,讓患者每天進行鍛煉,增強體質,每天鍛煉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讓患者參加一些醫學講座活動,或是讓患者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使用一些鍛煉器材進行體能鍛煉,醫護人員要對一些心態積極樂觀的患者進行表揚,讓患者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帶動一些有消極情緒的患者積極樂觀向上。
2.4 對矽肺患者的焦慮心理進行心理干預
患者在患有疾病時,心理壓力會比較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焦慮情緒,對此,醫護人員要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對患者焦慮的原因進行剖析,從客觀的角度對患者心理因素作出評價,并從患者的角度看待問題,盡量指導患者正確看待矽肺這種疾病,讓患者知道疾病其實并不可怕,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病情的穩定。醫護人員通過幫助患者發泄心中積攢的不良情緒,從而促進患者樹立積極性上的心態。例如,為患者提供一個情緒宣泄室,讓患者對著宣泄室中的一些道具宣泄心中的焦慮情緒,或是讓患者聽一些具有舒緩作用的音樂,緩解情緒。在患者發泄的同時,醫護人員要實時觀察患者,不要讓患者在宣泄的過程中做出一些應激的行為,導致自己受傷。醫護人員要為患者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采取有效的手段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