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要】目的:觀察地佐辛注射液在門診無痛腸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選擇門診擇期100例做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隨機分組,選對照組50人采用單純丙泊酚麻醉;實驗組采用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麻醉。結果:對照組和實驗組在HR、SpO2和清醒時間、不良反應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實驗組應用地佐辛后在腸鏡檢查方面的效果比單純使用丙泊酚更為理想。結論:地佐辛在腸鏡檢查中聯合丙泊酚實施麻醉效果更好,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地佐辛;腸鏡檢查;丙泊酚
【中圖分類號】R766.0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2.1-01
無痛腸鏡全名是無痛苦胃腸鏡檢查的新技術, 它是通過使用藥物引起中樞抑制,從而使患者安靜、不焦慮、遺忘、行動遲緩;它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降低應激反應,從而消除恐懼感和不適感,使內鏡檢查與治療操作得以順利進行,具有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點。 據不完全統計,無痛胃腸鏡,術后完全遺忘占30%左右,部分遺忘占40%左右,完全遺忘者術后對整個胃腸鏡檢查過程完全沒有記憶,大部分患者術中及術后自我感覺良好,大受患者歡迎,預約無痛胃腸鏡檢查者越來越多。
腸鏡檢查在臨床上應用非常普遍,本次研究旨在了解地佐辛配合丙泊酚在腸鏡檢查中的麻醉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在門診100例無痛腸鏡檢查患者中,對照組50人采用單純丙泊酚麻醉,實驗組采用丙泊酚聯合地佐辛麻醉。男女比例隨機,年齡在30-60歲之間。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術前空腹,進行腸道準備,入室后測量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氧飽和度、鼻導管給氧。對照組采用靜脈注射丙泊酚。先行2mg/Kg麻醉誘導,腸鏡檢查過程中適當追加05mg/Kg丙泊酚。實驗組應用地佐辛與丙泊酚聯合麻醉[1]。靜脈注射地佐辛003mg/Kg,然后給與丙泊酚2mg/kg麻醉誘導,在腸鏡檢查過程中適當給與丙泊酚給藥。在患者脈搏低于55次/min的時候靜脈注射阿托品05mg,收縮壓下降超過30%或80mmHg給與靜脈注射麻黃堿10mg,若脈搏氧飽和度低于90%則給與手控輔助呼吸。
1.3 觀察項目[2] 記錄患者在檢查前、檢查中和檢查后的平均動脈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和呼吸頻率;記錄手術中丙泊酚和地佐辛用量、清醒時間、蘇醒時的惡心程度等內容。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方式進行評分,從0到10惡心程度遞增。
14 統計學處理 進行統計學分析,以t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心率減慢血氧飽和度<90%呼吸頻率減慢惡心嘔吐
丙泊酚26人14人1.1人無
丙泊酚+地佐辛5人2人8人2人
3 討論
腸鏡檢查中發生痛感的情況比較多見,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影響腸鏡檢查效果。無痛腸鏡檢查主要是通過麻醉達到止痛的作用。在臨床上腸鏡檢查的痛感部位多為結腸后、脾曲和肝曲部位,分析與腸內系膜被腸鏡牽拉和腸鏡充氣內壓增高引發交感神經痙攣有關[3]。臨床上單純用丙泊酚治療的話見效較快,但是有效時間較短,在腸鏡檢查中發揮效果的時間過于短暫,鎮痛效果較弱,因此常見無痛腸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后期痛感強烈的情況。若加大丙泊酚劑量則容易引發呼吸系統功能抑制,產生不良反應。
地佐辛作為一種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對K受體和μ受體有良好的激動作用且不產生μ受體依賴,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副作用非常輕微,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鎮痛藥物。地佐辛的優勢在于起效時間較長,能夠維持較為穩定的藥物濃度,在臨床上表現出更高的可靠性。地佐辛在實行無痛腸鏡檢查的過程中發揮鎮痛作用,比丙泊酚的可靠性更高,患者的痛感反應微弱,腸內痙攣微弱,不良反應情況更低。地佐辛可能通過以下幾方面作用預防嗆咳發生:地佐辛是一種阿片K受體激動劑,能與舒芬太尼競爭阿片受體,降低其結合率;在與K受體作用的過程中可能抑制芬太尼和μ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控制咳嗽發生;地佐辛使組胺釋放減少,減少組胺刺激的咳嗽發生。因此,在全麻誘導中用地佐辛安全性更高,無明顯呼吸抑制,小劑量使用安全性高,臨床使用有優越性。
參考文獻:
[1] 李婷 劉紀文 何劍琴等.地佐辛符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腸鏡診治100例.[J].中國藥業,201.3年,第2.3期
[2] 陳釗軍 李顯華 陶永勝.地佐辛符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無痛腸鏡術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3年,第1.2期
[3] 李春艷 梅英杰.地佐辛符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腸鏡檢查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