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
【中圖分類號】R7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42-01
造影檢查對于現如今的人們來說早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無論是心臟造影、血管造影還是輸卵管造影,都是較為常見的檢查。并且,隨著這些年的CT檢查方式的發展,增強CT作為一種常見的檢查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日常檢查當中,其與普通CT的區別在于需要提前向人體中注入增強造影劑,這也是增強CT檢查的特點。
普通CT與增強CT的區別在于:一個是普通的掃描又稱平掃,是指不用對比增強和造影劑的掃描。一般檢查開始都會首先選擇平掃,而在CT掃描中,當病變組織、器官與正常組織的密度相接近時,形成的CT影像自然對比度低,病變組織不容易被發現,這時就要采取增強CT掃描了,即靜脈注入造影劑后掃描,通過組織器官及病變對造影劑吸收的數量、分布特點及差異性,形成對比度增加、圖像層次豐富的影像圖片,有利于疾病的檢出和病變的分析診斷。同時醫生還可以根據病變顯影及強化與否,判斷病變的良惡性,是否好轉或是進一步惡化,為疾病診斷過程做好鋪墊,對治療計劃的制定有著重要意義。
普通CT起到篩查的作用,針對不同的器官可能起的作用不一樣,比如胸部CT,一般平掃基本就可以發現早期的肺癌,而發現肺癌后,采取增強CT,可以查看肺癌與周圍組織及血管的關系,血管是否受侵犯、病變累及的范圍等等,對臨床醫生決定是否手術及手術治療方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療效果評價方面,比如腫瘤血供有無降低或治療后病變有無變化,通過增強CT可以做更準確評估。同理,平掃檢查到顱內有出血、梗塞或腫瘤性病變時,進一步做增強CT掃描,可進一步確定出血、梗塞部位,累及的范圍,評估治療效果,對愈后非常有價值。
在造影劑注入到人體后,其特性會引導其向著血供豐富的區域聚集,這既是造影劑的顯著特點,也是造影劑在增強CT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式[1]。在對患者進行增強CT檢查時,也要隨時注意觀察被檢查者的情況、反應,控制被檢者的檢查時間,掃描過程中病人的動態情況遠比日常的觀察更具有明顯意義。
普通CT檢查在進行時不需要向患者注入造影劑,這也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造影劑引起人體過敏的現象產生。另外在做CT檢查時會產生的輻射,是對人體有一定傷害的,因此應盡量避免做多次CT檢查。在普通CT的檢查中,只需要對人體進行一次掃描,就能夠檢查出器官及病變的大體情況;而在增強CT的檢查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對人體部位進行反復掃描,尤其是懷疑有病變的部位,更要重點檢查,因此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輻射量要遠遠大于普通的CT檢查[2]。這也是為什么普遍認為增強CT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比普通CT大的原因,也是為什么要盡量避免做CT的主要原因。
通過上述表述,已經大致了解了增強CT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那么做增強CT具體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呢?
需要注意的是,所說的副作用并不是必然會產生的,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對造影劑的反應、放射輻射的反應也不同,所對應的副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并不會在做增強CT后會有不舒服的表現。總結大部分的副作用,首先是過敏反應,輕者主要表現是瘙癢、皮疹或是皮膚潮紅等,部分人還會有嘔吐的現象產生,并伴有一定的皮膚水腫現象。嚴重的患者在出現喉頭水腫之后可能會引起過敏性休克,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威脅;其次是有可能會有腎功能損害的現象產生,這一現象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不僅可能會對檢查者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腎功能損害,還會引起迷走神經性反應,具體表現為臉色蒼白、四肢僵硬無力甚至暈厥,多數伴有暴汗的癥狀;第三是可能會引發心絞痛或肺水腫,但這種現象比較少見;而穿刺部位的出血和疼痛,造影劑的滲漏和注射部位腫脹的現象較為常見,同時還可能會有感染等無法預知的情況。
增強CT有較大的輻射性我們已經通過上述表述知道了,那么在增強CT的檢查過程中所用到的造影劑是不是對人體有著嚴重危害,以及應采取何種方式將增強CT可能帶來的各種副作用降到最低,是人們在進行增強CT檢查時應首先明確的問題。
1 在進行增強CT檢查前向醫生說明過往病史和用過哪些藥物
在人體中注入造影劑的目的是為了將內部組織器官的情況完整的展現出來,并將其與正常的器官進行對比以判斷是否有病變的現象產生,因此也被叫做對比劑。不僅僅是區分正常的組織器官,其還能夠在進行增強CT的檢查過程中觀察到腔道病變的形態以及病變特征,為后續的治療過程打好基礎。
目前所使用的造影劑通常是以不同濃度的碘作為主要材料,因此也被叫做含碘對比劑。碘對比劑在用于增強CT檢查過程中,可能會使人出現不良反應,因此應在檢查前詢問患者是否對碘劑過敏,以及了解經常服用的藥物情況,避免出現藥物相沖或身體排斥對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3]。另外,對于正在備孕或已經懷孕的被檢查者應事先對其進行身體健康評估,根據檢查數據判斷其是否能夠做增強CT,能否用普通CT替代,防止輻射對胎兒或人體產生影響。
在做完增強CT后,應及時補充水分,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身體內的碘對比劑迅速排出。多數情況下,碘試劑都可以自行排除,即使引起不良反應也是輕度的,不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并能夠在短時間內自愈,不需要自己處理。但凡事都有例外,部分患者也會因為碘對比劑的原因出現不良反應,以過敏性休克和糖尿病患者發生的乳酸性酸中毒的現象最為常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應在檢查前對被檢者做掃描前的綜合評估,并對有可能產生的過敏反應進行提前預防或是干預,優化對比劑的使用流程,并在使用對比劑后對被檢查者的生活情況進行觀察,尤其是要注意特殊病人,如糖尿病人等,避免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碘對比劑通常情況下不超過一天的時間就會自行排除,想要加快排出速度,只需要多喝水,也不需要太過在意碘對比劑在身體內遺留問題。
2 留意檢查中碘對比劑外滲的情況
若是發現患者在服用碘對比劑后出現發熱、頭昏以及惡心等癥狀,需要立刻告知醫生。無論是在醫院內還是家里,只要一發現可能是由于服用碘對比劑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就需要及時就醫,并啟動已經制定完畢的對比劑不良反應搶救流程,將被檢查者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
碘對比劑的外滲現象是一種不太常見的現象,但相比于其他不良反應或引起的嚴重不適,這種現象所占的比例就比較高了。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更容易產生此種現象。另外,有潛在血管性病變的患者在注入碘對比劑后,原本脆弱的血管就會再次受到沖擊,壓力增高,可能會使得碘對比劑與血液之間產生沖突,造成滲漏。因此,應在需要進行增強CT檢查前,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判斷增強CT是否不具有身體健康威脅性。對不符合做增強CT的患者,要選用其他的檢查方式替代,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李怡萱.增強CT用于臨床診斷腹部腫瘤腹腔轉移的價值研究[J].特別健康,2019,(15):106-107
[2] 劉海霞.CT增強掃描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體會分析[J].特別健康,2019,(15):30
[3] 陶雨欣.CT增強檢查的護理配合及放射防護[J].養生保健指南,2019,(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