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 張芬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特殊先兆流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和抑郁評分。方法:抽取我院78例患者(特殊先兆流產),隨機分成研究組(39例;人文關懷護理)和對照組(39例;常規護理),護理后,比較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研究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特殊先兆流產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特殊先兆流產;抑郁評分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depression score of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model in patients with special threatened abortion.Methods: 7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39 cases).And control group (39 cases).Results: after nursing,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model in the special threatened abortion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special threatened abortion;Depression score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47-02
先兆流產主要指妊娠周期低于28周,胎兒質量少于1kg而自然終止妊娠,臨床上,該疾病的病發率一般為10-15%,臨床表現為停經后陰道出血、腹痛、腰痛、下墜感[1]。特殊先兆流產指習慣性流產、試管懷孕、高齡初產等因素引起的流產[2]。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有研究顯示,該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78例患者(特殊先兆流產),分組護理,分析對患者(特殊先兆流產)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效果,詳細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78患者(特殊先兆流產),收治時間于20177-20191期間,隨機分組,研究組39例,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37±26)歲;對照組39例,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36±35)歲。
在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上,78例患者(特殊先兆流產)的數據差異不明顯,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的專科護理、健康教育、用藥干預、體征觀察、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
研究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內容為:
a設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組員由婦科醫生、科護士長、護士長、責任護士構成,護理前,小組成員均給予相關的人文關懷護理知識培訓,加深組員的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培養其人文關懷語言、技能等,同時,舉行人文關懷護理知識、技能的有關座談會,探討交流在護理期間如何實施人文關懷,提高組員的護理能力,同時,設置獎懲制度,調動組員的積極性。
b了解分析特殊先兆流產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建立人性化的護理檔案,同時,根據人文關懷理念、要素,通過查詢文獻資料,結合患者的病情和過往病例,制定個體化的人文關懷護理方案。護理期間,護士每日定時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況,按評估結果實施個體化護理,同時,在需求評估表中記錄評估結果、護理措施,最后將人文護理檔案、產檢檔案歸納、合并,以便出院后護理交接。
c提供舒適、整潔、安靜的病房環境,保持溫濕度適宜,患者入院時,主動向其介紹相關醫護人員、病房環境,熱情與患者溝通,以構建良好的護理關系,提高護理配合度。
d評估患者、患者家屬對特殊先兆性流產的認識程度,針對性地實施健康教育,個體化地講解先兆流產的有關知識、孕產婦保健知識,同時,通過宣傳欄、宣傳冊、講座、書籍等方式向患者、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識水平,緩解其負面情緒。
1.3 觀察項目
(1)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兩組的不良情緒情況(抑郁、焦慮),分值越低,程度越好。
(2)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度=很滿意率+滿意率+一般率。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不良情緒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滿意度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對比有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情緒
護理后,在不良情緒上,研究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在護理滿意度上,研究組的總滿意率為9744%高于對照組8205%,P<005,見表2。
3 討論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屬于目前較為新穎的護理模式,該模式集“生理、心理、社會”于一體,注重對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性化地實施護理措施。本次研究中,我院對患者(特殊先兆流產)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通過構建護理小組,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病房環境護理、社會支持等方面護理,護理期間,給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主動與患者交流,協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并個體化地開展健康知識宣教,提高其疾病認識水平,可有效緩解其負面情緒,讓其積極配合治療。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了,與常規護理相比,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特殊先兆流產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靜. 特殊先兆流產患者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10):65-68
[2] 劉燕芬. 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早期先兆流產 患者的保胎效果、負性情緒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7(14):1961-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