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 胡紫薇
(北京服裝學院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北京 100000)
通俗的來說,黃金比例是一個數學數值,即把一條線段分為兩段,較短一邊比上較長一邊的數值等于較長部分與整體長度的比值,這是一個無理數,我們通常取小數點前三位,即0.618。
也有一種觀點是較長邊比上較短邊等總長度比上較長邊等于1.618。當然這只是數學上對于分子分母的調整,最終呈現的效果是一樣的。
黃金比例也適用于各種形狀,以正方形為例。一個邊長為1 的正方形,將一邊長度變為1.618形成一個矩形。兩個矩形如圖所示組合在一起,就是一組符合黃金比例的圖形。以此類推,我們把每個矩形都進行如此分割,會出現一個個符合黃金比例的小矩形。我們再把每個矩形的對角曲線項鏈,就形成了一個經典的黃金比例曲線。這種看似隨意的曲線卻是經過精密的數學比例而一步步推導出來的,就像文章開頭講到的一樣,藝術從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科學與理性的結果。大自然中的黃金比例現象更是隨處可見,黃金比例在美學價值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這種和諧的比例已經被運用到無數經典的案例中,從吉薩金字塔到雅典的帕特農神廟;從米開朗琪羅的《亞當的創生》到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梵高的《蒙娜麗莎》;從百事LOGO到Twitter logo,甚至于我們的身體和臉也同樣遵循這樣的數學比例。在外觀設計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首飾設計中,我們更應該重視黃金比例的應用。
首飾是人體裝飾物中的關鍵物件,諸多經典的首飾設計都可以找到黃金比例的影子。現如今,首飾的美,不單單是首飾本身的美,更是首飾與人體的和諧之美。以耳環為例,人的臉型有長短胖瘦之分,一款經典的首飾造型,要能符合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需要在基本的造型基礎上有細微的變動,黃金比例無疑是造型變動中可以借鑒的經典法則。

圖 1

圖 2
首先,我們以短邊為1個標準單位,長邊則為1.618個單位長度。然后我們找到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再以分割后的兩個長度也就是1和0.618個單位長度為直徑,建立兩個圓。同樣以1個單位為直徑再創建兩個圓形,以此再來確定一下造型中兩邊弧形的造型位置。就這樣,通過黃金比例得出的首飾造型,的確富有美感,再加上后期考究的材料和加工工藝,一款經典的首飾應運而生。(圖1)
隨后,我們保持短邊1個單位長度為不變量,將長邊變為2個單位長度。同樣的步驟,我們找處它的黃金分割線位置,并建立圓形。圓形的尺寸同樣遵循黃金比例值,由此,得到一個加長版的首飾造型。以此類推,當需要在造型上進行適當的調整時,我們就可以按照黃金比例的法則任意調整耳環的尺寸,來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圖2)
通過黃金比例在首飾設計中的研究,更加堅定了我對理性和科學在設計實踐中的指導地位。設計從來都不是單純的靈感迸發,不是拍腦門的結果。在21世紀的今天,在新科技新材料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要時刻保有理性科學的設計思維。尋求設計的本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系統的掌握設計的方法,才能在紛繁的設計工作中時刻保持良好的產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