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堅
5G的資費相比4G將實現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可能實現面向普通用戶免費提供。
去年底,工信部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隨后,三大運營商發布了5G的整體推進策略。而5G終端方面,已有一些搶跑的廠商推出了5G概念手機;整體產業鏈方面也已走向成熟,比如高通發布了支持5G網絡的最新旗艦芯片驍龍855。
5G大規模商用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基于5G大帶寬、低時延、超高連接數等特性,市場對5G的期盼情緒可謂非常熱烈。除了5G資費價格、第一批5G終端上市時間等話題為大眾所關注外,關于Wi-Fi是不是走向沒落、流量會不會向用戶免費等,也受到業界熱議。
Wi-Fi何去何從?
Wi-Fi已經是現代人居家和工作的必備,娛樂、學習、辦公幾乎都離不開Wi-Fi。公交、地鐵、商場、影院,wifi遍布大街小巷,可謂無處不在。Wi-Fi有多重要?很多人去吃餐廳吃飯,見到服務員后第一句話往往是“Wi-Fi密碼是多少?”。
大家離不開Wi-Fi,但究竟什么是Wi-Fi,估計很多人并不明白。先做一個小科普,Wi-Fi (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層面,它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就是把有線網絡信號轉換成無線網絡信號,在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內,支持這一技術的設備就能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都支持Wi-Fi上網,它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另一個層面,它是一個基于IEEE 802.11系列標準的無線網絡通信技術的品牌,也就是一種商業認證,由 Wi-Fi 聯盟 ( Wi-Fi Alliance ) 所持有。
言歸正傳。在5G即將商用的大背景下,關于Wi-Fi何去何從的問題也頗引人關注。畢竟,從網絡性能上,5G完全具備替代Wi-Fi的條件。
比如,過去Wi-Fi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速率很快。在移動網絡2G、3G時代,下載速度局限在幾十KB、100KB的情況下,Wi-Fi的下載速率卻已到MB級別,相比移動網絡的領先優勢非常巨大,那段時期Wi-Fi可謂如日中天。到了4G時代,移動網絡的速率上來了,基本實現了與Wi-Fi的并駕齊驅,“Wi-Fi沒落”的聲音開始不絕于耳。
而到了5G時代,移動網絡超越Wi-Fi幾乎已成定局,雖然Wi-Fi技術也在進步和革新,比如11ac、11ad,但其卻一直沒有為運營商創造出更大的市場價值。
當然,Wi-Fi還有另外一大優勢就是免費。其實它主要還是通過有線網絡來傳輸信號,只是在最后100米上實現了無線化,所以Wi-Fi只是有線寬帶的一種延伸。它在有線寬帶的基礎上實現了免費,幾乎所有家庭或者企業都形成了“電腦連接有線網絡、手機連接Wi-Fi信號”的格局。
但在5G時代,這種格局可能會受到徹底的摧毀——Wi-Fi這種形態可能不復存在了,甚至有線寬帶也可能退出歷史舞臺。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4G開始,關于“移動網絡替代有線網絡”的問題就時不時被提出,包括運營商高層領導也曾經提出過這方面的設想,這說明移動網絡替代有線網絡在技術條件上已經成熟。有線網絡都沒有了,Wi-Fi更談不上什么發展,這即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有人也許會問,沒有了WI-FI,公司內部網絡怎么辦?家庭內網怎么辦?
事實上,這是一個并不存在的問題,只是一種思維定勢在作怪。隨著終端逐步向便捷、可移動甚至可穿戴方向發展,擺脫有線寬帶的束縛已經成為大趨勢,而5G的到來,將加速這個進程的發展。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5G去直接連接公司、家庭內部的所有設備,在這一點上5G比Wi-Fi更具優勢;然后通過特定的APN去搭建內網,實現公司內網的物理無邊界、時間無邊界。
這樣做其實對企業、家庭而言更有好處,因為5G可以完全解決Wi-Fi在性能上的一些不足,比如網絡切換時間長、覆蓋半徑小、帶寬受限、接入點數量受限等等。同時,在安全性上,作為電信級技術的5G相比Wi-Fi優秀無數倍,可以完全避免惡意釣魚AP、訪問攻擊、Dos和DDos攻擊等低級的網絡安全問題。所以,在移動網絡快速更新換代的浪潮下,Wi-Fi沒落是必然的事情。
當然,肯定還會有這樣的疑問:5G的費用問題怎么解決?特別是當前已經有人在傳播5G資費昂貴的話題。但資費貴只是階段性的,長期來看,5G的資費相比4G將實現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可能將實現面向普通用戶免費提供。這不是天方夜譚,由于5G切片等技術的成熟,運營商已經可以實現分場景地面向后端的互聯網企業收費了。
流量將免費提供?
毫無疑問,5G將應用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大家很關心,5G的應用場景那么多,加上速度那么快,那是不是很費錢?
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因為5G時代,流量很可能將免費。這并不是無稽之談,其實從當前的趨勢來看,流量的單價資費已經越來越便宜,甚至在多輪降價后,已經跌至“白菜價”,低價不限套餐遍地都是。同時,國家推動“提速降費”的力度和步伐絲毫沒有減弱,相信流量資費仍有很大的下行空間,等到5G網絡實現基本覆蓋后,5G網絡很可能將面向用戶全面免費。
有人也許會擔心,流量免費了,運營商靠什么吃飯呢?運營商餓死了,網絡也就崩了。事實上,運營商不會餓死,甚至在流量免費后,運營商的日子會過得更好。因為5G時代,運營商將轉變收費方式,從向用戶收費轉變成向服務提供商收費,簡單地說,運營商將面向當前的互聯網企業收費。
要實現這一點,有兩個基本前提:第一個前提,運營商要實現對網絡的靈活調控;第二個前提,是網絡中立原則的廢止。而當前,這兩個前提都已經滿足。
相比過去幾代的移動網絡,5G是一種全新的網絡形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網絡將實現虛擬化。基于SDN/NFV的云化、網絡切片、MEC和CUPS(控制/用戶平面分離)是5G核心的關鍵技術,5G通過網絡虛擬化(NV)無縫集成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簡單來說,運營商可以在后臺直接通過軟件對網絡的核心性能指標進行控制,這是5G的一個重要的變革,其對整個產業格局將帶來顛覆性的變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4G時代,運營商在對待所有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產品和應用時,都是一視同仁的,一樣的帶寬,一樣的速率,一樣的穩定指標,因為運營商很難對早已鋪設好的網絡進行靈活調整。但是,到了5G,情況變得不一樣了,運營商可以在后臺靈活調整網絡的性能指標,誰給的錢多,就給誰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而基于差異化的網絡服務,各互聯網企業將可以建立起其競爭的屏障。比如,阿里和騰訊同時推出一個同類的新產品,誰能享受更好的網絡服務,誰家的產品就更有可能贏得市場。試想想,如果微信支付可以毫秒級地支付,而支付寶則需等待幾秒,用戶和商戶將如何選擇?
至于網絡中立原則的廢止,從世界互聯網發展趨勢來看,網絡中立原則的廢止已是大勢所趨。2017年12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就網絡中立規定的廢止進行裁決,最終在3:2的投票結果下,網絡中立最終被廢除。當然,國內互聯網一直沒有正式提出所謂的“網絡中立原則”,只是運營商作為國企,一般不會參與到非正當競爭的活動中去。
如果沒有網絡中立原則的約束,運營商將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其5G網絡服務進行“個性化定制”,從中獲取巨額利潤。相比面向用戶側每天幾塊幾毛錢的收費,面向互聯網企業的收費規模將大得多,畢竟國內大大小小的互聯網企業多達幾百萬家。
對于一直處在“免費使用網絡服務”這個幸福時代的互聯網企業而言,這種好日子在5G時代可能不再。而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流量全免費或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