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然
小眾工種顯尷尬
2017年5月5日,我國民航業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凝聚著數十萬科研人員心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我國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機C919成功首飛。看著電視畫面里C919騰空的剎那,90后夾層填料工常海軍,情不自禁地握緊了拳頭,振臂高呼,“中航工業”藍色工裝上的“夾層填料工”胸簽,被震得上下翻飛……
航空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飛公司)是C919客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承擔著垂直尾翼、發動機吊掛、APU艙門等部件制造任務。常海軍所在的沈飛復合材料制造中心,負責制造長約7米的垂直尾翼壁板,是沈飛所承擔的C919項目中體積最大的部件。
常海軍從事的夾層填料工種是制造飛機機翼、尾翼、機身、導彈外殼及彈頭等航空航天異型特型制件的尖端化、高技能工種。我國復材制造技術起步相對較晚,夾層填料工一直沒被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之中,無法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在沈飛,無論是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還是技能人員,都實行企業制定的職級管理考核體系,每檔分五級,每升一級,工資上漲300~500元不等。職業資格證書則是衡量職級的主要因素,比如職工每晉一級職稱,職級分加1分。
可見,夾層填料工在職級評分中處于劣勢。
“夾層填料工雖是小眾工種,但其從業人員素質高低、人才儲備充足與否,對飛行器實現輕量化、提升安全性,以及一些新型飛機實現隱身等功能至關重要。”沈飛復材中心主任梁祿忠介紹說。
為了讓夾層填料工獲得同等的職級評分待遇,沈飛復材中心依據沈飛公司 《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辦法》,對夾層填料工進行了內部職業資格評定。
根據《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辦法》,沈飛職工通過集團內部舉行的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即可獲得內部評定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等職業資格,獲得相對應的職級加分、采暖費報銷等工資和福利。
自2005年以來,通過沈飛集團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已有100多位職工取得了高級工以上職稱,其中,高級技師占比2%、技師15%、高級工47%。
常海軍2012年進入沈飛復材中心,參與完成了復合材料機身桶段的研制工作。兩年后,升任為班長。繁重的工作之余,他順利地通過了公司的中級工、高級工、技師等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拿到了相應的職級加分,距離職級晉升又進了一步。
他的下一個小目標就是不斷學習先進前沿技術、鉆研崗位技能,通過公司的高級技師職稱考試,“不只是為了職級加分,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夾層填料工里的超強硬核。”
質變達人的搖籃
中國鋼結構金獎、遼寧省第一所鋼結構小學、沈陽市最長的過街天橋……這些跟鋼有關的成就,都來自于沈陽中辰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辰鋼構)。
作為一家跟鋼密切相關的民營企業,中辰鋼構深諳“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多年來致力于暢通員工技能提升通道,鼓勵員工考證和參加技能大賽,用真金白銀為學習技術、鉆研技能的員工兌現證書補貼、參賽獎勵、工資晉級以及評優資格,讓人才這臺“發動機”更值錢,更硬殼。
2018年1月,中辰鋼構啟動“打鐵必須自身硬”能力提升機制建設(2018~2022年)。配套下發的《實施方案》提出:每位員工要成為職業發展的“首席執行官”,要對自己職業預期有備案,通過時間維度上的生命進尺,成為質變的達人。
中國工會十七大代表、中辰鋼構安全管理部部長寧遠征,就被譽為公司成立16年來的最強質變達人。
在寧遠征還是一名普通安全員的時候,鼓勵職工多學習、多考證的企業文化就已十分濃厚。他“借勢”利用碎片化甚至縮減睡覺時間自學相關課程。經過不懈努力,先后考取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和一級建造師,這兩項在建筑行業有著極高含金量的職業資格證書。
中辰鋼構出臺的《職稱、職業資格證書管理辦法》中規定,對持有職稱證書和執業資格證書的員工給予證書補貼。中級職稱每月補貼200元,高級職稱每月補貼500元……公司還根據業務需求,對具備建筑行業執業資格的在編員工給予經濟補貼。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補貼標準為:5000元/月;一級注冊造價工程師:1700元/月;二級注冊建造師(建筑工程):100元/月……
兩證在手的寧遠征,每月可累計拿到2100元的證書補貼。
此外,從業技能的提升,也讓他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很快從一名車間安全員升任為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長,工資增長了近一倍。
對于學歷較低或不具備考證資格的車間一線職工,中辰鋼構通過定期舉辦崗位技能培訓和技能競賽等方式,對技術過硬的優秀工人給予物質獎勵,并作為評優和工資晉級依據,引導更多藍領通過技能改變命運。
永動“染色機”讓青勝于藍
在全球IT企業中,IBM的職工培訓理念和晉升模式一直領跑業界。最為人們熟知的一句話是:在IBM,如果你要漲薪,公司可能會猶豫;如果你要學習,公司肯定非常歡迎。
公開資料顯示,IBM每年的培訓資金約占營業額的1%-2%。特別是對新職工的培訓上,從不吝嗇。IBM的新人培訓一般都在本土進行,公司會根據新入職職工的不同職屬,將培訓分為行政管理人員,銷售、市場和服務人員兩類。
3年前,大學剛畢業就加入IBM的李睿,開啟了從一枚職場小白向藍色巨人(藍色是IBM的企業文化象征)的變色之旅。
李睿本科學的是日語專業,就職于IBM 中國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從她第一天進入公司,IBM就給她繪制了一張學習藍圖。藍圖上既涵蓋了課堂上、工作中,經理和師傅的言傳身教,也包括通過公司內部搭建的全球學習平臺自學,以及到美國總部參加培訓等。“龐大而全面的培訓系統一直是IBM的驕傲。”
職工廣泛參加技能培訓,一方面是為了提升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實現職級的晉升。
IBM擁有龐大的職級晉升體系,涵蓋咨詢、銷售、制造、售前、服務、技術支持等27個大類。全球職工均按Band分級別,從Band 0到Band 10,再往上是D、C、B、A等級。Band等級相當于國內企業中的職稱等級,跟升職加薪掛鉤。
目前,李睿從事的是助理軟件工程師工作,在職級上屬于Band 6級。據她介紹,在公司倡導下,她現在邊工作邊參加培訓,并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公司提供的各類課程學習,以盡快提升工作能力,達到職級晉升的基礎要求。按規定,李睿想晉升到軟件工程師(Band 7級),日語水平需要達到國際一級,或是參加公司內部測試,達到公司標準的日語5級,如果測試分數較低,公司會出資幫忙報名社會上的日語培訓班,督促學習和提高。
除了學習語言技能外,3年來,李睿還先后參加了不少職業技能培訓,拿下了RedHat 資格證,Oracle資格證等IT技能國際證書。“絕大多數培訓和考證都是免費或半免費的,我參加過最貴的一項認證考試,費用500美元,也是公司出的。”
除語言等級是職級晉升的硬性要求外,其他職業資格證書雖然對職級晉升有一定的作用,但一般不直接掛鉤,職級晉升的主要依據“個人業務承諾計劃(PBC)等量化標準。”
PBC是一項短期考核機制,每一位員工每年年初都要制定自己的PBC目標。PBC由業務目標和發展目標組成,業務目標是個人承諾的業務貢獻,而發展目標是為滿足業務目標而提升的技能目標。只有兩個目標同時達到,才有可能實現職級的晉升。因此,技能學習會貫穿每名IBM職工的職業生涯。
在IBM,培訓不會停止。即使你不再是新人,即使你已經是執行董事,每年都有不同的培訓等著你。除了個人職業能力的提升外,參與技能學習的過程也是增持職級晉升,實現升職加薪籌碼的過程。
有人將IBM員工培訓體系形象地比喻為一臺巨大的永動“染色機”,無論你加入時是什么顏色,經過科學、系統、自主的培訓,都會沾染“藍色”的血統和基因,并最終成為它的一部分,青出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