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敏
[摘要]出版活動融入互聯網思維,以市場為基礎、以讀者為導向、以服務為重點,從以編輯為主導的內容出版轉變為由用戶需求驅動的內容服務。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給出版業帶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同時,新的形勢對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人員能否適應新要求,關鍵要靠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 鍵? 詞]新形勢;編輯;職業素養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出版業也進入了一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所謂融合出版,主要表現為科技融合、市場融合、渠道融合這三大方面。首先,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智能終端全面普及,移動終端實現多樣化,出版產業網絡化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新的形勢對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人員能否適應新要求,關鍵要靠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一、要全面提升政治素養
出版業具有意識形態性和文化屬性。作為一名現代編輯,首要任務就是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出版觀,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同時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在編輯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
只有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的出版方針保持一致,才能很好地擔負起出版文化事業的使命和社會責任,形成正確的政治價值導向。在出版工作中,我們應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使出版物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編輯的政治素養還體現在要有法律意識,遵守國家的法律,熟悉新聞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管理條例》等。此外,在面對時代變化上,編輯應有危機意識,一方面要借鑒國外的先進文化理念,了解國外出版業的運營方式;另一方面要通過學習和分析,找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保護和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播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抵御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
二、要全面提升文化素養
編輯從事的是文化事業,出版機構是文化單位,出版物是文化產品,這一切都要求編輯必須堅守出版的文化精神,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必須堅守出版的文化責任,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認真對待文化產品的社會效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必須堅守出版的文化品質,推出高品位、高質量的出版產品,做一個真正的文化人。一個好的編輯必須具有深厚的知識基礎,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字修養和文化素養,必須擁有博大的人文情懷。
編輯作為從事文化工作的出版人,必須堅守自己的文化責任,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
三、要全面提升專業素養
編輯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策劃、編輯加工、宣傳推廣等各個工作環節,均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均有必要的技術和規范。在數字化時代,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編輯的一個緊迫任務,就是學習、掌握科技知識和數字出版知識,掌握開展數字出版活動的必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承擔歷史使命。
編輯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編輯需了解一般性的編輯常識,也需要了解政策法規、編輯技法,同時也要擁有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保證出版物的質量。沒有良好的審稿能力和編輯加工能力,是不可能提出好選題的,更不可能是一名好編輯。編校質量是對一名合格的編輯的基本要求。選題、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校對都是編輯的必備本領。
編輯要有學習意識。融合出版要求編輯人員能與時俱進地快速更新他們的知識結構,否則會難以勝任出版工作。優秀編輯必須不斷開闊思路,學習各種新知識、新理念,比如找機會多聽名家講座,多參與學術交流;應關注新技術、新設備在出版業的應用,比如多參加國際國內書展、訂貨會、數字博覽會等;應踏實在崗位上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盡量多與優秀的網絡技術公司開展業務往來,吸收前沿信息。
四、要全面提升創新素養
編輯人員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全面提升自己的創新素質。無論是對編輯個人,還是對編輯出版機構,因循守舊沒有出路,只有創新才有未來。
創意思維是編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出版物的誕生,往往是飽含作者和編輯的創意思維。
出版創新要求編輯充分調研,對素材進行有效整理,和作者不斷溝通,和市場調研機構合作,在電商平臺和實體書店進行有效分析,精心撰寫文案,和專家不斷討論,才能實現創意,打造精品。出版物的創意思維離不開內容和形式的表達,二者缺一不可。除了打磨出版物的內容和結構外,編輯在裝幀設計上也應該下一番功夫,力求可以表達主旨、新穎且符合內容需求。形式和內容是完全分不開的,編輯應善于思考,跳出自己既有的思維定式,探索內容的創新表達,如少兒讀物可以附帶音視頻和動畫,教材教輔可以二維碼掃描課件視頻等。
五、要把自己鍛造成一專多能型人才
優秀的編輯要拓寬學科知識面。融合出版時代,優秀編輯除了要掌握新聞學、出版學、文學、哲學、歷史等某一學科系統知識或邊緣多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外,還要增加營銷、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儲備。具備全媒體出版技能。融合出版從選題策劃到編校、印制、銷售等各個環節幾乎離不開電腦軟件和網絡工具,編輯人員如果還僅依靠傳統的人工編輯與肉眼校對就會落伍。優秀編輯要熟練掌握各種常用的辦公軟件,比如排版軟件、校對軟件、制圖軟件等,以及會轉換各種文件格式,而且要對新媒體工具有深入的了解,對常見的網絡工具能輕松駕馭,如微博、微信、客戶端、手機APP等。此外,熟悉產品設計、數媒開發、用戶體驗的編輯人才備受歡迎。
六、要有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時代和數字出版的浪潮中,出版業正在通過融合而重構,編輯也正經歷著自身的融合創新發展。編輯既身處傳統的出版產業中,又面臨著新興內容業態的建設。融合既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又是機遇和方向。編輯應該利用互聯網的新技術,在網上開展與讀者的全面互動,主動去擁抱市場,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對選題進行深入論證,開展相應的出版物宣傳和營銷活動。互聯網中的“用戶思維”變得尤為重要,根據用戶偏好制定內容和需求,對營銷策略做出選擇和決策,努力讓出版物的呈現形式多樣化,如手機應用程序、二維碼、微信小程序等,這是對編輯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形勢下,開展編輯工作,要求編輯具備較高的素質,既要發揮傳統出版的內容優勢,又要運用先進技術在平臺和人才隊伍上進行融合發展。在此過程中,編輯要對新事物勇于嘗試,有針對性地強化互聯網素養,如編輯可以多與讀者互動。如今,互聯網和現代通信技術產生了圈子營銷模式,編輯可以運用影響力形成自己的圈子,在社交平臺分享優秀出版物,和讀者交流他們的需求,以打造高品位、高質量的出版產品。
七、要具備前瞻意識
除了要保持在傳統出版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外,編輯還必須去適應新的行業挑戰——新的出版形式、新的銷售渠道、新的競爭對手,將“立體出版”的思路貫穿于出版物生產的整個流程。
通過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市場調查、用戶需求和用戶行為分析等收集信息,充分把握市場風向和用戶口味,根據這樣的數據及時調整出版策略。
優秀編輯必須以創新的視角,在內容與營銷上同時著力,讓內容適應營銷,營銷烘托出內容。使內容通過各種傳播工具多視角、全方位地傳播。
優秀編輯應具備敏銳的市場意識和經營意識,要密切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熟悉出版物產品的銷售方式、銷售對象,真正滿足用戶的深層需求。
總之,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下,編輯工作者只有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專業素養,不斷創新,勇于挑戰自我,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承擔起編輯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作者單位:《學習方法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