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的音樂教學中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將奧爾夫教學法融合到鋼琴教學中去,成為當前鋼琴教學者的主攻課題。在中學生參加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的鋼琴教學活動時,過去鋼琴教師一般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演奏練習,忽視了學生對鋼琴藝術的創造力、理解力。這種傳統的鋼琴教學模式顯然與活動中心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審美等素養的目標非常不相符,所以將奧爾夫教學法與鋼琴教學融合這個課題的攻克迫在眉睫。
一、在鋼琴教學活動中要訓練學生的節奏感
中學生參加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的鋼琴學習活動,是學校音樂教育和校外音樂教育有效銜接的一種形式,這不同于學校單純的器樂教學,要用有限的活動培養孩子們的綜合音樂素養。在鋼琴學習活動中,老師要訓練學生的節奏感,這也是學好鋼琴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就需要鋼琴老師讓學生親身體驗鋼琴音樂,感受拍子、節奏和速度。一方面,老師可以從語言方面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語言和音樂的聯系非常緊密,利用語言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例如,老師利用一些小動物的叫聲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像小貓的喵喵聲、小狗的汪汪聲等。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對節奏的掌握更加純熟,鋼琴教學活動也變得生動、有趣[1]。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利用聲勢來激發學生的節奏感。聲勢就是運用身體作為樂器而發出聲響,這種聲勢游戲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節奏,在鋼琴節奏學習中可以使用捻指、拍腿、拍手、跺腳四個動作。例如,《新年好》這首樂曲,表現三拍子可以運用“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腿”的方式,這種方法運用到實際演奏中,學生更容易掌握音符的節奏和音樂的節拍,同時還有利于解決雙手配合中遇到的問題。
二、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學生體現出積極的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鋼琴藝術的過程中親自參與、回歸人本和傾訴感性。另外,學生全身心地主動地投入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更有利于音樂的創造,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奧爾夫教學法凸顯的是學習過程的高效、豐富和創造性,所以在鋼琴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這才是鋼琴教學活動與奧爾夫教學法的融合。例如,在鋼琴學習活動中可以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的語氣游戲,這種語氣游戲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歌曲演奏出來,創造性地表現音樂作品,在彈奏中深刻表現音樂情感的同時訓練和提高即興演奏的能力。
三、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特性
奧爾夫教學法的教育理念是挖掘學生自身潛在的音樂性,所以培養學生的藝術特性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出發點。奧爾夫認為,孩子們天生具有音樂特性,這種特性可以通過音樂教育來激發和培養。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自然性”就是學生在對聲音的探索中,運用最生活化的語言,重視聽覺體驗,在自然聲響中進行聲音訓練,并把這些自然聲作為歌聲的一種聲源。例如,在學習樂曲《小客人敲門》時,這首樂曲主要彈奏技術是在中央C上,兩只中指進行交替彈奏。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并聆聽聲音。讓學生在傾聽中,切身感受并體驗彈奏方法和體會力度的控制和變化,學生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傾聽上,手指的緊張感就會減弱,學生就會以輕松的心境去彈奏這首曲子,音準把握也會更加準確[2]。
中學生參加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鋼琴學習活動要區別于學校的傳統教學活動,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藝術性。這就需要鋼琴老師積極地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運用語言、歌唱、聲勢、游戲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鋼琴演奏的熱情,讓學生獨立地感覺線條起伏、音樂情感和音色變化,這樣老師對學生在鋼琴彈奏方式方法方面的啟發和誘導才會更加有效。總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鋼琴教學中的融合,為鋼琴的教學提供了更科學、豐富的方法和理念,對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馮敬華. 淺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鋼琴學習中的應用[J]. 通俗歌曲,2017(2).
[2] 王璐. 奧爾夫教學法在鋼琴輔修課中的運用探析[J]. 藝術研究,2018,79(2):164-165.
作者簡介:全宏愿,男,回族,單位:廣西桂林市七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七星區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