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 要】 目的:評估并分析加速康復外科治療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的效果。方法:將在本院行子宮切除術治療的50例患者列入對照組,于圍術期實施傳統常規模式;將同期在本院行子宮切除術治療的50例患者列入快速康復組,于圍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對比分析其應用效果。結果:快速康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首次排氣、下床活動、輸液治療等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首次排便時間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速康復外科治療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加速康復外科;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是治療子宮器質性疾病的方法,雖有著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特點,但仍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使機體發生相應的應激反應,影響其術后康復。在圍術期給予患者實施良好的處理措施,能保障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的預后,縮短住院時間。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治療模式,主要目的為加速患者康復的速度,是指在患者圍手術期,通過全面、系列的優化措施,最大可能地減少患者應激反應,積極改善其預后,幫助患者恢復病情,爭取早日出院,減少醫療費用[1]。本次研究,為兩組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分別實施傳統常規模式與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并對比分析其臨床應用效果,從而為子宮切除術患者選取效果最為顯著的康復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改善病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取時間: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選取例數:100例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分組方式:共分對照組與快速康復組兩組,每組50例;快速康復組采取快速康復外科模式,對照組采取傳統常規模式。納入標準:無手術禁忌證、意識清楚有溝通能力、知情并同意治療、已經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嚴重內科合并癥、有精神疾病等;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有精神疾病等。兩組資料比較,其結果存在差異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傳統常規模式:1)行手術之前3d,給予患者口服腸道制菌劑、緩瀉劑;行手術前1d,按腹部手術備皮,分別于晚上十點、次日早上六點進行清潔灌腸;行手術前12h禁食,行手術前6h禁飲;手術前半小時為患者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10mg安定。2)為患者實施全麻,持續開放靜脈通路,術后給予強痛定、杜冷丁等止痛。3)術后6h翻身,術后12h下床,拔出尿管,排氣后可食用流質食物,過渡到半流食,最后到普食;給予常規補液。
快速康復組:快速康復外科模式:1)手術之前要經主管醫師、手術醫師、營養科、麻醉科、護理組、患者家屬等多學科小組討論,討論內容包含術式、療程、康復訓練、護理等。2)手術之前根據病患的心理為其制定心理護理計劃;術前1d為患者消毒、擦洗陰道,行手術前12h禁食,行手術前6h禁飲,行手術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無需進行清潔灌腸、備皮。為患者實施靜脈麻醉,實施丙泊芬和芬太尼麻醉劑,優化麻醉方式;術中密切監測患者體溫等生命體征。3)術后控制液體輸入,以輸入量0.5~lL為宜;術后靜脈泵自控鎮痛24h(地佐辛+舒芬太尼);術后4h可飲水,術后6h可食用流質飲食,術后6h可下床活動,術后1d可正常飲食[2]。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胃腸功能恢復、首次排氣、首次排便、下床活動、輸液治療等時間;2)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惡心、嘔吐、腸梗阻、胃潴留、切口感染、殘端瘺、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比較
表1顯示,快速康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首次排氣、下床活動、輸液治療等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首次排便時間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表2顯示,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屬于侵入性操作,因為手術創傷、疼痛及血容量發生變化[3],會使患者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加速康復外科具體措施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優化麻醉、微創技術、術后鎮痛、早期進食及下床活動、康復訓練等,理念是優化圍手術期處理措施,優化鎮痛、體液等管理,使患者能早期進食及下床活動,改善其預后,促進康復[4]。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應用加速康復外科模式,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緩解部分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使患者術中麻醉優化,術后早期進食、盡快下床活動,積極促進患者恢復,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療效。此次研究結果為:快速康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快速康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6.0%。
綜上所述,加速康復外科治療在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療效,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
參考文獻
[1] 徐宗洲,張蕭玲,張芬,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14(04):488-490.
[2] 張娜,肖珊珊,溫娜,等.加速康復管理在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7,44(06):659-662.
[3] 梁丹.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宮頸癌行腹腔鏡下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4(20):95.
[4] 王海龍,李小龍.加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6(0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