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軍
成都聯合司法鑒定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2
筆跡鑒定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被鑒定人有多種簽名模式,即簽名字跡的檢材與樣本的書寫字體不一樣,有的使用行楷體,有的使用行書體,有的使用草書體等簽名模式。不同的檢材、樣本的簽名模式給鑒定人檢驗簽名字跡的一般特征、細節特征增加了不少難度,或者找不到相同特征,從而無法進行同一認定,有甚者得出錯誤的鑒定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人具有兩種(甚至多種)字體的簽名模式。在一般情況下使用一種常用的簽名字體,比如行書體(近行書體)、草書體(近草書體);而在某種特定情況下,使用另一種簽名字體,比如行楷體(近楷書體)等,這種人群一般書寫技能和水平都相對較高。所以,鑒定人在對這類簽名字跡進行鑒定時往往會遇到相同特征和差異特征都有一定數量的情況。這就要求鑒定人積累豐富的鑒定經驗,確定相同特征、差異特征哪些屬于本質的特征,哪些特征的價值更高,并對非本質的特征有合理的解釋,從而得出科學準確的鑒定結論。
案一:
XXX人民法院就XX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訴XX市XX園藝場、XX福利有限責任公司、黃莉等人保證合同糾紛一案,委托我中心對《抵押反擔保合同》上“黃莉”的簽名字跡是否同一進行鑒定。
檢材簽名的簽名字體為近楷書,樣本簽名1、2的簽名字體為行楷自由體(系黃莉案中直接書寫形成),樣本3的簽名字體為行楷自由體或近楷書(系黃莉本人在我中心現場書寫的筆跡實驗樣本)。


經過以上復核檢驗后認為:檢材簽名與所有樣本簽名間存在較多相同特征,也存在少量差異特征。其相同特征數量多、特征價值較高、形成條件正常,充分反映出同一人書寫習慣體系的本質屬性,應屬本質性相符。少量差異特征應由書寫習慣多樣性及隨意性形成,屬非本質性差異。故,檢材簽名與樣本簽名是同一人書寫習慣體系的反映形象,即為同一人書寫筆跡。該鑒定結論隨后通過對黃莉的捺印指紋鑒定得到了印證,保證了鑒定結論的科學性,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案二:
張某某與李川發生借款糾紛,雙方對于張某某提交的《借條》的真實性存在爭議。張某某稱《借條》全文由李川書寫,李川予以否認。現XXX人民法院委托對該《借條》上的字跡是否李川所寫進行鑒定。
檢材分為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簽名兩部分。其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的字體均為近楷書,字跡書寫速度中等偏快;簽名處的“李川”簽名字跡為草書,其書寫速度快,連筆性強。
樣本的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簽名兩部分的字體均為近楷書。
經對檢材與樣本中的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進行比對檢驗,發現在紙張、字體字形、書寫水平、書寫風格、文字的布局排列、標點符號、用點代替“年”“月”的書寫習慣、單字的寫法及單字的起筆、收筆、連筆、運筆、搭配、比例等細節特征上均反映相符。這些相符特征數量多、質量高,充分反映出了同一人的書寫習慣。檢驗中也發現少量差異點,差異點的成因系書寫速度快慢造成,屬非本質的差異。
經對檢材與樣本中的“李川”簽名字跡進行比對檢驗,發現其紙張、書寫水平、文字的布局排列、文字結構、單字的搭配、比例、收筆、運筆、交叉等部分細節特征上均基本反映相符。如檢材與樣本簽名字跡中:“李”字上部第一橫的運筆檢材與樣本均向下弧且收筆上鉤,第一、二劃的橫、豎筆劃交叉部位檢材與樣本均靠右且撇劃均長;“川”字檢材與樣本結構均松散、三劃間距均開,前兩劃起筆搭配均低且均短而第三劃則起筆搭配均高且筆劃均長等相符特征。但由于樣本簽名字跡書寫速度慢,筆劃基本未連寫而檢材簽名字跡書寫速度快,除第一橫未連外其余筆劃均連寫,導致檢材與樣本簽名字跡在書寫速度、字體和部分細節特征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從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的檢驗已發現檢材與樣本的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均出自李川的筆跡。李川的書寫水平較高,不排除李川有多種簽名模式,現只有李川書寫較慢(近楷書)的簽名樣本,無李川書寫速度快(近草書)的簽名樣本,因無法繼續補充樣本字跡,根據現有樣本進行的比對,檢材與樣本簽名字跡符合特征與差異特征的數量和質量沒有明顯的區別,但符合特征總和的價值相對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同一人的書寫習慣。據此,鑒定中心出具了:檢材《借條》上的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是出自李川的筆跡;檢材《借條》上的“李川”簽名字跡可能是出自李川的筆跡的鑒定意見書。
檢驗鑒定時應注意的問題:
多種簽名模式是筆跡鑒定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是鑒定結論最容易出現與客觀事實相佐的問題。所以,在遇到多種簽名字跡鑒定案例時應注意:
1.盡量多收集被鑒定人的簽名樣本和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身體狀況、住址等等。特別要了解被鑒定人的職業、文化程度,了解被鑒定人是否有多種簽名習慣,是否從事伏案文字工作、練習書法、藝術簽名等情況。如果條件允許,應通知被鑒定人到現場由鑒定人組織提取實驗樣本。相同字跡的不同書寫模式之間,筆跡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化,筆跡鑒定中應盡量選用相同或相近書寫模式的樣本字跡進行比較檢驗。所以,提取實驗樣本時應要求被鑒定人按檢材的字體模式書寫樣本簽名字跡①。
2.正確掌握寫名與簽名的聯系和區別。寫名是指在文件特定的部位,按照書寫規范,在文件上非簽名部位書寫的姓名字跡。寫名一般書寫較工整(比如楷書體、行楷體),其辨識度高,但個性不強②,難以尋到一般特征和差異特征。所以,應正確掌握寫名與簽名的聯系與區別,根據掌握的案件信息資料,根據檢驗出的已有特征,作出確定性、非確定性或者無法作出鑒定結論的鑒定意見。
3.充分利用檢材上的指紋、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進行驗證。如果有檢材和樣本上均有指紋的,無論是否委托指紋鑒定,簽名字跡均應與指紋鑒定相互驗證從而確認是否同一。當出現簽名字跡與指紋、內容字跡和落款日期字跡的鑒定結論不同時,要對不同結論有合理的解釋③。
4.充分發揮鑒定組成員、復核人、文檢專家的集體智慧,鑒定人之間要多加交流。對于復雜、疑難、重大案件,一定要啟動復雜程序或者聘請專家協助鑒定,確保鑒定結論的科學性。
[ 注 釋 ]
①GB/T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范》5.2.3.2、5.3.1 b.
②GB/T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范》3.18.
③GB/T37239-2018《筆跡鑒定技術規范》8.3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