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玉鵬,陳 偉
(赤峰柴胡欄子黃金礦業有限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4039)
“云計算”是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發展,它實現了軟件、硬件等資源的充分利用,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非常高的性價比、不需要維護、安全性非常高、彈性擴展計算有效性強、存儲能力強等。在構思云計算藍圖的過程中,用戶不再需要對服務器以及各種軟件進行單獨購買,只需要購買各種相關的服務即可,例如:具有軟件功能、數據服務的服務;具有網絡資源、硬件資源的服務等,只需要在電腦上安裝一個瀏覽器,就可以實現等同本地的操作,以此有效的處理、加工“云端”數據。在此過程中,用戶也不需要擔心安裝、備份與升級硬件、操作系統的過程中再存在什么問題了,更加不需要注意數據安全方面的問題,因為這部分問題可以由云計算中心來負責把關,還可以實現計算能力以及存儲容量等的無限擴展。
人為加工數據和設備采集數據被傳輸到數據中心,再由云計算平臺對數據進行管理、處理、計算、發布等業務操作,客戶再通過應用接口訪問各種數據資源、計算資源等。
數據中心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進行管理,對于大數據傳輸而言,互聯網是一個簡易的手段,一般情況下,都會在一個地方放置計算節點和存儲節點,對于那些已經存好數據的節點來說,采取這個配置的方法是可以實現框架調試任務的高效執行的,并且還可以高效利用整個集群的網絡帶寬,還可以整體提升將處理數據的速度。
各種電子羅盤、全站儀(日常工作中的地質測量)、電法儀器、磁法儀器、鉆探設備等(地勘單位勘查報告)搜集的一手資料,通過各種方式采集或人為加工的數據統一存儲到“地質數據中心”,這些數據包括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例如地質圖件數據庫(包括中段平面圖、礦體縱投影圖、剖面圖、礦區地質圖、環境影響現狀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等)、鉆孔數據庫(鉆孔柱狀、鉆孔編錄)、地質資料庫(巖心、礦級科研成果、高校企業合作成果、礦山地學文獻、勘查行業標準和規范、技術成果和方法)。這樣,以物聯網為地質信息采集的觸角,采用云計算進行柴礦地質數據存儲、分析、計算形成完整框架,為“云端”內地質數據挖掘提供了藍圖。
對地質物聯網數據中心傳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并篩選、開發滿足各專業需求的業務模型,并形成礦山生產運營中心,數字化、綠色礦山建設中心,科研創新、基礎建設中心等。通過服務等技術手段構建開放式的數據集成與共享平臺。
用戶通過web共享服務等方式訪問“礦山云”應用平臺,根據業務需要構建不同的智能系統,給出資源潛力,找礦預測、災害預警決策分析結果等。可能的應用有礦山實時監測分析、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與應用,資源儲量動態計算、地質環境實時動態、尾礦壩穩定性監測分析、權證動態審批等。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有效的使用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在采取現進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嚴格以地質勘查實際結果為基礎,完善信息化融合性技術框架的針對構建。
云計算技術提供服務主要基于“一切皆服務”的基礎理念以及“按需服務”的基礎理念,基于地質領域實際情況完善云計算平臺的搭建,以此提供各種各樣的優質服務,例如:松散耦合的服務、不同粒度的服務等。有機融合分布于不同服務器平臺上的“地質云滴”,以此為基礎得到“地質小云”,之后結合構成地質大云組織,以此實現不同層次需求以及不同角度需求的根本性滿足。
采用虛擬化技術實現的方法,設計了礦山云存儲方案,提出了服務鏈處理及數據融合等方法,采用服務組件技術,使用真實數據進行了地質大數據的分布式管理、集中式服務模式的驗證,取得了良好效果,為礦山管理一張圖建設提供參考。

(1)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切實增強地質探礦與信息管理的主動化、精確化和預判化。
(2)可以有效減少赤峰柴礦在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投入,為柴礦節約成本,可接入井下實時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對井下安全生產健康體檢預報,對高危環境、高危設備分析判斷,并以數據和曲線的形式展示判斷結果,提高井下的生產安全效益,提高礦山運營管理部門的整體信息化系統運行效率,有效提高柴礦安全和生產技術現代化管理水平。
(3)有利于加強礦區地質資料的系統管理。目前赤峰柴礦地質資料實現匯交、庫存管理、借閱等全流程管理。若將地質資料進行系統化的清理跟整理,在電子標簽中嵌入編目后的資料,以此為基礎,實現庫存管理、借閱管理等的智能化發展,我們需要實現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有效推進,以此實現潛在價值的更好發揮。
(4)打造科學數字礦山。通過將各類傳感器、紅外裝置等安裝在礦山巷道、采掘面、運輸車輛等部位,傳感器、紅外裝置等設備會第一時間采集來一些關鍵的信息,之后對信息進行及時的反饋,之后礦山管理中心會得到這部分信息,得到數字化礦山,是從地下到地上的,為后期的一系列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
(5)有序地“開采”地質大數據奉獻更多的金礦。充分地利用正在從海量走向大數據的地質領域數據,結合礦產資源評價、預測、勘探、開采等需求,采用云計算等數據挖掘方法進行分析,找出有價值的知識與規律,為赤峰柴礦開展的找礦突破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
通過建立對外的“公有云”、內部管理的“私有云”、黃金礦山行業的“行業云”,采購相應的軟件、硬件設備,搭建規劃更大適合于全集團地質管理領域應用的云存儲、云計算平臺,進行示范和推廣使用,將進一步推動山東黃金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