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俄羅斯首條完全由私人投資的高速公路獲得建造批準,最終將連結中國西部和西歐。俄羅斯專家稱,俄此舉將有助于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俄羅斯《生意人報》10日報道稱,該項目本周獲得俄總理梅德韋杰夫的批準。這條“歐洲-中國西部”國際交通走廊公路從中國西部新疆起,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進入西歐,計劃于2024年建成,其規模可與建設蘇伊士運河相提并論,將吸引俄羅斯和中國的投資者參與。目前從上海運往漢堡的貨物走海路需要35-50天,鐵路需15-25天,空運需2-5天。而通過這條“新絲綢之路”框架內的公路運輸時間為9-11天。有俄專家指出,這條公路建設有助于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報道稱,“歐洲-中國西部”國際交通走廊俄羅斯段目前有兩條處于設計階段的公路:“子午線”高速公路完全由私人投資,另一條公路則由俄羅斯國家參與出資“子午線”高速公路的設計全長近2000公里,項目造價近6000億盧布(約合600億元人民幣)。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道稱,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主席曼凱維奇表示,該項目應該能夠與“一帶一路”倡議融合,有助于發展俄中貿易,目前俄羅斯與新疆的貿易額約為20億美元,開通這一公路后將在3至5年內達到70到80億美元。
俄“商業與物流”國際咨詢中心經理福米喬娃此前表示,在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框架下,俄羅斯正在建設統一的交通基礎設施。俄規劃的“濱海-1”號與“濱海-2”號運輸走廊連結俄羅斯與中國北部、南部地區,以及上海和寧波等港口。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烏亞納耶夫也認為,“一帶一路”框架內發展交通線將幫助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和其他地區崛起,特別是伏爾加河中下游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