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邱國萍 王滿庭

[摘要] 目的 分析嗎替麥考酚酯聯合激素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環磷酰胺、潑尼松,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嗎替麥考酚酯、潑尼松。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及尿量變化情況、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0%,低于研究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血肌酐、白蛋白、總蛋白、24 h尿蛋白檢測值及尿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肌酐、24 h尿蛋白檢測值較之前下降幅度以及白蛋白、總蛋白檢測值及尿量較治療前提高幅度均優于對照組,組間、組內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期間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嗎替麥考酚酯、激素聯合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有效性、安全性均較優,值得臨床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激素;嗎替麥考酚酯;血管炎性IgA腎病
[中圖分類號] R692.3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4-00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combined with horm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asculitic IgA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vasculitic IgA nephropath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June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yclophosphamide and prednison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as added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prednisone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the relate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urine volum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drug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9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value of the serum creatinine, albumin, total protein and 24 h urine protein, and urine volume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declining degree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24 h urine protein level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albumin, total protein detection value and urine volu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ata between and within groups(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hormone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itic IgA nephropathy is effective and saf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Hormone; Mycophenolate mofetil; Vasculitic IgA nephropathy
血管炎性IgA腎病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腎內科疾病之一[1],現階段臨床用于治療此病的可選擇性方案較多,如環磷酰胺+激素、嗎替麥考酚酯+激素等,但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如何取舍用藥方案仍存一定爭議[2]。基于此,本文將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分組研究明確嗎替麥考酚酯、激素聯合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的實際臨床價值,以期為提高此類患者療效及預后提供可靠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中男9例,女11例,年齡28~62歲,平均(45.5±1.2)歲,病程5~35月,平均(20.5±1.2)月;研究組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21~69歲,平均(45.5±1.5)歲,病程8~42個月,平均(25.5±1.1)個月。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均為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患者除本病外不患有重大精神類疾病,如精神病等;患者自愿參與;(2)排除標準:非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不愿參與本次調查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均予以臨床常規治療,如降尿蛋白、抗凝、控制血壓及其他對癥處理措施。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環磷酰胺、潑尼松,其中環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2022673)每次靜脈滴注0.4 g、每隔1天給藥1次,潑尼松[奧森(許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1232]每日給藥1次、每次給藥0.5 mg/kg,連續服藥30 d后降低給藥劑量,即每7天降低5~10 mg。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嗎替麥考酚酯、潑尼松,其中潑尼松給藥方法、藥物來源均同對照組,嗎替麥考酚酯[制藥(華北)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380]每日給藥1次、每次劑量1.5 g,用藥6個月后每次給藥劑量降至1.0 g,給藥頻率同上,再次連續用藥6個月后每次給藥劑量下降至0.5 g,給藥頻率同上。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記錄兩組治療完全緩解、顯效、有效、無效及總有效等情況,其中總有效率為完全緩解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②臨床指標: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血肌酐、白蛋白、總蛋白、尿量、24 h尿蛋白等指標變化情況,即治療前1 d、治療結束后1 d清晨均于空腹抽取患者靜脈血液,利用生化分析儀完成血肌酐、白蛋白、總蛋白、24 h尿蛋白等指標檢測,尿量為患者自行統計(需借助尿壺、量杯等工具);③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治療期間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白細胞計數減少、胃腸道反應等。
1.4 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中相關標準判斷兩組腎病患者臨床療效,具體如下:①完全緩解:經治療后各項癥狀、體征均消失,24 h尿蛋白量下降至200 mg及以下,其他相關指標恢復正常范圍;②顯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顯著改善,24 h尿蛋白量下降至1000 mg及以下,其他相關指標檢測值較之前有所改善;③有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改善,24 h尿蛋白量下降至3000 mg及以下,其他相關指標檢測值較之前好轉;④無效:經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改善甚至加重,24 h尿蛋白量檢測值仍高于3000 mg,其他相關指標檢測值較之前未改善,甚至惡化。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0%,顯著低于研究組的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生化指標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肌酐、白蛋白、總蛋白、24 h尿蛋白檢測值及尿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肌酐、24 h尿蛋白檢測值均較之前顯著下降,兩組治療后白蛋白、總蛋白檢測值及尿量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研究組治療前后上述指標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組間(兩組治療后)、組內(各組治療前后)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經上述對應用藥方案治療期間,各項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血管炎性IgA腎病屬于自身免疫系統性疾病[3],具有發展速度快、病發率高特點[4],但其具體發病機制臨床尚未明確,分析可能與環境、免疫系統、遺傳系統等因素相關[5]。研究表明[6],血管炎性IgA腎病發病后主要病理表現為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外增生,由于個體差異客觀存在,部分患者還可存在其他病理變化,如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壞死、炎性細胞浸潤、單核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聚集、浸潤于間質區、腎小球新月體形成等情況。現階段大量研究資料顯示[7],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在患病后,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將導致病情持續性進展(惡化),甚至發生腎衰竭及死亡等嚴重后果,嚴重威脅患者生存質量、生命安全。
激素+環磷酰胺是既往臨床用于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的首選方案[8],具相關資料統計認為此類患者經此方案治療總有效率在60%左右[9]。但應注意的是,由于環磷酰胺是一種細胞毒性藥物[10],激素+環磷酰胺在實際應用中將導致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具有較高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疾病復發率[11-17],長期生存率也并不理想。
嗎替麥考酚酯屬于一種新型抑制免疫類藥物,給藥后能夠經酶作用下產生降解并生成麥考酚酸(具有生物活性)[12],后者能夠對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產生選擇性作用,使鳥嘌呤核苷酸合成過程發生阻斷,T細胞、B細胞增殖均得到顯著下降,人體內抗體形成、黏附分子表達隨之降低[13]。目前已有研究認為[14-15],將嗎替麥考酚酯、激素聯合應用于血管炎性IgA腎病治療過程中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雖然部分學者認為此方案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爭議,但多項研究證實在實際用藥中嚴格控制嗎替麥考酚酯用量則可在確保臨床安全性的基礎上獲得更優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證實,經嗎替麥考酚酯+激素治療的研究組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優于經環磷酰胺+激素治療的對照組,而治療后研究組多項臨床治療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也從側面證實了嗎替麥考酚酯+激素用藥方案的效果,此結論與王麗紅等[1]研究結果相符。此外,本文針對兩種不同方案應用安全性分析結果顯示,兩組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分別經嗎替麥考酚酯+激素、環磷酰胺+激素治療期間,各組各項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并無顯著差異,提示兩種方案用于血管炎性IgA腎病治療安全性均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嗎替麥考酚酯、激素聯合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為理想,值得今后在實際工作中參考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麗紅,陳彤,李薇,等. 嗎替麥考酚酯聯合激素治療血管炎性IgA腎病患者的效果及對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的影響[J]. 疑難病雜志,2016,15(11):1143-1146.
[2] 孫傳興. 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215-219.
[3] 馬晶晶,劉彧. 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治療肉芽腫性多血管炎一例[J]. 臨床內科雜志,2018, 56(1):65-66.
[4] 劉艷敏,李澤光. 四妙通脈湯加減治療免疫性血管炎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5):145-147.
[5] 黃磊,謝向良,柯麗萍,等.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9例臨床分析[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7, 38(4):482-485.
[6] 歐陽楚君. 不同方案治療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相關性血管炎腎損害療效分析[J]. 中國醫學工程,2016,88(1):110-112.
[7] 孫靜,宋玟琳,梁勁松. 探討激素聯合環磷酰胺(CTX)對ANCA相關性血管炎(AAV)合并腎損害患者的治療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4):91-92.
[8] 李杰,唐怡,茍慎菊. 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方案治療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相關小血管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1):43-45.
[9] 高懿卓,郭曉雪,范晶晶,等. 糖皮質激素治療嗜酸細胞肉芽腫性多血管炎的近期與遠期療效分析[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10):888-892.
[10] 喬振濤,馬秀現,周雅麗,等.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及IgA腎病一例[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16,34(6):367-368.
[11] 周悅玲,蔣更如. IgA腎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臨床預測的研究現狀[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2):296-301.
[12] 夏金金,倫龍威,劉旭生,等. 不同體質脾腎氣虛型IgA腎病患者腎臟臨床病理相關性分析[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17(1):31-33.
[13] 楊有芹,常曉東,程茂麗,等. 來氟米特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進展性IgA腎病的療效及對VCAM-1水平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1):2134-2137.
[14] 李劉生,趙明明,張昱. 張昱基于“虛-風-瘀-毒”復雜病機網絡診治IgA腎病的經驗[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4):450-455.
[15] 孫啟昌,趙洪雯,李麗娜,等. 小劑量他克莫司聯合糖皮質激素對中等量蛋白尿IgA腎病的臨床療效回顧[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7,39(5):481-486.
[16] 時蔡林. 來氟米特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進展性IgA腎病的效果及對VCAM-1水平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1):80-82.
[17] 包紅梅,郭文崗,任稹,等. 他克莫司聯合激素治療原發性IgA腎病伴輕中度腎功能損傷的療效觀察[J]. 醫學綜述,2016,22(14):2884-2887.
(收稿日期: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