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8年,全國各級關工委發動五老骨干組成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宣講活動24.8萬場次。
講臺上的陳植源
湘潭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也是羅亦農、彭德懷、黃公略、陳賡、譚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鄉,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紅色資源極為豐富。今年以來,市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宣講團團長陳植源圍繞“騰飛中國、輝煌70年”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愛國主義宣講8場次,受教育的青少年和青年職工達3000多人。在宣講中,陳植源以“愛國”“奮斗”為主題,形象生動地講述湘潭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故事,激發了青少年學生濃濃的愛國情懷。
在“騰飛中國、輝煌70年”主題教育活動中,市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宣講團充分利用湘潭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優勢,講中國共產黨解放中華民族的革命歷程和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講國家的發展史和革命先烈的愛黨之情、報國之志,講革命先輩幾十年來為黨和國家事業奮斗的經歷,增強了紅色教育的感染力、說服力。市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宣講團采取老中青少相結合的方式,使隊伍更加穩定并逐步壯大,隊伍中有講紅色教育的、有講黨史國史的、有講家庭教育的、有講法治教育的、有講心理健康教育的,等等。2015以來,市關工委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宣講團已累計開展了200余場次豐富多彩、有聲有色的宣講,受教育的青少年近10萬人。
(吳桂林)
國旗不離手,宣講國旗知識不離口的余俊
余俊,年近80歲的老黨員,江西省都昌縣關工委五老報告團宣講員。他愛黨忠貞不渝,愛國刻骨銘心。15年來,國旗不離手,國旗的宣講不離口;走到哪,國旗帶到哪,國旗的故事講到哪。今年5月12日,是都昌縣解放70周年。余俊手拿國旗,來到都昌鎮中心小學。余俊深情對同學們說:“五星紅旗來之不易,是在黨的領導下,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愛黨、愛國,讓紅色基因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血脈?!?/p>
江西省都昌縣關工委五老報告團自2004年成立以來,共撰寫報告宣講稿36篇,約12萬字,報告宣講700余場,受教育中小學生30萬人次。五老報告團面對廣大中小學校學生,用身邊的故事打動青少年的心靈。他們用圖片展版宣講“上好知榮明恥第一課”,用韻文朗誦《中華好家風》,用地方民間曲藝“都昌鼓書”說唱《一時沖動 千古遺恨》,用對口劇宣講《媽媽的悔恨》,用朗讀訴說《不能忘記的家恨國仇》,等等。每場報告宣講,學生和老師都聽得入神,入腦,入心。許多聽了宣講的老師紛紛表示:學生受教育,我們當老師的也被感染了。
(詹玉新)
在課堂上,張淑琴給學生們講沂蒙精神
臨沂是沂蒙精神、紅嫂精神的發源地。2018年3月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臨沂北城小學校長、關工委主任張淑琴就“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的話題進行了發言?!懊鎸γ骜雎牽倳浿匾v話,是我最激動和難忘的?!被氐脚R沂后,她專門組織老師編寫了《沂蒙文化》《紅色文化》兩本校本教材,供學生閱讀和使用。她還引導學生們唱紅色歌曲、講英雄故事、看紅色電影、寫紅色影評。同時,學校通過演講比賽、舞臺劇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讓紅色文化真正融入課堂。
在臨沂,像張淑琴這樣的宣講者還有很多。不少區縣成立五老講師團進行沂蒙精神的宣講。如費縣關工委講師團成員達160多人,開展宣講活動210余場,參與活動的青少年4.6萬人次。2019年,市關工委以“騰飛中國、輝煌70年”為主題組建了以老戰士、老教師等五老志愿者為主體的黨史國史教育宣講團。截至目前,全市動員3600余名五老,深入學校、社區、企業等宣講2807場,受教育青少年190余萬人。其中,90多歲的臨沂三小的李澤均老師、臨沂一小的陳士鈞老師等五老,發揚沂蒙精神,用余熱成就了甜蜜的事業,也讓紅嫂故鄉“紅”了起來。
(孟德成 倪振偉)
快樂講師楊開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黨史
98年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莊嚴誕生。南湖,由此成為紅船精神的發源地。在紅船的故鄉嘉興市秀洲區有一支傳承紅船精神的關工委快樂講師團,其成員楊開顏的故事在秀洲家喻戶曉。退休12年來,楊開顏根植南湖畔,心向紅船,宣講黨課團課、少先隊課、形勢政策,發揮正能量、傳遞正能量。
關工委快樂講師團成立以來,以“愿做春蠶吐盡絲,甘為紅燭照后人”的精神為宗旨,教育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每年,講師團都要形成宣講“菜單”,講師團的講師根據學校和不同教育活動的需要,單獨備課,做到“有求必應”。不少講師說:“我們不當‘花瓶’,我們要當勇立潮頭的弄潮兒?!蔽謇现鲃映鰮?,上門聯系宣講,就像“春蠶”那樣,“吐絲”不懈。學期中,主動與結對學校聯系宣講;寒暑假,主動與結對社區、村的假日學校聯系辦班事宜。“擁有快樂、傳遞快樂”一直是快樂講師團的優秀品質,他們把快樂傳遞給青少年,用自己的激情點燃青少年理想的火炬。
(倪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