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宏 王芳
近幾年,福建省作為革命老區和中央蘇區,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了巨大的潛能,經濟社會發展在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更加凸顯了全國發展大局中福建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過去的五年里,全省生產總值從接近2萬億元到突破3萬2千億元,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前十;人均生產總值從5.3萬元增加到8.2萬元,2016年上升至全國第6位。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32298.2億元,增長8.1%。
在未來的較長時期內,我省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為了保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繼續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深化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別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等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加強和改善民生。因此,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真正做到經濟發展高質量,是建設新福建的核心任務。為了推動經濟發展階段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圍繞“產業優”,保證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全面推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標準化戰略,進一步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質量提升行動,通過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先進制造業大省和質量強省的建設工作。
在經濟發展進程中,特別是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資源配置的重要樞紐,金融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省的金融業一方面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規模持續增大,金融改革持續演進,閩臺金融合作取得積極成果,金融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良多。另一方面,民間集融資在一個時期內管控不夠,出現失序現象。在新福建的建設過程中,金融服務功能要更加顯著。要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導向,實現金融與經濟良性互動,積極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增加直接融資比例,進一步開發保險的保障功能。要切實防范并消解金融風險,強化地方金融議事協調機構和金融監管體系的功能,推進金融業綜合協調和監管,努力維護金融和經濟穩定。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努力推廣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不斷優化金融體系,大力改進金融服務,有效利用境內外的資源和市場,真正實現區域經濟和金融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早期的古典經濟學時期,經濟和金融發展的關系就已經引起了經濟學家的關注。開始,他們認為實體經濟增長中金融發展所發揮的作用并不突出。按照薩伊定律,貨幣就如同一層面紗覆蓋在實物經濟上,貨幣與經濟是分離的,貨幣的存在對實物買賣之間的恒等關系并不能產生影響。
維克賽爾首先挑戰了此前經濟學家奉為真理的“貨幣面紗”論,創造性的融合了貨幣分析與實際分析。他發現,貨幣并非實體經濟的面紗,它對后者能發揮實質性的作用。貨幣運動造成利率變化結果的傳導會間接影響實體經濟,所有貨幣名義價值理論都包含了貨幣數量變化、利率和價格水平之間的緊密關系。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開創的新理論體系打破了新古典經濟學派的樊籬,把貨幣金融理論和經濟理論整合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使貨幣金融因素在經濟理論體系中占據獨特的地位。貨幣金融和經濟理論不再被割裂開來,貨幣金融問題成為經濟學家的研究中長期熱點。1969年,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發表《金融結構與發展》,首次詳盡的闡釋了金融結構的性質、特點、構成和作用,并建立了一系列數量指標來深入討論金融結構的演變,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逐一探討各國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我國古代和近現代經濟發展也是非常重視金融體制和金融政策的杠桿影響,西漢的《鹽鐵論》等理論著作至今仍影響頗深;新中國建立后的幣制改革,以及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堪稱現代金融史上的奇跡。
在現代金融理論中,存貸款比率是金融機構用來考察流動性風險的指標之一,能夠較為準確地衡量金融機構把存款轉化為貸款、增加盈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和經營效率。我們選取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值作為衡量金融效率的指標,以LR表示;地區生產總值是考察經濟增長的合適指標,用地區生產總值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以GDP表示。因此,利用福建省1980—2016年間的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值(LR)和地區生產總值(GDP),可以考察區域經濟增長中金融效率的影響。
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克服了傳統計量經濟學在研究經濟數據中的某些局限,比如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方法,針對經濟時間序列經常呈現不平穩性的特點,可以更有效地抓住非平穩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果兩個或多個非平穩時間序列能夠建立平穩的線性組合,那么就說明這些非平穩時間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而且誤差修正模型可以在變量之間構建長期均衡關系。
經濟學的實證研究經驗告訴我們,經濟活動中的時間序列絕大多數呈現出非平穩的特征,這對于通過分析變量的歷史信息來破解其整體上的隨機性提高了難度。為了用協整方法更準確考察金融效率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首先需要弄清楚這兩個變量的平穩性。單位根檢驗是檢驗變量平穩性的標準方法,一般采用ADF檢驗法。使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6對LR和GDP進行檢驗。
雖然存貸款比率和地區生產總值這兩個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不能直接進行回歸分析,但是它們的線性組合卻提供了這個難題的解決之道。協整檢驗能夠經過摸索兩個非平穩變量的線性組合是否平穩,深入探究兩者在長期中的均衡關系。
協整檢驗方法發現,兩個變量是否協整可以按照回歸方程殘差的單位根檢驗作出判斷。如果兩個變量是協整的,那么它們之間就能構建穩定的均衡關系。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6,對地區生產總值和存貸款比率構建回歸方程。
通過對福建省1980—2016年間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存貸款比率的關系進行協整檢驗,發現福建省的經濟增長和金融效率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我省要秉承新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呈現出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加速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切實做到經濟發展高質量。因此,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發展新路徑,奪取發展主動權,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將是建設新福建的關鍵步驟。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離不開金融業提供的有力支撐和保障。除了要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功能金融組織體系,加緊培育和發展金融市場體系,更要把金融機構本身效率的提高作為重要抓手。
首先,通過金融市場的制度建設,積極完善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使得金融市場更加規范,效率才能提高。堅決貫徹國家金融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高起點制訂我省地方金融市場和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綱要,研究制定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的地方金融產業支持政策,有效促進地方金融政策的改革創新。
其次,全面推進資本市場發展,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對技術創新的支持。一個健康有效的資本市場才能為經濟發展帶來急需的長期資金,豐富金融產品,扭轉以往的金融產品匱乏、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的局面,為不同的需求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建立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合作的有效機制,鼓勵和幫助科技型企業探討規劃上市路線圖,努力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或場外交易市場掛牌,募集發展資金,提升企業資本實力,促進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