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 ? 通過調控化肥投入,探索油菜輕簡化種植優化高產施肥技術。本文設置了5個直播油菜不同施肥運籌處理,研究在油菜苗期、越冬期、薹期等關鍵需肥期不等次數追施不等比例肥料對油菜性狀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數的增加,油菜產量隨之提高。其中,以施純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苗肥48.7 kg/hm2、越冬肥40.6 kg/hm2、薹肥48.7 kg/hm2)、P2O5 87.75 kg/hm2(基施)、K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處理籽粒產量最高,達2 931.31 kg/hm2,較習慣施肥(施純N 195.00 kg/hm2、P2O5 56.25 kg/hm2、K2O 56.25 kg/hm2)處理增產45.95%;施純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越冬肥69.0 kg/hm2、薹肥69.0 kg/hm2)、P2O5 87.75 kg/hm2(基施)、K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處理產量也處于較高水平,但這2個處理植株貪青、倒伏,不利于機械收獲,投入成本大;純N 148.50 kg/hm2、P2O5 87.75 kg/hm2、K2O 67.50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較習慣施肥增產2.95%,植株成熟一致,利于機械收獲,適宜輕簡化栽培肥料運籌。
關鍵詞? ? 油菜;直播;優化施肥;機收;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65.4;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1-0012-02
安徽省位于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油菜主產區[1]。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留守農村的勞動力已逐漸薄弱,免耕、直播、機收等輕簡化種植面積逐漸增加[2]。近年來,小麥赤霉病高發,產量及價格不盡如人意,秋種油菜播種面積逐漸增加。肥西縣位于安徽省中部,油菜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直播技術應用范圍較廣。
為探索輕簡化條件下油菜優化高產施肥技術,在肥西縣開展油菜直播機收優化施肥田間試驗,以期為油菜直播高產種植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肥西縣高店鄉高店社區,試驗地塊平坦、肥力均勻,為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前茬種植水稻,產量8 400 kg/hm2。土壤肥力中等,耕層厚度17 cm,質地為中壤,理化性狀為pH值6.1、有機質18.29 g/kg、全氮1.01 g/kg、有效磷11.40 mg/kg、速效鉀131.00 mg/kg、有效硼0.85 mg/kg。
1.2? ? 試驗材料
供試油菜品種:豐樂油8號(半冬性甘藍型雜交種,株型較緊湊),為當地普遍種植的雙低油菜品種。
供試肥料:45%復混肥(15-15-15)、尿素(含純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2%)、氯化鉀(含K2O 60%)、硼肥(含B 11%)。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具體各處理施肥情況見表1。每小區面積200 m2(29 m×6.9 m),不設重復,四周設保護行,三溝配套。各處理基施硼砂15 kg/hm2,現蕾、初花期再噴施優質硼肥2~3次。
1.4? ? 試驗實施
嚴格按試驗方案執行操作,除各小區處理肥料運籌不同外,其他耕作、管理措施一致。其中,處理1(CK)采用當地農民施肥習慣選擇45%復混肥(15-15-15)作基肥,選擇尿素填補氮肥基肥用量;其他處理選用單質肥料。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育期
各生育期調查標準是以各小區內植株達到50%上為記載期。由表2可知,各處理播種日期相同,至越冬期表現一致;除處理1(CK,習慣施肥)、2外,蕾薹期開始表現不一,處理3、4、5隨施肥量增加生育進程表現為滯后。
2.2? ? 植株性狀
由表3可知,處理1(CK,習慣施肥)植株分枝部位最高,單株第1次有效分枝數最少,單位面積株數最少;處理5株高最高,單株第1次有效分枝數最多,單位面積株數最多。處理4有10%的面積倒伏,處理5傾斜但未倒伏,均表現為貪青。
2.3? ? 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
由表4可知,處理5產量最高,各產量因素都處于較高水平高,較處理1(CK,習慣施肥)增產922.95 kg/hm2,增幅為45.95%;與處理4相比,處理5增產8.97%,主要是增加了株數和單株角果數;與處理1相比,處理2在減肥條件下,產量仍略有增加,增幅2.95%。
3? ?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油菜直播機收施純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苗肥48.7 kg/hm2、越冬肥40.6 kg/hm2、薹肥48.7 kg/hm2)、P2O5 87.75 kg/hm2、K2O 135.00 kg/hm2處理產量最高,較習慣施肥(施純N 195.00 kg/hm2、P2O5 56.25 kg/hm2、K2O 56.25 kg/hm2)增產45.95%,較施純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越冬肥69.0 kg/hm2、薹肥69.0 kg/hm2)、P2O5 87.75 kg/hm2、K2O 135.00 kg/hm2處理增產8.97%,增產效果顯著。說明在肥料合理運籌下,分次施肥利于促進植株健壯、分枝增多、角果和角粒數增加,提高產量[3];但成熟期易倒伏,不利于機械操作,且肥料投入量過大,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4-6]。施純N 148.50 kg/hm2、P2O5 87.75 kg/hm2、K2O 67.50 kg/hm2處理在減少氮肥用量的條件下,植株一致成熟,株型較緊湊,無倒伏,較習慣施肥增產2.95%,適宜輕簡化栽培。
在輕簡化種植模式下,建議油菜種植應施用具有在生育期分期釋放養分的控釋肥料[7-8],一次基施既滿足養分需求,又減少勞動成本,還具有增產潛力[9-10]。
4? ? 參考文獻
[1] 魯劍巍,任濤,叢日環,等.我國油菜施肥狀況及施肥技術研究展望[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8,40(5):712-720.
[2] 韓上,武際,胡現榮,等.安徽省不同區域油菜對氮肥一次性施用方式的響應[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8(2):82-88.
[3] 李銀水,魯劍巍,廖星,等.氮肥用量對油菜產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1,33(4):379-383.
[4] 鄭偉,葉川,陳明,等.不同肥料運籌對稻田套播油菜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4,28(6):593-596.
[5] 譚永強,胡立勇,余華強,等.肥料運籌對不同熟期品種油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5):97-99.
[6] 王繼明,宋海星,張玲,等.肥料運籌方式對冬油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土壤,2012,44(2):232-236.
[7] 梁琪,周慧,熊光明,等.甘藍型雜交油菜氮磷鉀配比肥效試驗初報[J].耕作與栽培,2018(4):34-35.
[8] 杜旭光,張秀萍,張蘭新,等.長效緩釋型油菜配方肥對比試驗[J].基層農技推廣,2017,5(7):28-29.
[9] 瞿利英,屈發科,史莉娜,等.油菜配方緩釋肥施用效果初報[J].陜西農業科學,2017,63(3):11-13.
[10] 董云松,余紹偉,李根澤,等.緩釋肥對煙后移栽油菜化肥利用效率和產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6,29(10):241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