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瑛
2019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暨優秀民族歌劇展演開幕
3月2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暨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在京開幕。展演將持續到31日。其間,來自“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和“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的20部優秀作品將在北京各大劇場演出39場。據悉,本次展演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革命歷史題材和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先進人物(集體)題材劇目占一半以上,勾勒出“沂蒙山”“太行山”“松毛嶺”等代表性革命老區一幅幅戰火紛飛下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場景:展示“四有”書記谷文昌、“時代楷模”李保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毛豐美、全國道德模范高德榮、草原英雄小姐妹、烏蘭牧騎等一個個先進人物(集體)形象。此外,根據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秦腔《王貴與李香香》、民族歌劇《塵埃落定》《平凡的世界》等,從多視角重現了社會變遷過程中普通民眾的生活變化。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命運》作為開幕劇目進行了演出。
中匈聯合制作輕歌劇(《微笑王國》驚艷布達佩斯
當地時間2月1日,由上海歌劇院與布達佩斯大藝術宮聯合制作的輕歌劇《微笑王國》在布達佩斯大藝術宮登臺。作為“2019匈牙利中國春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該劇此次由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執棒連演兩晚。時值中匈建交70周年,這部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作品由兩國藝術家全新制作,先后在中國、匈牙利上演,是兩國探索藝術合作模式不斷深化的體現,也為今后更多藝術交流與合作創造了良好開端。近年來,通過與國際一流藝術家和團隊合作,上海歌劇院完成了不少經典作品的全新制作,如《阿蒂拉》《納布科》《漂泊的荷蘭人》等。這種“聯合制作”模式,改變了過去單向地將國際團隊“請進來”的做法,給樂團的演奏水平、合唱團的演唱水平,以及整支主創團隊駕馭不同語種大型作品的能力,帶來了一定提升,也獲得海外藝術家贊賞。繼去年夏天在愛沙尼亞薩雷馬歌劇節取得成功后,上海歌劇院又一次將中國歌劇藝術、上海文化品牌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比于6年前歌劇《阿蒂拉》與上海歌劇院的初次合作,布達佩斯大藝術宮首席執行官、《微笑王國》導演喬鮑凱爾感慨,作為中國最早致力于西方古典歌劇的藝術院團,上海歌劇院近年在劇目創排和積累上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也為搭建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發揮著更加積極的作用。
歌劇《湯顯祖》世界巡演首站登陸澳大利亞
由上海音樂學院打造的原創歌劇《湯顯祖》,將以音樂會版舉行世界巡演,首站將于今年4月登陸澳大利亞,在墨爾本演奏中心和悉尼歌劇院與當地觀眾見面。原創歌劇《湯顯祖》首演于2017年中國國家大劇院,并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匈牙利歐洲青年歌劇節演出。經過不斷精心打磨,2018年12月原創歌劇·音樂劇場《夢臨湯顯祖》在中國臺灣巡演。此次澳大利亞巡演前,劇組又在音樂創作、戲劇、舞美等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上海音樂學院組織了近150人的龐大演出團隊,力求將最好的演出效果帶給澳大利亞觀眾。原創歌劇《湯顯祖》精選湯顯祖一生幾段重要的經歷,巧妙植入他的“臨川四夢”的內容素材和創作心路,全面而精準地再現其不尋常的一生。在臺詞和唱詞中,該劇將古典詩詞和現代語匯有機結合,穿插中國古代戲曲唱腔,體現湯顯祖劇作的文學語言之美和中國古典文學審美境界。該劇運用西方歌劇演繹框架的同時,在戲劇、音樂和舞美設計、表演等方面都強化了中國民族文化元素的運用。在音樂表現上,該劇將中國戲曲音調和民間小調與當代國際音樂語境相結合,還運用不少中國戲曲(昆曲、采茶調、淮揚戲和婺劇等)音調和民間小調,并在樂隊中增加了一些中國民族樂器(曲笛、笙、嗩吶、琵琶、二胡和古箏)。
廣州大劇院迎來“歌劇之年”
廣州大劇院今年迎來了“歌劇之年”。在1月25日舉行的演出推介會上,院方公布了新年各類演出的排期,其中《弄臣》《唐璜》等四部世界經典歌劇將于年中陸續登場。意大利熱那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威尼斯鳳凰歌劇院、中國國家大劇院、法國波爾多大劇院,將帶來《弄臣》《假面舞會》《長征》《唐璜》等經典之作。5月初,歌劇《弄臣》將與觀眾見面,此次將《弄臣》帶到廣州的,是來自歌劇之鄉意大利的熱那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緊隨其后并與之交替登場的是威爾第創作成熟時期的成功作品《假面舞會》,演繹這部經典作品的是意大利威尼斯鳳凰劇院:7月初,莫扎特的經典歌劇《唐璜》將作為新一屆廣州藝術節的壓軸演出登場,這個版本的《唐璜》由勞倫·拉法格爾執導,通過對經典歌劇的現代演繹,使《唐璜》煥發出全新的生機。除了西方經典歌劇,廣州大劇院還重磅迎來原創中國史詩歌劇《長征》,5月末6月初將首次登陸廣州。
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在獅城上演
作為今年新加坡“春城洋溢華夏情暨歡樂春節”活動的第一場演出,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的現代民族歌劇《林微因》1月25日晚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上演。開場第一幕就以強烈的戲劇沖突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該劇以倒敘方式,講述了林微因作為中國著名建筑家和詩人傳奇的一生,其中既有她歷經艱辛在五臺山找到建于唐代的佛光寺的情節,也有她的戀情故事。劇中林徽因的詩作《蓮燈》《誰愛這不息的變幻》均被譜成詠嘆調,加上當年林微因設立的文藝沙龍的環節設計,引申出對于真相、理想、永恒、生命的意義的探究。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團長田彥在演出前表示,歌劇團一直致力于傳承并創新中國歌劇藝術,他們既創作了民族題材的歌劇和傳統戲曲作品,也制作了不少現代歌劇,在傳承中力求新意和突破。《林徽因》2016年與觀眾見面,迄今已經在中國演出了40場,深受歡迎。此次是中國歌劇舞劇院首次在海外上演歌劇,共有80名演職人員參與。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3月展開訪華巡演
歷史悠久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與音樂總監弗朗茨-韋爾澤一默斯特日前宣布,將于3月展開其第19次國際巡演的旅程,造訪7個城市,舉行11場音樂會。據悉,此次巡演曲目共四部宏大的管弦樂作品,分別是兩首19世紀經典與兩首20世紀杰作: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由鋼琴家丹尼爾·特里弗諾夫擔任獨奏: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理查德施特勞斯交響詩《英雄生涯》與普羅科菲耶夫令人遐思的第三交響曲。此次巡演是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第101個樂季兼樂團與總監攜手合作的第17個年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是樂團與韋爾澤一默斯特第19次國際巡演、第3次亞洲巡演、也是雙方首次聯手展開中國之旅。樂團將首次亮相澳門、深圳、武漢與南京,及重返北京、上海與臺北。“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差不多每一年都有巡演項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行政總監安德里·格林米耶說。“身為俄亥俄州與克利夫蘭的標志,我們深感自豪。從藝術與拓展觀眾的角度來說,巡演是我們樂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