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宏
摘 要:繼電保護工作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性運行具有重要作用,而繼電保護檢修工作內容廣泛,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存在很多危險因素。尤其是CT二次回路的檢修作業,容易由于人為因素而引發事故,因此,對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的檢修作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并尋求相應的應對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繼電保護 二次回路 作業風險
中圖分類號:TM63;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4(c)-0052-02
作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三道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繼電保護二次回路肩負著保衛電網和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職責。近年來,電網不斷發展,大容量機組、超高壓以及特高壓設備的不斷投運,使得配套的繼電保護原理也日趨復雜,同時CT二次回路接線也多樣化。雖然管理工作逐漸規范,保護的配置也更加完善,保護動作的正確率非常高,但繼電保護檢修作業現場由于設備的缺陷或者人為因素引發的CT二次回路的事故事件依然時有發生。因此,充分分析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檢修作業存在的風險,從技術控制措施和管理控制措施兩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對提高繼電保護檢修水平,避免人為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1 常見的電流回路風險
繼電保護系統檢修作業中,交流線路的CT二次回路工作較多,也較容易發生人為責任事件。以交流線路CT回路為例,交流線路CT二次回路一般采用的是和電流接線方式,見圖1所示。一般來說,交流線路電流會在保護屏的端子排上進行和電流,并在保護屏進行一點接地。
由于和電流的接線方式,CT二次回路上工作容易因為誤接線或者電流回路絕緣老化造成電流二次回路中出現兩點接地的情況發生。當兩個接地電距離比較遠,他們之間的電位差就會比較大,這個電位差就會在各相通道上形成二次電流,以致引發保護誤動作事件。
2017年11月10日某變電站開展5052開關、5053開關的CT現場校驗工作時,作業人員拆除非測試繞組的電流回路,但沒有對裸露的線頭做好絕緣包扎,接地良好的端子箱活動門在風吹的作用下與拆除回路接觸,導致500kV的線路主一保護CT回路出現兩點接地,主一保護零序反時限過流動作,三相跳閘,如圖2所示。
同時,CT二次回路上的停電作業存在誤動運行設備風險。由于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配置的數量有限制,實際應用中保護、安自和故障錄波等裝置需要采用電流回路串接方式實現對同一間隔一次設備的電流量采集,如圖1所示。此時在該CT二次回路上的任何工作,尤其是CT二次回路上的加量測試作業,將會直接影響到串接回路上的所有裝置正常運行,容易引起裝置誤動。
另外,在保護屏內作業時存在運行設備CT開路的風險。保護、安自等裝置正常運行中需實時采集各路電流回路,特別是主變、母差、備自投、穩控等設備同時接入了多個間隔電流回路,在屏內空間作業未對運行中的電流回路進行有效隔離,存在因誤碰、誤斷等操作造成CT開路,導致保護誤動、拒動或設備因CT開路引起的高壓而燒毀。
2 技術應對措施
要避免上述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的作業風險,應分別從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兩方面進行探討。對于技術控制措施,主要是開展CT二次回路作業前,應提前制定符合工作要求的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制定二次電流回路安全措施時,應先明確“CT回路是否帶電”、“CT回路是否有和電流”、“CT回路是否串接運行設備”、“CT回路接地點位置”等回路情況,辨識“能不能斷”、“在哪里斷、在哪里短、在哪里密封”、“先短后斷、先斷后短還是只斷不短”等風險,確保二次安全措施正確、完備。
現場作業人員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考慮以下技術安全措施,并特別注意二次安全措施的實施順序,防止運行電流回路開路、分流、多點接地、失去接地點、誤加入試驗電流:
(1)單一間隔設備停電,且工作設備二次電流回路有串接其他運行設備時,打開工作設備所在屏柜上的二次電流輸入、輸出回路端子連接片,短接二次電流輸出回路裝置側端子,并密封非工作側電流端子。
(2)單一間隔設備不停電,且工作設備二次電流回路有串接其他運行設備時,在二次電流輸入、輸出端子外側將同一相別分別進行跨接,通過使用鉗形電流表和查看裝置電流采樣確認電流確已可靠短接后,打開工作設備所在屏柜上的二次電流輸入、輸出回路端子連接片,短接二次電流輸出回路裝置側端子。
(3)電流互感器進行預試檢修時,為防止試驗電流誤注入運行中的保護、安自裝置,要求相應的二次電流回路須進行物理隔離,應在最靠近檢修CT的匯控箱或端子箱端子排處,打開檢修CT對應的二次電流回路端子連接片,端子連接片靠近保護側禁止短接密封。特別應注意防止和電流形式的二次電流回路多點接地或失去接地點。
(4)安自裝置、母差(失靈)保護定檢時,因一次設備處于運行狀態、二次電流回路帶電,當上述設備的二次電流回路后面無串接其他運行設備時,二次安全措施應遵循先短接后斷開的原則(在電流端子靠近CT側短接);當上述設備的二次電流回路后面有串接其他運行設備時,二次安全措施應遵循先跨接后斷開的原則。短接或跨接時,應使用專用短接線,通過鉗形電流表和查看裝置電流采樣確認電流已可靠短接或跨接后,方可打開端子連接片。
3 管理應對措施
除了在技術控制措施方面要制定詳細的現場作業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外,還需要在管理方面進行提升。包括重視現場勘察,重視作業前的風險辨識,重視建立現場標準化作業,以及科學使用作業指導書。
為保證繼電保護檢修作業環境的安全性,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做好現場環境的勘察工作。首先,作業人員需提前到作業現場開展現場勘察工作,并將現場的情況和圖紙進行核對,根據勘察結果,依據作業的危險性、復雜性和困難程度,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控制措施。
同時,在作業前應開展風險辨識?,F場作業人員對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或者突發事件進行分析,準備好應急措施。認真分析作業過程中危險因素的來源、特性、產生危險的條件,以及可能導致的風險后果,提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現場檢修作業還應實施標準化作業,嚴格規范作業行為。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檢修作業水平,既與現場作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自身素質有重要關系,又受外部的環境影響也比較大。部分作業人員在檢修作業現場有工作隨意、憑經驗工作的不良作業習慣。而實施標準化作業,規范人員作業程序,可以較好的杜絕作業過程中的隨意性, 從根源上解決了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現場檢修作業的安全防控。
最后應要求作業人員科學使用作業指導書。使用作業指導書是實施標準化作業重要手段。作業指導書可以說是繼電保護檢修作業的指導法則, 能夠很好的保證CT二次回路檢修作業的規范性,避免作業人員僅憑經驗工作的現象,確?,F場作業人員作業標準化、流程化,減少作業人員自身不規范行為引起的危險因素。
4 結語
在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檢修作業中,存在由于人員或者設備問題引起保護誤動拒動等風險,作業人員需要分別從技術控制措施以及管理控制措施進行考慮,提前制定符合工作要求的二次回路安全措施,提高繼電保護CT二次回路檢修作業水平,避免人為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 錢同海,鄧世強.作業風險評估方法在繼電保護工作中的應用[J].貴州電力技術,2013,16(10):84-87.
[2] 楊銀平,楊百戰.繼電保護現場作業安全控制管理[J].動力與電氣工程,2014,16(10):102.
[3] 郭敏.繼電保護工作危險點的查找與預控研究[J].電子制作,20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