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劉麗
摘 要:大地圖是地理信息系統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將大地圖的數據支撐應用于地理信息服務模式,不僅有助于地理信息服務業務模型的優化,更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具有深刻影響。本文在闡述大地圖特征及作用的同時,對大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關系進行分析,并指出大地圖理念下,地理信息服務模式的創新方向。以期有利于大地圖理念和地理信息服務模式的充分結合,進而實現智慧城市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大地圖 地理信息服務 數據支撐 智慧城市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4(c)-0242-02
現階段,進行智慧型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其發展中,實現城市空間結構即平面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勢在必行。基于此,人們對于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要求不斷提升,地圖應用是地理信息服務系統功能體現的基本內容,新時期,空間大數據技術的成熟使得大地圖的理念不斷深化。對于城市工作人員而言,要實現城市服務質量提升,其必須在大地圖的基礎上,實現地理信息服務模式的進一步優化,本文由此展開分析。
1 大地圖的特征及作用
1.1 大地圖的基本特征
大地圖是基于信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空間大數據應用。具體而言,大地圖將多源、多比例尺、海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并在大數據思維下進行空間現象的本質探究,實現了空間數據價值的理性回歸。應用實踐中,大地圖以計算機設備和信息技術為支撐,進行空間收集的搜集、整理、存儲、分析和應用,具有較高的專業交融性[1]。同時,以測繪的視角進行地圖管理是傳統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應用的基本形式,而在大地圖理念下,空間數據意識、智能化和自動化服務理念不斷深化,其使得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應用更加靈活、多樣。此外,大地圖理念下,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應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城市的智慧化發展,這一目標的確定極大地提升了大地圖的應用價值,為大地圖進一步深化和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
1.2 大地圖的作用體現
現階段,大地圖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不斷深入,其確保了智慧城市決策分析中數據支撐的充分、全面。從應用過程來看,大地圖作用體現在以下層面:
其一,大地圖的應用使得GIS技術突破專業用戶使用限制,實現了地圖專業技術壁壘問題的有效解決,從而確保了服務群體的不斷擴大。其二,通過大地圖綜合服務模式的引入,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精度更高、效率更強,實現了服務經費的有效控制。其三,大地圖數據應用中,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會實現用戶群體的充分尊重,并對用戶個人信息進行保密,確保了地理信息使用的安全性。其四,交融性是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應用的基本特征,其在跨行業應用、多專業交融的基礎上,實現了行業共享問題的有效解決。其五,大地圖實現了地圖測繪與大數據管理的充分結合,其為地理測繪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保證了決策的效率性、準確性。
2 大地圖與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關系
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應用以大數據為支撐;而大地圖是在空間位置的基礎上,進行動態化演變的地理信息行業大數據及大數據同樣是大地圖應用實現的基礎,兩者在屬性層級上具有一致性。
地理信息服務模型應用中,數據信息極為繁雜,并彼此關系錯綜復雜,而大地圖在數據空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支撐下,實現了這些數據的具象化表達,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直觀性,使得地理信息表達、決策更加系統。
現階段,智慧型城市的建設逐漸深入,并且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不斷成熟,其在大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最優狀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了地理信息服務管理的高效決策。從應用過程來看,數據相關、數據挖掘、數據接觸、成果行業屬性、公共服務屬性和強調發展階段是大數據應用的基本屬性,其確保了大地圖及地理信息服務的高度關聯[2]。
地理信息服務管理中,大地圖、大數據核心信息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空間、時間屬性,其在影響行業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地理信息數據實用性的不斷增強。以大地圖為支撐的地理信息服務管理為城市建設的各項決策實施創造了條件,有效的推動了我國城市的智慧化發展。
3 基于大地圖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創新應用
3.1 大地圖產品服務模式應用
大地圖及地理信息服務模式應用中,現代信息技術是其控制實現的基本支撐;其也使得互聯網思維成為大地圖產品服務模式應用的核心所在。具體而言,地圖信息集合應用中,互聯網為數據服務和地圖服務功能的實現提供了連接渠道。即在地理信息服務模式中,要實現大地圖功能的發揮,地理信息管理人員必須在互聯網思維的支撐下,進行計算機系統地圖控制平臺的建設,然后根據局地圖資源進行控制管理計劃的合理制定,并在不同用戶群體實際需求考慮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地圖產品的設計,從而迎合大眾的需求,實現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
3.2 大地圖服務內容的轉變
新時期,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人們對于地圖產品應用提出了較高的質量控制要求;并在在具體的產品服務內容上,企業出現了一定規模的轉變。社會實踐中,要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實現大地圖地理信息服務質量的提升,起就必須在服務內容上進行較為深刻的變革和優化。一方面,地圖產品應用中,用戶群體行業特征對于產品的需求類型具有深刻影響,行業不同,地圖產品的具體需求也就不同。因此,為確保地圖產品與各個行業實際需求的匹配,地理信息服務人員應注重專題圖的動態化定制,從在二維、三維等表達形式豐富的基礎上,實現行業需求的滿足。另一方面,專題圖動態定制過程中,地圖的應用領域是其定制實現的基本依據,定制實踐中,工作人員首先應對具體應用領域進行掌控,然后在專題報告生成的同時,集合具體數據進行主題應用的設計,確保地圖主題風格與地圖內容的匹配。
3.3 地理信息服務模式優化
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成為諸多行業發展的基本形態,在其影響下,實現大地圖和地理信息行業的高度融合,對于地理信息服務模式的優化和現代化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就地理信息服務模式變革過程而言,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首先,在時空序列技術的支撐下,進行不太能夠層面和節點數據的準確獲取;確保大地圖應用和地理信息服務的數據全面,從而為服務管理和決策提供有效支撐。其次,進行“大數據+傳感器+大地圖”模式的充分應用,實現前期收集信息的高效整理和分析,從信息服務過程來看,該環節的大地圖應用實現的關鍵,只有確保數據處理的規范化、精確化和實用化,才能有效的增強大地圖的角色性,從而實現數據應用質量的提升。最后,伴隨著大地圖服務的成熟,多行業數據分析的趨勢會更加強烈,其會造成地圖技術數據分析方法的轉變,從而在數據融合、關聯的基礎上,實現地理信息技術的智慧化發展。
4 結語
大地圖技術的規范與成熟對于地理信息產業具有深刻影響。實踐過程中,地理信息工作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大地圖技術應用的特征與作用,并在分析其與地理信息服務關系的同時,進行信息服務產品、內容和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確保大地圖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繼而在規范地理信息服務模式的 同時,實現智慧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曉娜,張鵬飛,呂帥,等.基于天地圖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標準現狀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5):13-15.
[2] 呂丹,龍華,趙繼東.等.基于地圖地理信息點的數據融合算法的改進[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7(5):687-692.
[3] 張慧峰,晏涵.基于MapGIS軟件設計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