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俏黎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510000)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宏觀的科學概念,表明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具有中國特色、國際視野、時代特征的偉大教育之路。
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中,也提出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全面提升高等學校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實施 “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校企深度合作示范項目”。扎實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推動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為戰略重點的區域教育發展新格局。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它所涉及的方向不僅包括廣告設計、海報設計、字體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等傳統課程,其學科范疇已經有以跨學科融合的表現趨勢。作為高校藝術教育重要學科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也開始進入新教育模式的探索過程。
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大部分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將設計思路轉變成作品。課程模式首先是以模塊化的理論知識開始講授,使學生了解課程內容的基本概念和認識,解決學生的設計思維和理念的問題。其次是進行案例講授與分析,包括案例設計的整體思路及細節分析與評價。再次是具體的設計實踐及物料制作,解決設計物料的選擇與制作工藝的方法。最后以最終作業的形式進行考評。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與教學反思,本文總結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三大問題。
從教學內容上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傳統教學設計理念是以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教師示范、學生實踐四個部分組成。這種方式看似合理,但隨著視覺行業的知識跨度不斷擴大,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比重失衡。造成了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學生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操作這一過程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即便是有案例分析和教師示范,但由于大部分教師長期不參與市場項目,已無法時實跟進設計市場的發展,學生對學習內容也只是停留在一個表面的認識,并沒有真正了解市場的需求,也很難做到融會貫通。因此,理論和實踐之間是一個不斷融合與不斷發展的過程。
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固有的教學方式,以紙本教材為主,學生進行的是行而上學式的教學體驗,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專業興趣愛好的訴求,很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創意與創新能力。從學習理論基礎知識到完成整件設計作品的實踐,從梳理思路到設計草圖,從設計草圖到最后的設計呈現,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論基礎知識就已經是一個困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又需要對整件作品進行設計制作,從設計思路、設計草圖、設計稿、制作材料到最后的成品,學生看似完成了項目設計與制作,但基本是為了完成作業任務,并沒有真正理解設計的內核,只能是基本達到大綱要求,呈現出來的作品往往創新度不足。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目的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新型視覺傳達設計復合型人才為主,以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為課程目標。首先,在現有的模式下學生容易產生一種錯覺,授課內容只有這一種設計思維模式和操作方法。學生不能意識到視覺傳達設計正在以一個全新的跨學科的姿態呈現在設計市場中。其次,大綱只要求學生擁有完成作品的基本能力。并不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研究能力。再次,以一件作品來考評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水平過于片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身素養。企業在招聘學生的時候,除了看重學生的作品與成績,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現階段由于學術體系過于單一化,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企業很難通過學生的作品選到合適的人才。綜上所述,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已成為關鍵突破點。
“Workshop”一詞最早出現在教育與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之中,由一個叫普拉特的波士頓醫生發起。而后美國著名的風景園林師勞倫斯.哈普林將“工作坊”演變為不同立場、族群的人思考、探討和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工作坊也具有參與性學習效果方面的特點,成為被大多數培訓機構所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
Workshop教學模式的理念則源于威廉.莫里斯發起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工匠”制度,而后演變為現在的工作室制。Workshop的教學模式最早由包豪斯設計學院建立,并聘任大批藝術家與手工藝大師參與到藝術教育工作中,讓學生參與制作的過程,接受藝術與技術的雙向式教育。同時包豪斯還開創了設計與工業的密切聯系,成功打造了現代 “工作坊”藝術設計教育模式。主張 “藝術與技術的統一” “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每個制作環節,突出自我主張,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考評,最終實現“知識與實踐結合,創意向呈現轉化”的目的。豈今為止Workshop 模式在不斷演化過程中對現代藝術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1)Workshop的主要特點
Workshop 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能展現出藝術教育的創造性和實用性特點。首先,教學氛圍輕松。Workshop教學模式打破了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收的傳統教學模式,打造了一種輕松自由的交流式學習模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認知定位,課堂形式以教師與學生開放式討論為特點,以理論講授、思維導圖、設計表現等互動式學習為主。其次,小組協同合作。Workshop教學模式通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打破傳統專業壁壘的特性,蘊念著集體創作共同協作的教育理念。再次,與藝術教育的個性化相適應。Workshop 教學模式同樣也具有多元化與開創性,尤其針對藝術設計學科的交叉性與創意性。個性化的藝術創意同樣需要具有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模式。針對藝術教育中學生不同的藝術經歷與專業素養,在藝術教學課程中設置Workshop教學模式,旨在幫助學生在創意與技能,理論與實踐方面融匯貫通。
(2)Workshop的主要形式
Workshop 教學模式從時間周期上主要分為長期式、短期式及混合式。其一、長期式Workshop類似于訪學式學習,一般以至少為8-16周為一個周期進行授課,主要目的是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相應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于藝術的理解、分析與評論能力。其二、短期式Workshop類似于迷擬課堂式教學,時間甚至可以短于3小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感受課程的魅力,對課程方向有一個初步的體驗和了解。其三,混合式Workshop一般是基于一個完整的課程,把整個課程體系拆分成若干模塊,每一個模塊即為一個Workshop。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即能夠學習到不同導師講授的內容,又能夠在不同模塊的學習過程中撐握一套多元而完整的知識體系。
站在培養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度,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將產學研優勢結合起來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著眼于建立長效教育機制,進一步完善培養目標、教師隊伍、資源共享和教學管理的協同機制,調動企業專家和科研人員的教育積極性,整合教學和科研資源,通過產學研協同育人的理念共同支持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引入Workshop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通過Workshop教學模式實現與產學研模式的融合,使各行業專家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宗旨對教育專業發展起到直接的助力作用,從而提升視覺傳達設計學科專業特色競爭力。
協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設計工作室+Workshop”融合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我們遵循以行業頂尖人才為導師、引入項目式教學與理論模塊化學習,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規劃和效果把控。首先,明確設計任務、設計目標、表現形式和技術呈現四個步驟,使學生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合理安排時間。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就設計進度的各個環節進行現場匯報并與導師探討交流,導師對項目階段性成果進行點評與分析,也給出相對的意見和建議,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的調整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
面對國際化、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態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構建適合當下市場需求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綜合類院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以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的Workshop教學為例,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被譽為“設計界黃埔軍校”,由呂敬人先生主導并與享譽國內外的書籍設計藝術家以Workshop的模式進行共同授課,時刻關注全球化信息載體的發展潮流,并致力于中國書籍設計藝術的理論研究和創作實踐,成為該領域新設計論的探索者與實施者。敬人書籍Workshop向學生們傳遞書籍設計三位一體的理念,了解東西方傳統書籍藝術發展的進程和當代書籍載體面臨的新問題,宣傳以認識裝幀、編排設計到編輯設計三位一體的Book design的時代必要性。通過Workshop的教學方式,以五位國內外書籍設計藝術家的Workshop展開,每個Workshop時長約為兩天,并布置各自獨立的課程作業,通過五個連續的Workshop式學習共同打造一個完整的書籍設計課程體系,開拓學生的視野,更新設計理念,豐富設計語法與語言,提升實際創作能力。Workshop的最終教學成果以展覽的形式向社會開放,打破了單一的評價標準和評分標準,形成一套多樣化的評價標準。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到受眾的聲音和自己的不足,展覽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市場空間。Workshop教育模式也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橋梁,也是產學研的孵化器。
協同育人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思路,實施協同教育要從辦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實現協同。形成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相關資源整合,從實際條件出發,創新式開發并形成新的教學模式。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落到實處的具體表現。
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藝術教育中,Workshop 模式已成為一種常規的教學模式,在設計專業教育中已被普遍采用。而我國的藝術教育與之相比起步較晚。我們通過Workshop教育教學模式,期望建立一個高效學習和靈活掌握市場動向的教育模式是辦學理念最直接的通道,確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向國際化辦學為目標的科學定位。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經驗和理念,不斷提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整體設計水平;在教育教學理論上,找出目前國內視覺傳達設計產業結構和教育發展的普遍癥結,提升教育教學模式、師資建設、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水平。通過中外交流和校企合作等Workshop 教學模式讓我們走出一條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設計教育之路,進一步弘揚和推廣中國設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