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芳 (武漢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430065)
我國教育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藝術教育對于立德樹人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而學校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徑和內容,高校應把藝術教育作為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不可獲取的一部分,若不重視藝術教育,損害的則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一個民族的精神,它在當代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占據獨特的地位和價值,充分將其融入思想教育當中,共同發揮其有效的價值。
所謂“審美趣味”是人們對美的把握、選擇以及評價的一種感受能力,它具有主動傾向性、隨機性及選擇性等特征,這種審美趣味可由主體后天的生活經驗和心理能力的共同參與而獲得。高校通過健康校園審美環境的營造、課堂教學的藝術熏陶及審美藝術活動的豐富等多種教育形式,使大學生能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培養自身健康的審美趣味,正是這些生動、形象的藝術活動,使高校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教育的強烈感染力,從而使高校學生的審美趣味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因此,高校大學生可在互感、互動及互觸的藝術環境之下,使大家能夠輕松、自由地受到藝術教育的感染,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審美趣味及綜合素質。
錢學森先生認為:“正是因為受到了藝術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夠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藝術教育的絕大部分內容是具體的、形象的,更適合于高校大學生此階段思維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專業知識的抽象性與藝術教育的形象化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從而使大學生的大腦得到平衡協調的發展,得到最優化的運轉。并且,藝術教育之下還能喚醒人的其他智能,在藝術教育的影響中,語言智能、空間智能及人格智能等這些智能可充分或部分得發揮其對人的作用。所以說,藝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之中,有利于大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逐步開發他們的創造能力。
高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良好的品格行為等等,僅靠思想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的話,這些培養是完全達不到目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大力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并且柏拉圖也有這樣一個觀點:藝術應成為教育的基礎,藝術教育能夠幫助我們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時,可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和藝術活動的開展,加深學習文化藝術知識,以藝術教育的方式引導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陶冶其情操,以美輔德。
高校的藝術教育是高校學生達到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這也是促進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藝術教育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把藝術教育當成知識教育,這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藝術教育最根本的作用;二是將藝術教育當成其他教育的輔助,藝術教育本身所具有獨立的價值,而不是只有依附于其他教育之中。所以說,在推進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先要從意識上加深大家對藝術教育價值的認識,強化藝術自信,高校也應從多方面大力宣傳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彼此形成共識,以營造適應藝術教育的大氣氛,通過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藝術交流,使他們從教育觀念上做出改變,認識到藝術教育在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高校學生在參與藝術實踐的各個環節中,都應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感悟,以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加以引導,從而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藝術價值。眾所周知,人的發展離不開藝術教育,而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塑造健全的人,這種塑造是長期的、立體的、全方位的,以此對高校各層人員來說,應引起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從學生出發,以大學生為本,充分發揮藝術教育中深刻的思想教育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學校各級各類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任課教師,將藝術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之中,離不開學校教師的引領作用,必須要發展和提升高校各教師的藝術素養和教學水平。高校可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為藝術教育提供一定的堅強保證和后盾,作為高校任課教師、輔導員,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合理地將藝術教育與所受課程緊密結合,自身也要不斷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同時,還得做好“經典研讀”、“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這三個方面,這樣才能推動高校教師的政治立場和人文素養不斷提高,并且可通過藝術教育培訓,加強高校教師自身的藝術教育能力,以及師資隊伍的藝術素養。除了教師自身的努力之外,高校可邀請藝術教育專家,在其的組織和領導之下,開展教師藝術教育特訓營,幫助高校教師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并掌握藝術教育。另外,高校負責人員可帶領教師進行名校考查,對名校的校風、管理及教學方式進行學習參考,以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共同發展。所以說,藝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中的更好地融合,還需要教師的大力奮斗,通過理想信念、實踐反思及學習提高,不斷地成長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綜合能力,使高校具有相當數量和水平的師資力量,從而為高校藝術教育推波助瀾。
目前大多數高校中,除了藝術專業的學院外,其他學院的藝術教育就只剩下了鑒賞課,多以“概論類”、“鑒賞類”為主,完全達不到藝術教育熏陶的作用。為使藝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還必須構建藝術教學體系,將藝術教育納入必修課程的范疇之中,不得隨意更改,并把藝術科目的課程落到實處,重視藝術實踐活動在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方面的作用,同時高校藝術教育模式要做到德育與藝教活動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及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這三個結合,以提高實踐學習、思想認識等多種能力的培養,加深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認知教育。其次,構建科學、系統、可操作的藝術教育評價體系,可分為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這兩大板塊,并逐步完善相應的評價制度,以促進藝術教育的定性運轉。有了相應的體系之外,還需要有與藝術教育特色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裝備,尤其是音樂教室、舞蹈室等基本設施,這樣可為高校構筑本校特色的藝術教育提供硬件支持。因此,高校應構建藝術教育全面質量體系,保證了該校藝術教育的健康持續的發展,從而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當下藝術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一大重要內容,其對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并且,藝術教育的水平已成為衡量我國高校教育水準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高校領導應將藝術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綜合素質教育當中,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藝術教育,學生將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兩者相結合,不僅能更好的詮釋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對弘揚政治思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讓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得到深化,對未來學習生活更好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的完美融合,同時在高校大力普及,以使高校學生自身得到全面發展,努力做到去崇高化、去專業化以及去精英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水準,以及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