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威
(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21)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逐漸增加,所需的預拌混凝土量也在大幅上漲,越來越多的攪拌站進入市場,導致預拌混凝土的價格成為搶占市場的重要因素。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就近選取原材料,利用施工現(xiàn)場一定范圍內(nèi)擁有的資源并結合泵送混凝土技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山區(qū)天然砂資源不足的問題[1],同時能降低市場競爭,因此研究機制砂混凝土泵送技術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以某大橋的施工項目為例,該大橋主體跨越380 m,以預應力混凝土箱型連續(xù)鋼構為主結構,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5。大橋主墩高度為72 m,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大橋建設區(qū)域地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利,且橋墩較高,因此需采用泵送混凝土技術。該工程區(qū)域范圍內(nèi)沒有天然砂資源,為滿足工程需要,可選用機制砂作為施工原料,提升機制砂的整體質量,以符合工程需求標準。
(1)細骨料:原料中需要的細骨料需>15%,細骨料為經(jīng)0.315 mm篩孔篩出的沙料,過篩之后還需經(jīng)由專門的設備清洗,使其含粉塵量低于7%。
(2)粗骨料:粗骨料需的質量需依據(jù)實際施工情況來決定。若泵送高度<50,則碎石的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徑的比值約為1∶2.5;若高度在50~100 m之間,則最佳比例為1∶3~1∶4;若高度>100 m時,最佳比例為1∶4~1∶5。對于針片狀及高一級粒徑骨料總量需嚴格把控,分別控制在4%及2%以下。
水泥:使用富裕系數(shù)為1.1的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骨料:以符合施工要求的、強度為107 MPa的石灰?guī)r為主,分為5~10 mm和10~20 mm兩種不同大小的碎石,配置比例為2∶8。細骨料:以3.6的細度模數(shù)、含有7%的石灰量且棱角多的機制砂為主。水:施工過程中均使用符合施工標準的生活用水。摻和料:主要的摻料為一級粉灰煤。外加劑:主要運用減水劑,減水率為30%左右。
相較于天然河沙,機制砂具有含氣量較小、容重量大等優(yōu)點,然而機制砂粘性及保水性不夠。因此在配置過程中需加大水泥的量,避免其出現(xiàn)坍落問題。該工程使用的機制砂混凝土配置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kg
借助HBT80C混凝土泵來完成泵送作業(yè),其輸送管口徑為125 mm,能夠達到的最高輸送高度為150 m。
泵管主要由錐管、直管及彎管等部分相連所組成。
(1)對于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處需著重進行加固,以避免在泵送過程中由于較大的壓力使泵管之間脫離帶來安全問題。為了更方便進行泵送管的安裝,需將其架空。
(2)對于使用中的泵送管道,需多加注意轉彎處等一些易被磨損的部位,當磨損至一定程度時,需及時做替換。
(3)為減少因漏漿而導致的堵塞管道問題,應確保管道的密封度,進行施工送漿前,需先以水代漿來測試管道的密封度,查看是否存在漏管的問題。
(4)在入倉口段的管道應保持水平狀態(tài),作業(yè)時需借用繩子牽引,不可直接用人工進行牽拉,避免由于泵送的壓力產(chǎn)生安全問題。
(5)同一泵送管線嚴禁使用管徑不同的管道,在進行管道的更新時,需對受力最大的部分進行更換,同時若管道表面受損也需及時進行管道的更換。
(1)水平布置:混凝土的泵送主要通過壓力的推動沿管道前進,所以管道的布設以上坡形式為最佳。若以下坡形式泵送,混凝土會由于重力及自身重力向下移動,使輸送不連續(xù),管內(nèi)出現(xiàn)空氣,加大輸送難度。
(2)垂直向上布置:為避免因停止輸送時混凝土出現(xiàn)逆向倒流現(xiàn)象,進而導致管道堵塞的情況,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決。①可增加水平管道的架設,使水平管道的總長度不低于管道總長的20%,通過水平管道消除混凝土逆流的壓力。②若因施工環(huán)境限制無法架設水平管,則可在距離管道出料口約5 m的位置增設插閥,通過插閥阻止混凝土逆流。
(3)在向下布置的管道中,混凝土會因自身重量及重力而向下掉落,因此需將混凝土的坍落度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適當減小[2]。若工程施工標準不允許縮小坍落度,則可選用在管道中塞入海綿球的方式,通過海綿球來緩沖壓力,防止管道中出現(xiàn)空氣。
若管道的傾斜度>7°,則易因重力而直接向下掉落,使管內(nèi)混凝土漿體流失,產(chǎn)生大量空氣,且失去漿體的混凝土易出現(xiàn)堆積現(xiàn)象,進而使管道被堵塞。緩解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方式有多種:①可通過排氣閥的設置來及時排除管內(nèi)產(chǎn)生的空氣,排空后即可關閉閥門。②若泵送的落差>20 m,則可在傾斜管的下方加設一段滿足要求的水平軟管,如此能夠很大程度上加大摩擦力,緩沖掉落的壓力。
在進行混凝土的輸送作業(yè)時,進行換向或停止輸送時,管內(nèi)混凝土受重力影響,會形成逆流壓力,且高度越高形成的逆流壓力越大。形成的逆流壓力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容積率,從而使泵送量受到影響。此外,混凝土逆向流動易使管道堵塞。
可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逆流壓力的問題:①在垂直導管的下方加設水平管,二者的最佳長度比例為4∶1,且水平管的長度需>15 m,水平管的加設可增加混凝土與管道之間的摩擦,進而減小混凝土的逆流壓力。②若因實際施工環(huán)境無法加設水平管,則可在泵送管的出料口加設一個彎管,同樣可增加混凝土與管道的摩擦,一定程度上減小逆流壓力。
若混凝土輸入管道中未及時送出管道,而在管道中滯留,極易使混凝土中水分流失,當再次啟動泵送作業(yè)時,失去水分法混凝土難以平滑的在管道中移動,易在轉彎處堆積,進而出現(xiàn)輸送管道堵塞的現(xiàn)象。基于此,若混凝土運輸車輛因不可控因素導致運輸時間延長,正在輸送的運輸車已完成輸送且地泵料斗已填滿混凝土,此時停止混凝土的泵送,等待新的混凝土運輸車。而在此過程中的處理極為重要,需每隔約10 min即開啟一次地泵的泵送,泵送時長約2 min,這一措施能夠使管內(nèi)的混凝土處于運動狀態(tài),不會出現(xiàn)長時間滯留的情況。
混凝土的泥漿與骨料離析,骨料受自身重量影響沉積于底部,而砂漿則漂浮于上方,混凝土不均勻。根據(jù)實際施工總結經(jīng)驗可知,在坍落度需求大,且進行較長距離泵送時,極易出現(xiàn)堵管現(xiàn)象,坍落度的加大會使混凝土的骨料與泥漿失去粘合性,以至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下進行混凝土泵送,因為骨料與泥漿為離析狀態(tài),骨料與管壁的摩擦會大于泥漿與管壁的摩擦,進而使骨料泵送前進速度小于泥漿,極易在轉彎處出現(xiàn)骨料堆積的現(xiàn)象,隨著堆積數(shù)量的增多摩擦力也隨之增大,最終出現(xiàn)堵管現(xiàn)象。主要的解決措施有以下幾點。
(1)可能導致混凝土離析現(xiàn)象的原因有水過多、減水劑的量過多等。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拌合站需定期對供水的水泵及添加減水劑輸送管進行檢測,查看是否出現(xiàn)堵塞等問題,使水和減水劑的輸送量不符合標準。
(2)若還沒進行泵送作業(yè)即發(fā)現(xiàn)混凝土有離析的現(xiàn)象,則需立即停止該車混凝土的輸送。依據(jù)實際情況可直接將不符合標準的混凝土返至拌合站,也可通過配料來使混凝土達到標準要求,進而用于工程作業(yè),
(3)當進行泵送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壓力表出現(xiàn)迅速上升的情況,壓力值超過2/3時,依據(jù)實際施工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若為向上輸送混凝土,做反泵處理,使混凝土的骨料和泥漿以自身重量及重力逆向返回料斗,并及時對管道進行清理。若為向下或平行輸送,在最易堆積處就近拆開管道,處理堆積的骨料。
本文對原材料的配置及輸送管道的布設等工序進行的研究,并分析了以出現(xiàn)堵管問題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有效解決方案,提升了混凝土澆筑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