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泳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 廣州 510080)
中風后腹瀉是中風患者較為常見的一個病癥,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溏或呈水樣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中風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康復治療帶來諸多不便,長期腹瀉可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營養不良。艾灸作為一種特色中醫療法,臨床實踐中可以充分發揮艾灸、中藥的優勢來提高治療效果。筆者采用艾灸治療脾虛型中風后腹瀉3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脾虛型中風后腹瀉患者60例,年齡55~75歲,患者均未參加其他藥物臨床實驗;排除合并腎臟、心血管、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脾虛型中風后腹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56~75(65.13±3.01)歲;病程2~24(13.32±4.95)周。治療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55~75(65.32±2.87)歲;病程2~24(13.49±5.31)周。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腹瀉[1]診斷標準:大便性狀改變,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3次),便量多(每日200 g以上1.)2.。2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脾虛型腹瀉的標準:大便稀薄或呈水樣,夾有不消化食物,或進食后腹部脹滿不適,腹瀉加重,神疲納呆,面色少華;舌質淡胖伴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符合上述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的腦梗死或腦出血患者,且艾灸處皮膚無破潰者。
大便致病菌培養陽性,或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或可疑腫瘤或慢性非特異性潰瘍型結腸炎者。
對照組給予蒙脫石散(北京萬輝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80)口服,3g/次,3次/d,首劑加倍,3天為1個療程,共用藥2個療程。治療組給予蒙脫石散聯合艾灸治療,蒙脫石散用法同對照組,艾灸使用清艾條(蘇州市艾絨廠,國藥準字Z32021059)灸神闕穴。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將肚臍部充分暴露,使用75%乙醇常規消毒,將3cm長清艾條置于廣州福元理療用品廠生產的灸療器內,點燃艾條后把灸療器蓋好套上外套,灸療器放在神闕穴上,灸療時間30min,每天2次,3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標準參考文獻[3],將脾虛型中風后腹瀉的主要癥狀如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大便量、腹脹等采用分級評分法分為無、輕、中、重4級,分別計0、2、4、6分。治療前、治療第3天、治療第6天評估、統計上述癥狀積分,判定療效。治愈:積分減少≥90%;顯效:60%≤積分減少<90%;有效:30%≤積分減少<60%;無效:積分減少<30%。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第3天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76.67%,與對照組70%略高,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治愈、顯效例數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第3天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第6天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80%,兩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愈、顯效例數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第6天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中風后腹瀉的病因、病機與中風病本身有密切關系。歷來對中風病的認識,認為風、火、痰、虛、瘀導致心、肝、腎受病,發為中風;臨床實踐[4-6]中發現脾土功能失調在中風病發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靈樞》“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脾土位居中焦,主運化,司升清,為一身氣機升降之樞紐;脾失運化,飲食不化,發為泄瀉;脾失升清,水清不布,聚而為痰,蒙蔽清竅。《景岳全書》“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風后腹瀉患者多長時間臥床,缺乏運動,短則兩周,長則數年,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偏廢,咀嚼、吞咽功能障礙,舌淡胖,苔厚膩為脾虛證候。艾灸是一種常見易行的中醫傳統療法,艾葉苦辛性溫,經加工制成艾條,可以使火力更加溫和持久,溫熱穿透肌膚,直達機體深部;通過艾灸體表特定的經絡、穴位,調節機體的虛實寒熱,發揮治療作用。神闕穴首見于《內經》,居人體中央,屬任脈,與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密切關聯。艾灸神闕穴,用艾條灸臍部神闕穴,使溫熱由經絡循行迅達病所,有散寒通絡、活血逐痹、消瘀散結、回陽固脫、升陽舉陷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古代對艾灸治療慢性腹瀉即有成熟的認識,《世醫得效方》稱:“泄利不止,灸臍中”。
現代研究[7-8]表明:艾灸神闕可調整臟腑功能,改善胃腸動力,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利于營養物質吸收、糞便排泄,治療腹瀉。本實驗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脾虛型中風后腹瀉患者。治療3天后,治療組患者治愈、顯效例數高于對照組,但兩組間總有效率無顯著差異(P>0.05);隨治療時間延長,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有顯著差異,艾灸聯合蒙脫石散比單純使用蒙脫石散明顯提高脾虛型中風后腹瀉治療總有效率,表明艾灸治療脾虛型中風后腹瀉起效緩,但效果確切。對脾虛型中風后腹瀉患者及時、足療程給予艾灸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大便次數、性狀,緩解腹脹,改善脾虛腹瀉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