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陳龍(通訊作者)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疾病,內鏡下可見黏膜紅斑、黏膜出血點或斑塊、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腫、充血滲出等基本表現[1],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與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結腫瘤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本文旨在觀察胃復春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ylori相關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為中西醫結合治療H.pylori相關性胃炎提供更多的治療思路。
2016年5月—12月期間,隨機抽取門診中符合要求的病人147例,隨機平均分為三組,胃復春組、四聯法組和聯合組,每組49人。
1.1.1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3]。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2011,天津)》[2]相關標準,且排除其他疾病的影響。

表1 三組患者基本情況
1.1.2 入選標準 符合慢性非萎縮性胃炎、H.pylori感染及中醫診斷標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能配合診斷治療,依從性好。
1.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上述診斷者;合并有其他系統的嚴重疾病或有慢性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患者語言不利,精神有問題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對相關藥物過敏及不愿意參加本實驗者;療程結束后1mo內使用任何一種抗生素和PPI藥物者。
(1)四聯法組: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20mg/次,2次/d,飯前30min服用;阿莫西林膠囊1g/次,2次/d,飯后30min服用;克拉霉素膠囊0.5g/次,2次/d,飯后30min服用;膠體果膠鉍膠囊200mg/次,2次/d,飯前30min服用;(2)胃復春組:胃復春片4片/次,3次/d,飯前30min口服;(3)聯合組:在四聯療法組的基礎上加用胃復春片,用法同為復春組。三組療程均為2w。
病理分級參照2013年《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3]中的CAG病理診斷標準,確定病理檢查異常結果包括萎縮、腸上皮生化、異常增生,根據組織學分級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
采用統計軟件SPSSl8.0建立數據庫并分析,多組計數資料的比較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兩兩之間的比較使用χ2切割的檢驗方法,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雙側概率。
三組患者性別、組織分型、年齡、病程指標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胃復春組和聯合組、四聯法組和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因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造成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發病率逐步提高[3]。研究[4]認為,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是H.pylori的感染,患者會伴隨胃脘疼痛、飽脹、痞滿、噯氣、納差等表現。因H.pylori寄生在人體的胃黏膜組織中,現代醫學推薦使用鉍劑、質子泵抑制劑加2種抗生素組成的四聯方案治療。由于不良反應和復發率高的原因,導致該方法的根除率有所下降,胃復春片具有健脾益氣、活血解毒之功效,其主要成分為紅參、香茶菜、枳殼。紅參健脾益氣,滋陰生津,能促進胃黏膜修復,增強胃黏膜抵抗力[5]。香茶菜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能改善胃黏膜病變部位血液循環,消除炎癥,促進黏膜再生[6-7];枳殼理氣寬中,除脹消痞,調節胃腸運動功能,既可防紅參滋補滯氣之弊,又能增強香茶菜活血散瘀之力[8]。
結果顯示胃復春結合四聯療法的綜合治療方法,其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效果明顯好于單純的胃復春療法和單純的四聯療法,其療效更佳,而且痊愈的程度更高[16]。
綜上所述,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聯合四聯療法與胃復春治療,可以有效根除H.pylori感染,改善臨床癥狀,可以作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