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芬
(廣元市中心醫院 四川 廣元 628000)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生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極大[1]。所以加強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研究,為患者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是確保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關鍵。為此,本次我院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給予鹽酸替羅非班治療,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的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49例,觀察組49例,觀察組中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19例,最小年齡為48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63.0±5.3)歲;對照組中有男患者29例,女患者20例,最小年齡為48歲,最大年齡為79歲,平均年齡為(63.5±5.4)歲。經計算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可比性(P>0.05)。
采取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給予對照組患者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051)口服300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生產廠家: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5)嚼服300mg~600mg;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添加了鹽酸替羅非班注射液(生產廠家:Patheon Manufacturing Services LLC.國藥準字H20150589)治療,起注量為3分鐘內10ug/kg進行推注,隨后以每分鐘0.15ug/kg持續滴注36小時。
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等級進行對比評價,判定標準:Ⅰ級:存在心臟病,但體力活動不受限制,在一般活動時不會出現輕微心悸、疲乏、呼吸困難及心絞痛等臨床癥狀。Ⅱ級:患者活動時存在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及輕微臨床癥狀,休息后癥狀可緩解。Ⅲ級:患者存在明顯體力活動受限,上述癥狀比較明顯,需要較長時間休息后緩解。Ⅳ級:體力活動受到嚴重限制及嚴重臨床癥狀,而且在休息時也存在上述臨床癥狀;并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絞痛、再次灌注心律失常、血小板降低及顱內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經計算組間數據差異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分級對比情況[n(%)]

表2 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n)
記錄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5%,兩組數據對比差異經計算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在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人群中發病率最高,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征,因此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險[2]。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給予鹽酸替羅非班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臨床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常采用的治療方法,通過治療可解除患者冠狀動脈狹窄或梗阻,重建冠狀動脈血流;而鹽酸替羅非班是一種高效、高選擇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是臨床行冠脈血管成形術或冠脈內斑塊切除術常用藥物,該藥可對血小板的交聯和血小板聚集進行阻斷,并能減輕炎癥反應和粘附反應,從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減少患者預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3]。在本次觀察結果中也顯示,與術前給予對照組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對照組相比,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了鹽酸替羅非班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而且觀察組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也較低。
綜上,鹽酸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