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田
(山東省單縣中心醫院 山東 菏澤 274300)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臨床最常見的肺癌種類之一[1],占肺癌的80%,70%以上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 ,患者5年生存率<15% ,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治療NSCLC的首選方法。鉑類雙藥化療被推薦為NSCLC的一線化療方案[2]。本研究旨在探討培美曲塞和草酸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及對生活質量(QOL)的影響。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化療的NSCLC患者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齡41~73歲,平均年齡(56±7.8)歲,Karnofsky評分≥60,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均經病理檢查確診,Ⅲb期36例,Ⅳ期47例,腺癌45例,鱗癌38例。納入標準:①病理檢查確診為NSCLC;②預計生存在3個月以上;③不能手術治療;④符合藥物治療指征;⑤Karnofsky評分≥60。本研究獲得單縣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在進入研究前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培美曲塞(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500mg/m2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超過10分鐘dl;本品給藥前1天、給藥當天和給藥后1天連服3天地塞米松,4mg口服,每日2次,以降低皮疹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L-OHP13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滴2h,d2,每21天為1個周期。用L-OHP期間不可進冷食或用冷水涑口以防喉痙攣。化療前30min,都常規給予5-HT3受體阻斷劑格拉斯瓊防治惡心嘔吐。化療中,當WBC計數下降至3.0×109以下時,予以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75~150ug皮下注射,連用3~5d。
參照WHO西醫療效評價標準[3]: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為有效(RR),以CR+PR+SD為疾病控制率,所有患者均化療2個周期后進行療效評價,有效病例4周后再次確認。QOL評分參照我國衛生部擬定的標準[4]。
數據統計采用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83例患者均可評價療效,CR 3例(3.6%),PR 37例(44.6%),SD39(47.0%)例,PD 5例(6.0%),總有效率ORR為48.2%(40/83)。控制率(DCR)為95.2%(79/8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3.6個月,總生存期28.3個月。
本組一般狀況改善情況經統計學檢驗,χ2=1,P>0.25,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表1 83 例晚期NSCLC患者化療后一般狀況改善[n(%)]
83例NSCLC共完成498周期化療,每個患者6個周期,主要毒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貧血,僅有19周期化療出現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另外非血液學不良反應有皮疹、脫發、惡心嘔吐等,經對癥處理后在化療期間均能緩解,不影響患者繼續治療,未出現治療相關性死亡。化療前和化療中均給予地塞米松口服,皮疹和脫皮發生率較低,且均為1~2級,見表2。

表2 83例NSCLC化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n(%)]
培美曲塞是一種新的多靶位葉酸拮抗劑,可以通過對核苷酸合成酶/二氫葉酸還原酶雙重抑制,多途徑抑制嘧啶和嘌呤的合成,從而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5]。陳琳等的一項研究顯示,相比紫衫醇聯合順鉑,培美曲塞聯合順鉑能夠獲得較高的RR和DCR[6]。不良反應主要集中在骨髓抑制,胃腸消化道不良反應及乏力[7]。本研究結果證實了相關研究,但還優于有關報道[8],這應該和草酸鉑的應用有關,草酸鉑是第三代鉑類化合物,作用機制為L-OHP上鉑原子嵌合于DNA內部兩個相鄰的鳥嘌呤或鳥嘌呤與腺嘌呤之間,并使其斷裂,從而阻斷其復制和轉錄,且在人體內與DNA結合的速率較順鉑快10倍多,因此比順鉑更有效。
本研究表明,培美曲塞聯合草酸鉑治療NSCLC療效較好,不良反應較輕,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