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為 光輝 沈彬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嘉興市中醫醫院 浙江 嘉興 314000)
膽囊結石為普外科常見病,臨床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而腹腔鏡膽囊切除一直是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最主要治療手段,其簡單省時療效顯著,一直被臨床推廣,但膽囊切除后膽囊生理功能的缺失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膽囊功能的逐步了解,內鏡下微創保膽取石術隨之而來,其主要意義是保住膽囊,取凈結石,維護正常人體的平衡和生理功能。近年來我院采用內鏡下微創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110例,所有患者無腹部手術史,膽囊結石數量小于3顆,膽囊收縮功能正常,無膽囊壁增厚(>3mm)或膽囊壁鈣化,無急性膽囊炎發作等。男60例,女50例;年齡30~69歲,平均年齡(47.28±2.67)歲,將其隨機分為膽囊切除組和保膽取石組。其中膽囊切除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齡(40.35±1.82)歲;病程1~27個月,平均(4.23±1.25)月。保膽取石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齡(43.57±1.18)歲;病程1~28個月,平均(4.27±1.32)月。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膽囊切除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全麻成功后取仰臥位,術區常規消毒鋪巾,取3孔法,A孔:從臍部用半開放法置入10mmTrocar后建立氣腹,氣腹壓力為14mmHg,置入腹腔鏡連接攝像和監視系統,觀察腹腔內情況并在監視下分別置入另2個Trocar:B孔劍突下1cm處10mm為主操作孔,及右腋前線肋緣下2~5cm處置入5mmTrocar為C孔。經A孔形成氣腹,入30°腹腔鏡,分離膽囊三角,辨清膽囊管、肝總管、膽總管三管關系后用美國泰利福夾夾閉膽囊動脈、膽囊管并剪斷,膽囊管遠端可吸收夾夾閉,電刀切除膽囊并止血。探查腹腔無異常,經A孔取出膽囊及結石,放盡腹內積氣縫閉戳孔。保膽手術組采用腹腔鏡下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術中患者麻醉成功后采取膽囊切除組方法置入腹腔鏡,在膽囊下方放置小紗條吸附結石及膽汁,然后懸吊膽囊固定于右上腹壁,于膽囊底部血管較少區域用電刀切開約1~2cm切口(具體大小視結石大小而定),見金黃色膽汁涌出,吸引器吸凈膽汁。于膽囊開口置入膽道鏡,在膽道鏡直視下置入合適的取石網籃取出結石,對泥沙樣結石用吸引器將其沖洗干凈,再予膽道鏡探查,見膽囊管入口處膽汁涌出,膽囊體部及膽囊管處均未發現結石,反復沖洗膽囊干凈后予可吸收線縫合膽囊粘膜層及膽囊漿肌層,縫合牢固后,探查腹腔無異常,吸盡腹腔積液,放盡腹內積氣縫閉戳孔。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數據采用SPASS26.0軟件進行處理,數據中的時間、出血量等方面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而并發癥等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保膽組明顯比膽囊切除組出血量較少,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保膽組 55 12.15±2.27 6.25±1.34 3.64±0.22膽囊切除組 55 43.58±7.23 6.37±1.43 3.56±0.34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
保膽組術后并發癥明顯少于膽囊切除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比較[n(%)]
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儲存、濃縮及釋放膽汁的作用,當進食后,可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促進食物的消化,而未進食時,膽囊即為儲存膽汁的場所。膽囊結石是普外科臨床常見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已達10%,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2.57:1。膽囊結石的發病往往較為突然,膽絞痛為其典型癥狀,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如治療不及時,極易并發急性膽囊炎或胰腺炎等,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而膽囊切除后,使得部分患者進食油膩食物后可出現明顯的消化不良、腹瀉甚至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1-2]、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膽總管結石等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內鏡下微創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得到飛速發展,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下行手術治療不但對機體損傷較小,而且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可有效降低術中風險和術后并發癥,提高結石清除率,避免復發[3]。該術式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同時由于術中無需對膽囊三角進行分離,從而避免了造成膽管損傷及大量出血等。且膽囊的保留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維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膽囊切除后出現的消化不良的現象。本文中,保膽組的術后并發癥明顯少于膽囊切除組,也許與保膽手術保留了膽囊原有的生理功能有關。
總之,內鏡下微創保膽取石術療效顯著,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