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良,方 興,謝增華,王錦華,唐孝龍,陳 強,韓威威,吳允欽,彭 勇
(1.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 神經科, 浙江 寧波315800;2.寧波市第二醫院 神經科,浙江 寧波 315010;3.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康復中心,浙江 寧波 315000)
近年來,血管內介入治療已成為腦血管狹窄的重要治療手段,尤其適于無法耐受腦血管外科手術的高危患者[1-2]。但血管內介入治療后,患者可能出現再狹窄、血管破裂、腦出血等并發癥,其中,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已成為血管內介入治療不容忽視的一個難題,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3-4]。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患者再狹窄的因素。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和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行腦血管支架置入術的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44~78歲、平均61.78±5.36歲。納入標準:①腦動脈狹窄患者;②采用支架成形術治療且手術順利完成;③術后數字減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隨訪1年;④患者臨床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GB3合并心肝腎或全身系統性嚴重疾病者;②近期發生顱內出血、心肌梗死者;③伴有顱內腫瘤且不能同時或提前處理者;④造影劑過敏者。所選患者根據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是否出現再狹窄分為再狹窄組和無再狹窄組。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且入組對象均知情同意。
1.2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性別、年齡、吸煙情況、血壓、血糖、血脂等一般臨床資料,記錄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抗凝藥物使用情況、癥狀改善情況及卒中發生情況。隨訪1年并于術后6個月及12個月時復查DSA或CTA,對出現再狹窄者給予血管造影,記錄再狹窄程度及部位。
1.3 診斷標準[4]腦血管支架置入術成功診斷標準:術后DSA或CTA復查,殘余狹窄率低于30%。術后再狹窄診斷標準:隨訪1年DSA或CTA復查,支架置入處狹窄率超過5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隨訪情況 術后隨訪1年,9%(9/100)患者出現再狹窄。其中,2例為單純椎動脈再狹窄,3例為單純頸動脈再狹窄,4例為復合病變再狹窄。6例再狹窄程度為50%~70%,3例再狹窄程度>70%。
2.2 影響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年齡、吸煙、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術后按規律使用抗凝藥物的比例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影響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多因素分析 以年齡、吸煙、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及術后按規律使用抗凝藥物為自變量,以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是否再狹窄為因變量(是=1,否=0)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吸煙、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為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影響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單因素分析

表2 影響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腦血管狹窄的發病機制主要為腦血管血栓形成和血流動力學改變[5]。有文獻報道[6-7],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最初因素,受損的動脈內膜在修復過程中,因內環境穩態被打破而導致再狹窄。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主要機制為支架置入使血管被機械性撐開,導致血管回縮能力消除,由于血管壁被支架長期壓迫,易引發內膜組織過度增生,從而引起再狹窄[8-9]。臨床研究表明[10],血管內膜增生主要包括血管平滑肌細胞移行、增生及分泌三個環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為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病理基礎[11]。另有文獻報道[12],置入支架的血管局部血栓的形成可引發再狹窄。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隨訪1年,9%患者出現再狹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吸煙、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為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危險因素,這與相關報道結果一致[13]。吸煙患者的交感神經容易受煙中尼古丁刺激,促使血管收縮,從而造成支架置入處血管管徑變窄,支架置入處血管因受支架機械性損傷,致使回彈能力下降,可能出現支架內再狹窄。糖尿病可導致凝血—纖溶系統改變、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血小板系統激活,進而造成血液中血小板增多;此外,高血糖易提高紅細胞的聚集性,使血液粘度增加,促使血小板與白細胞結合,提高血小板的粘附能力,置入的支架可能被粘附,導致支架上出現附壁血栓,長時間積累可能導致支架再狹窄[14]。冠心病主要發病原因之一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其可能導致患者頸動脈內形成血栓,故可能造成患者頸動脈內支架再狹窄[15]。高血壓可造成血管管壁壓力增加,而高血脂會使脂質更易沉積于血管壁,從而加速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可能造成支架再狹窄的發生。
綜上所述,吸煙、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及高血脂會增加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風險,應在臨床中加以相應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