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教學技術的應用為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推動力,是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局限性的重要技術手段。文章首先對高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幾點關于信息教學技術的具體應用策略,包括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促進溝通交流、創新評價方式等,以期促進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教學技術 高校教學改革 會計專業教學
前 言
在“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的應用無所不在。高校會計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實用型會計專業人才,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宏觀背景下,只有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人才培養成效。應通過加快高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改革,實現與社會人才需求的有效對接,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
一、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具體可從兩方面看待,一是時代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二是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自身存在的不足。
首先從時代發展需求來看,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會計人員主要從事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對企業成本控制、稅務籌劃等有直接影響,進而關系著企業的經營效益。因此,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就業導向指導原則下,高校會計專業改革必須高度關注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通過開展教學改革與創新活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此方面,信息化教育改革是高校會計專業發展的重點方向,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時也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適當突出教學實踐性,讓學生更快的形成企業所需的會計人才專業素養[1]。
從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自身存在的問題來看,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封閉性較強,學生主要學習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而且教材更新較為滯后,未及時引進會計實務操作案例。學生完成學業后,往往無法順利適應企業工作崗位,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才能上崗。另一方面,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也存在教學形式單一、課堂互動性較差等方面的問題。授課形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偏重于理論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生個體之間本身存在較大差異,如果教師對學生不夠了解,未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策略,也容易影響實際教學成效。在信息教學技術的應用下,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通過發揮信息網絡技術的作用,可以構建開放式課堂、互動式課堂,真正改變師生教學地位,最大化的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專業能力發展提供支持[2]。
二、信息教學技術在高校會計專業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信息教學技術在高校會計專業中的應用優勢首先體現在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方面。在信息教學技術的應用下,可以打破傳統課堂的封閉性,廣泛利用網絡中的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也可以從網絡上尋找相關教學資源,搜集圖片、視頻、案例等,輔助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制作微視頻等方式,在課前發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比如在《基礎會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習與會計財務報告有關的內容,其中包括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教師可以直接從網絡中下載企業報表,向學生進行展示,組織學生學習各種報表的編制流程和填寫規范。在報表分析過程中,也可以及時引進企業案例,讓學生圍繞具體問題展開分析,提高對報表填寫細節的重視。在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持下,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與企業會計實務有關的內容,提前熟悉會計工作流程。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開展碎片化學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形式。在信息教學技術的應用下,可以改變傳統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的現象。信息教學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表現能力,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創設更加豐富的情景形式,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模擬實際會計工作崗位,讓學生充分沉浸在會計角色中,站在企業會計人員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微課、慕課等的支持下,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途徑完成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并在線開展相關測評活動。然后根據學生在課前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在課堂上進行探究。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問題,教師也可以根據在線測評結果,采取更加合理的分層教學策略,滿足每個層次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校園競賽活動等。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溝通交流。在深化落實素質教育改革要求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師首先應主動與學生開展溝通交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對教學工作作出有針對性的改進。信息技術為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提供了新的途徑,在網絡和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下,師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微信、QQ、論壇等開展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及時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況。以目前國內最大的社交軟件微信為例,其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億,高校師生都是微信用戶,可以方便的在微信平臺上開展溝通交流。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可以及時向教師求助,獲得教師的在線解答。學生之間也可以建立討論群組,共同開展課外興趣探究活動。學生畢業后要從事的會計工作,工作涉及面非常廣泛,需要經常性的與企業各部門人員展開溝通交流,獲取會計數據。溝通合作能力是學生必須形成的基本能力之一。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高效互動的學習過程,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評價。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評價創新是一個重點內容。為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對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引導作用,首先應保證教學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平性。同時應細化教學評價內容,采取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專業學習情況。傳統教學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成績作為最終評價結果,這主要是由于在傳統教學條件的限制下,教師難以全面掌握學生的過程表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相對公平一些。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在線測驗結果、學生出勤記錄、電子作業完成情況等,作為教學評價依據,實現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結合。此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電子成長檔案,更加詳細的記錄學生的專業學習過程,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和分析,結合就業指導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構建的立體化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更好的發揮教學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教學技術在高校會計專業中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優勢,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通過加快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信息化改革,將信息化技術全面應用到會計專業教學的各個方面,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同時促進會計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最終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周曉雨.淺析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勞動保障世界,2017(21):63+65.
[2] 張蒙蒙.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6(18):41-42.
作者簡介:鄭文韜(1987—),性別:男,民族:漢族 ,學歷:本科,工作單位:邵陽學院,崗位:計劃財務處支付管理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