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是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完善和健全,人們法制觀念的加強,在新形勢下如何繼續做好水務執法,時代和環境對我們的水務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今后如何繼續做好并提高水務執法水平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促進做好水務執法工作。
關鍵詞:堅持 科學發展觀 做好水務執法
針對近年來水務執法工作的實際,為貫徹執行好國家有關水利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統一管理好水資源,依法加大監督力度,進一步提高水務執法工作的水平,從而使水務執法工作更上一個臺階,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筆者提出幾點認識與思考,希望能與大家共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充分利用報紙、刊物、廣播、宣傳標語等形式,深入廠礦、車間、機關、學校、田間地頭等對水利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大力宣傳,從而使人人學法、懂法、提高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行政執法工作的透明度。將執法工作的職責、任務、注意事項、政策法規進行公示,便于隨時能接受群眾的監督。
二、解決好嚴格執法與改善發展環境的關系
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把行政執法與整治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既要嚴格執法,又要符合上級整治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決定。協調行政執法與改善發展環境的關系,改進執法過程中不利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一些具體措施和方法,使行政執法更加符合改善發展環境的要求,努力營造有利于社會改革和發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發展環境。
三、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水務執法能力和水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為防止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自由化思潮對我們水務執法隊伍的破壞和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努力提高水務執法監督人員業務知識、技能水平和服務質量等素質的同時,加強和做好政治教育及后進人員的轉化工作,從塑造現代化的水務干部職工入手,大力弘揚“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愛崗敬業、奉獻社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起“人人爭先進,個個比貢獻”的良好風氣,從而使我們的水務執法成績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首先,在行政上做到嚴格執法。嚴格執法是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行使職權,做到執法的主體合法、程序合法、內容合法、適用法律正確。為了保證嚴格執法,我們把執法隊伍建設作為突破口,著力抓四個方面:
1、是提高執法隊伍文化素質和法律水平。
2、是提高執法隊伍的政治素質。
3、是增加行政執法工作的透明度。將執法人員的照片、姓名、職務的標牌放在辦公桌醒目的位置,便于群眾聯系和監督。
4、從嚴明紀律、整頓作風出發,要求執法人員在執法時,不得粗暴、野蠻、徇私舞弊、貪贓枉法。嚴禁吸煙、喝酒,衣帽要整潔大方,待人要禮貌、周到、熱情,以實際行動切實做到文明執法。
(二)在執法中做到“三勤”。在具體水政執法工作中,我們要求全體執法人員做到:
1、口勤:執法人員經常將有關法律、法規向當事人做宣傳、向社會做宣傳。把法律講清楚,把道理講透徹,使群眾特別是當事人知法、懂法、守法,使違法人員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及其應負的法律責任,糾正錯誤,不再違法。
2、腳勤:執法人員在分管區域多走多看,多檢查,發現有違法行為的苗頭及時制止,不讓它繼續發展。
3、腦勤:對一些已發生的嚴重違法、不改正錯誤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當事人,在“口勤”、“腳勤”無效的情況下,我們要用腦子來想辦法,督促當事人履行法定義務。
(三)在收費上不搞“一刀切”。行政收費是行政執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目的是引起對方更加明確法律、法規的規定、自覺執行。在收費工作上,我們堅決依法、依規辦事,不該收的費用一分錢不收,該收費的就低不就高,對困難的企業區別情況按政策分別給予緩交、減交和免交的優惠。這對于支持企業發展經濟、優化環境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依法行政,認真查處水事案件。
1、按照《水法》和有關水利法規,及時查處水事違法案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處罰適當。
2、建立水事案件查處制度。對舉報、控告、來信、來訪,實行分級管理的辦法,進行立案登記,搞好調查研究,依法處理,并按照水事案件統計制度逐級報告。
3、做好市級河道和溝渠的確權發證工作。搞好劃界、立樁、立標、登記造冊、繪制圖表、“三權”(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落實,從而為實施依法管理打下基礎。
四、圍繞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加大對水污染的防治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環境要素之一,對人類來說,也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由于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加快,工礦企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作為當前水體的主要污染源,其污染的程度直接影響了城市供水的質量、自然生態環境,從而構成了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重威脅。所以我們水務執法部門在堅持節水、治污并重的同時,必須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部署完善把水污染防治也納入水行政管理的問題,在定期做好企業廢污水排放檢測工作的同時,依法關、停、并、轉水污染嚴重而又無力治理的企業。建立水環境監測設施,達到以防為主、以治為鋪、防治結合的目的,逐步實現水資源、水質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從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態發展環境。
五、依法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積極做好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
水資源的概念,目前能為世界上多數科學家及學者所接受的普遍提法是:水資源為可以逐年恢復,且較容易被人類利用的地表、地下的淡水水源。在2009年4月20日于上海舉行的第三屆長江論壇上,水利部部長陳雷說,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中國水資源條件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北少南多的水資源格局進一步加劇,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體污染等水問題日益突出。專家預測: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的水資源緊缺時代,如不采取措施,今后世界爆發沖突將很可能從爭奪寶貴的水資源開始。水資源承載的能力決定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的平衡。提高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實施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廣配套節水設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針對目前各地的用水狀況,必須量化責任、強化措施、實行目標管理,將保護水資源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列入法制管理軌道,切實提高水資源的管理水平。建立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水價體系,利用經濟杠桿促進節約用水和計劃用水。合理確定水資源費的標準,對企業用水實行計量收費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完善水資源費征收的措施和步驟,依法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竭力推動水資源費征收的順利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 趙新華,王磊,王樂強.淺談水保執法與水利執法的關系.山東:山東水利.2001(6)42
[2] 胡立敏,孟祥江.水行政案件非訴行政執行程序初探.山東:山東水利.2001(12)10-13
[3] 許繼軍,桑連海.流域水環境保護政策與法規探討.北京:中國水利.2010(11)13-15
作者簡介:姓名:曹子森,職稱:工程師, 單位:臨清市水務局先鋒水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