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欣妮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薄弱學校的存在,已經嚴重阻礙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進程,“辦好義務教育階段每一所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成為了整個社會強烈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在促進我國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大環境下,改造薄弱學校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薄弱學校關鍵人物的校長,他所承擔的職責與任務則是薄弱學校改造問題中的靈魂。
關鍵詞 薄弱學校 改造 校長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06
Research on Self-improvement of Weak School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rincipals
XIONG Xinni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Abstract Education fairness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is goal is to put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priority development. The existence of weak schools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running every school well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good education for every student" has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 that the whole societ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form of weak school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s the principal of a key figure in a weak school, his responsibility and task are the soul of the reform of weak schools.
Keywords weak schools; reform; principal
我國對薄弱學校的定義為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區域內,由于受外界政治、經濟、文化和自身的發展水平的影響,不能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教學水平停滯不前,在學校建設和教育教學上長時間落后于同類學校,受到社會冷落和不被認可的學校。而這些學校的問題普遍集中在辦學條件差、教學水平落后、師資配備不合理、學??诒缓玫确矫?。正是由于這些薄弱學校情況的惡性循環,導致在大城市中的義務教育階段屢屢出現高收費以及嚴重的擇校問題。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地區正在有效的改造薄弱學校。安徽銅陵在全市范圍內統一所有學校的硬件設施并且高效的實施教師流動政策,使之取消擇校的風氣。河北的青縣則是大力推行教師“區域走教制”以滿足師資合理配置??梢娢覈种匾暠∪鯇W校的改造工作,不僅在政策上,資金上都有所投入。但僅僅通過外部環境的支持與改造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內部進行脫胎換骨才能達到最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
1 校長領導力與薄弱學校之間的關系
在薄弱學校的改造過程中,校長作為學校的主要指導者,對學校的發展中有著關鍵性的地位。他需要了解自己的辦學目的和想法,切實提高自身整合資源以及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幫助學校更好的解決在改造時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障礙也許會變成校長工作生涯中的絆腳石,也許會變成成功路上的鋪路石。所以校長領導力與薄弱學校之間不僅是關鍵也是平臺。
(1)校長領導力是薄弱學校改進的中心。在學校中,最高的決策人是校長,其也是學校的中心人物,不但需要做好教學和管理,還需要負責學校的發展和生存方面。校長本身的領導力其實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要有行政領導力,又兼具教學領導力和團隊領導力。作為薄弱學校的校長需要通過他獨一無二的領導力來改造學校,不僅從學校環境設備條件上的提高,更要從教學理念、教師管理、學生信念以及校長與師生關系上有所改變。薄弱學校的校長若是想脫離現狀,那么他需要對自己學校現有的情況以及曾經的發展歷史有著透徹的了解,精準的找出學校在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追其根源并且還要清楚的了解到學校自身優勢,這樣能夠借鑒其他學校的發展并將其和學校自身情況結合在一起,進行戰略發展目標的制定,最后通過實踐與理論的共同操作下調整戰略從而達到改造的目標。
(2)薄弱學校改造是發揮校長領導力的一個特殊平臺。教育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進行薄弱學校的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校長領導力是非常重要的,校長是學校決策者,其是帶頭人,帶頭不意味著獨裁。學校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實驗不斷地前行才能實現成功的轉型。為學校里的每個成員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并給予機會其實是校長領導力最好的表現。因此校長在改造學校走出困境的過程中,我們既要看校長在學校改造的過程中曾經付出的努力,正在擔任的職責,或者即將面臨的情況,其實更多的關注點則在于在校長的領導下學校所取得的成功。學校改造要想達到想要的效果,首先必須進行課型計劃的制定,確保管理方法的科學性。薄弱學校想要得到脫胎換骨的轉變,校長就要具備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策略,策略不但包含制度上的策略,還包含文化上的策略。學校文化也是學校改造過程中的重點任務之一。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學校軟實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校里的每一個人。校長作為學校的中心性人物,決策者,領導者,需要學會在平時的工作中營造溫馨和諧的環境,為師生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感情聯系。人性化的管理反而會比冷冰冰的制度來的更加有效。
2 校長在薄弱學校改造中的職責與作用
校長領導力在薄弱學校的改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于校長的要求越來越高,校長如果僅憑著自己的個人能力是很難去改造整個學校。在平時進行學校管理的時候,校長應該重視自身職權展示影響力的發揮,在學校發展觀建立的時候,應該將全校師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對學校發展的方向進行明確,給學校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進行發展道路的計劃,打造學校品牌,將自身的特色很好的體現出來。這就需要校長在改造中承擔著各式各樣的職責和作用。
(1)為學校創造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樹立教育信仰。作為薄弱學校的校長,在學校整體的改造中無論是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是老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校長領導力的表現無處不在。所以,校長需要具備自身教育理念,并且需要進行教育理念的傳播,將其實踐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作為承載著教育希望的地方,理念與信仰作為一種無形的資源,它不同于可觸摸的到的課桌椅、書本試卷、但是它卻是深深刻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成為成長道路中的引航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
(2)加強素質培養創立特色學校品牌,豐富學校文化底蘊。校長平日里的一舉一動不僅是代表著這個學校的形象,更是全校師生學習的楷模??梢娦iL的行動影響之深遠。他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開展的效率。校長需要不斷的進行閱讀來切實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從而將實踐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在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切實提高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其次在大量的閱讀中校長也可以找到切合學校自身發展的特色品牌。我們了解到薄弱學校若想要擺脫現狀必須得創立屬于自己的特色,不是向其他學校那樣一味的只注重高分與升學率。學校可以通過課程特色,教學特色,生活特色等都可以成為一種獨一無二的發展空間。由此來豐富學校的文化底蘊。
(3)在課堂實踐中親力親為,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教學。校長的職責不僅是體現在決策的制定者這么簡單,只有真正的深入到課堂實踐中,在活動中親力親為,只有切實的進行了教學活動,經常的深入教學活動內部,有目的有計劃的了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提出教改和教研意見,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其他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為他們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提醒他們在課堂中仍舊需要學習改變。引導教師穩固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關注學生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激發老師的潛力,鼓勵老師們之間相互交流。
3 結語
可見在薄弱學校的改造中,校長所要做的不僅僅是改革的創始者、政策的決定者、品牌的引領者,學校的改造需要校長遵循科學的教學規律,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創造特色學校品牌,樹立強大的理想信念,使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相結合。不斷從學校的改造過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校長不斷的提升個人教育與管理素養,做到教學工作與領導實踐相輔助,才能提高學校的辦學能力,才能使學校擺脫薄弱學校的現狀,從而實現義務教育能夠均衡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桂強.薄弱學校發展中的主要問題透視——基于K中學的個案研究[J].中小學管理,2007(03):49-50.
[2] 李國松.教育均衡與薄弱學校的校長精神[J].北京教育,2008(Z1):45.
[3] 李琳.薄弱學校的改造之路:校長的職責與作用[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