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晨
大千世界,產品千姿百態,我們可以給它們穿上“外套”,發明各種配套產品。
很早之前,發明家就運用配套發明法給許多生活用品配備了“外套”,比如,為了清潔衛生、拆洗方便,給枕頭、棉被配上枕套、被套;為了攜帶方便,給茶杯配上杯套,給刀配上刀套,給網球拍、乒乓球拍配上球拍套;為了美觀舒適、干凈整潔,給椅子配上椅套,給沙發配上沙發套,給自行車配上車把套、腳踏套、座套,就連馬桶也被配上了馬桶套。
如今,類似的配套發明也有很多。上美術課時,張高用蠟筆畫畫,畫完后,手上像被涂了一層油似的,很不舒服,有一次他看見媽媽用的口紅,忽然眼睛一亮:何不給蠟筆也配個套呢?說干就干,他馬上找來媽媽用過的口紅套子,用膠水把蠟筆粘在口紅套子里,一支口紅式蠟筆就做成了!畫畫時,只需把套子輕輕一扭,蠟筆就“鉆”出來了,十分方便,再也不用擔心手上沾油了。
當一種新產品出現時,我們可以運用配套發明法給產品配套。首先,想一想有沒有必要給這種產品配套,然后思考如何巧妙地給它穿上“外套”,怎樣設計“外套”的“樣式”,從而開發出新產品。比如電視機、手機剛出現時,運用配套發明法很容易設計出電視機套、手機套。
配套發明法是一種簡單又實用的發明方法,同學們,讓我們有意識地運用配套發明法給物品配備一件美麗的“外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