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艷李
摘 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重要意義,其對于人才的培養也受到更多關注,本文從其發展現狀入手剖析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了具體解決措施。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系統化路徑
學科建設的時間不足20年卻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這就不可避免的會在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對于學科人才的培養上,必須加以重視并解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其更高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現狀
(一)成就
短時間內將馬克思主義學科隊伍發展壯大,在20年內將其建設成為可以按照二級學科范式進行專業型人才培養的學科,在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按馬克思主義發展上起到了積極意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不只單純具備學科綜合職能,對其的學習也絕不僅限于理論知識的深化。在學科發展過程中,相關從業者將其發展成為了由課堂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和實踐的綜合學科,不斷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為其提供理論指導[1]。
學科理論人才的培養在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走向了常規化,學科方案和目標逐漸清晰明確,專業特征明顯,根據時代需求為社會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
(二)問題
1.專業基礎知識方面
人才培養的對象為碩博學生,生源多樣且復雜,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大多專業知識并不扎實,更難以系統化,對其選拔僅靠一次教材考試,這并不能真正顯示出學生專業水準,更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是否真正滿足馬克思主義學科的視野范圍和學識淵博程度的要求[2]。專業基礎知識的不牢固使得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以及時間來補缺補漏。
2.專業意識方面
相當一部分碩博生專業意識淡薄,碩士生方面,其中的大部分其實并不符合學科對其的專業忠誠度要求;博士生方面,部分學生的攻讀目的僅僅是獲得文憑,獲得社會以及自我的認同,而專業研究在他們看來并不是首要任務,其中的專業分析、課題研究、提升專業水平更是不那么重要。
3.學習方法方面
相當一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在進入院校后不知如何學習,不知道如何適應專業領域,在具體學習過程過程中無目標、無規劃、無思路,呈現出被動學習的狀態,效率低下,自主性弱[3]。這樣的情況在博士生階段也不可避免,本專業的學生在碩士階段就沒有受到實質性的鍛煉,在進入博士階段后依然如此,無法快速進入專業的研究狀態;至于跨專業進入馬克思理論專業的博士生更是對如何開展課題設計和研究、如何在專業領域中把握知識總體框架等表現出茫然狀態。更甚者,不少專業博士生對于怎樣進行專業資料的搜集、怎樣寫作專業論文、怎樣展開專業性研究等都并不明確。總之,對于碩博人才進行系統化培養勢在必行。
4.指導教師方面
對于碩博人才的培養主要由指導教師進行,個人主導培養過程極易造成理論視野狹窄、學術單一、知識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對于碩博生的在專業領域的完整發展造成束縛,能力提升程度不高。
5.檢驗機制方面
對于碩博人才培養存在考核缺位、過程單一、集體檢驗形式化等問題,這使得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得不到提升,程序化、批量化的人才培養成為普遍現象。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問題產生原因
(一)原因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迅速,缺乏歷史積淀,使得生源質量總體不高。就目前而言,僅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階段有系統的學科教學,保證了研究生階段此二級學科可以擁有優秀生源,除此之外,其他的二級學科均生源不穩定且質量不高[4]。與此同時不能忽略一個問題,相當一部分研究生是報考熱門專業如經濟類、文學類、法律類失利后進入的馬克思理論專業,這就造成生源專業知識更加薄弱。
碩博研究生缺乏對于馬克思專業的嚴謹性、嚴肅性以及嚴格性的正確認識,缺乏專業忠誠度,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知識,甚至呈現出局外人狀態,對于教師布置的課題和閱讀書目不能按標準完成。課堂中更是應付了事,不主動進行思考,見解狹隘、學術語言貧乏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攻讀碩博的學生根本沒有了解此專業的學習目的和任務就是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提升其水平,讓其更好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這既是目的也是使命,更應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應有的終身理想,但是使命意識的淡薄、職業責任感的缺失使得大部分學生并不會將探索馬克思主義作為理所應當的事,而是消極應付,將學歷作為主要目標。
(二)后果
1.培養成本增加
導師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花費超出常規數倍的時間和精力,學生的不配合和學習態度的被動消極讓教師不得不一遍遍重復講解專業知識內容,論文的邏輯構架、語言的專業規范等都需要導師一步步進行指導。
2.影響學科聲譽
馬克思主義專業碩博生的理論素養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且專業意識淡薄,但是考核的形式化和簡單化讓其順利畢業走入社會,這會造成學界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專業性和嚴謹性產生懷疑而給予其負面評價。
3.降低教師積極性
對人才的培養需要導師付出時間、精力以及關懷,這在任何學科都是必要且正常的,但是若付出的精力與成績不成正比,花費超過正常量數倍的心血依然不能提升人才質量就會讓教師對教學產生懷疑,從而降低教學積極性。
三、學科人才培養的系統化路徑
(一)生源
系統分析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碩博生的知識背景,將其與生源結構、學術成果以及后續職業成就相掛鉤,尋找到人才培養的規律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為后續人才配培養提供證據支撐。
碩博招生注重綜合能力和素養的考察,同時創新潛質也要作為考核指標。碩士生招生要在基礎教材知識的考核之外增加綜合知識考察,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納入其中;博士生招生要對其研究成果、自主研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總之,對于零狀態、零起點的學生要予以排除,提升人才培養的起點。
(二)培養方式
對于碩博人才的培養要將指導教師的個人主導革新為教導組集體主導,教導組有多位專家構成,將集體智慧在教導過程充分發揮,使學生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框架[5]。從問題選擇到資料收集,從語言規范到邏輯構建,整個過程都有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將群體功能最大化發揮。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加強對于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重視,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增強師生互動、開展學術沙龍、增開學術會議等都是培養人才的有效手段。
(三)指導教師
教師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教師的質量直接影響人才水平,而教師的精神影響更具持久力和深刻性[6]。因此要積極強化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拓寬學術視野,提升職業素養和能力,加強教師在精神層面對于學生的影響,培養碩博人才健全人格和綜合能力。
四、結語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迅速,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諸多問題。對此,馬克思主力理論工作者要從生源、教育方式以及指導教師三個大的方面入手,對出現的問題加以針對性解決,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水平,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邢鵬飛.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百年傳承與新時代的發展趨向[J/OL].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5.
[2]焦婭敏,張宗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支撐路徑探究——以尚無學科點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8(12):67-71.
[3]徐雅芬,王月.論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的支撐互動關系——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視閾下[J].湖北社會科學,2018(06):180-185+192.
[4]劉程程.以“工匠精神”提升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8):22-23.
[5]閆立超.良性互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論壇綜述[J].湖北社會科學,2017(06):195-198.
[6]梁杰皓,馬原.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歷程、現狀與學科建設的探討[J].西部學刊,2017(0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