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
《弁州史料》中收錄了一道明宣宗頒給蘇州知府的圣旨,里面清楚地記載,宣宗一次性征蟋蟀就達1000只之多。而四海之內,因其廣收蟋蟀,使得蟋蟀價格飛漲,當時一只品相上好的蟋蟀竟能賣到數十兩銀子。因此,人稱宣宗為“蟋蟀皇帝”。不過,宣宗玩歸玩,治國理政可一點兒沒落下。
“坐皇宮九重,思田里三農。”這是宣宗的真實寫照。在外出巡,宣宗見一老農耕作,立即下馬,也拿起農具犁起地來,片刻便已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自此他減輕賦稅,勤政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道理,宣宗比誰都明白。
二叔朱高煦密謀造反,率兵直搗京師,可那會兒朝廷正在攻打安南,分身乏術。就在大臣們爭論不休之際,登基不久的宣宗當機立斷,從安南調回軍隊,一舉打敗朱高煦,從而解決了懸據已久的藩王問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機立斷永除后患,在這一點上,宣宗很是英明。
宣宗當政期間,一日深夜,想找名臣楊士奇聊天。那時皇上想找臣子聊天再簡單不過,下一道圣旨,諒你不敢不進宮。但宣宗沒有這么做,而是親自來到楊士奇家里。面對緊張而不知所措的愛臣,宣宗一句“士奇,朕在此”,盡顯君臣之間的和諧氛圍。
正因禮賢,宣宗文有“三楊”這樣的名臣,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手下一時人才濟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