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榜
一日三餐,活該埃餓
康熙年間,全國大旱,引發饑荒,大臣張鵬翮奏請朝廷祈雨以緩解災情。康熙翻了翻折子,說: 。 “你們漢人過得講究啊,一天吃三頓飯,晚上還要飲酒。而朕和眾位阿哥一天只吃兩頓飯,碰上領兵打仗,一天一頓飯就打發了。如果百姓們一天只吃一頓飯,糧食就不會那么短缺了。”張鵬翮不敢再提災情,趕緊拍馬屁道: “是啊,百姓們不知囤糧,收完一季就吃完一季,太任性了!”
老太監死于話多
朱元璋目睹元末宦官禍國的慘狀,下定決心鏟除積弊,不允許宦官與朝臣結交,也不允許他們置辦產業,還在官門上高懸一塊鐵牌,上寫: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有個品行不錯的老太監,完全出于一番好意,指出某篇公文中有明顯的錯誤。朱元璋明知老太監說得很對,但仍下令將他逐出官去、遣送原籍,罪名就是“干政”。
朕想把維多利亞娶進皇室
1842年,有個英國人來到紫禁城,得到道光的接見。道光與他交談,得知英國國王維多利亞是個女人,發動鴉片戰爭時只有23歲,不禁目瞪口呆。英國人盛贊維多利亞貌美,道光竟動了歪心思,對大臣們說: “朕打算讓維多利亞進宮服侍,你們看給她什么封號好呢?”英國人哭笑不得,說維多利亞已經有丈夫了。道光更加好奇, “那這個男子在官里有什么封號?”英國人想了半天,只好擠出兩個字, “王夫。”
大神榜
琴聲化解殺機
岳飛正在全力抗金,秦檜卻慫恿宋高宗召他回京。岳飛中途在寺院借宿,夜不能寐,取來古琴彈奏,誰知秦檜派來的刺客正在暗中伺機殺害他。刺客不知眼前的人就是英雄岳飛,只知他是秦檜口中的“奸細”。刺客從岳飛的琴聲中聽到壯懷激烈,怎么也下不去手,正.躊躇間,忽聽有人喊他“岳飛”,恍然大悟,忙放下刀,上前向岳飛賠罪。問明情況后,岳飛送給刺客一些銀兩,讓他趕快逃走。
要贊全靠裝
宋太祖有次心血來潮,想到皇家染院看看。得知消息,染院負責人劉蟠立即忙碌起來。平時衣著光鮮、頤指氣使的他,這天卻身穿工裝、腳踏草鞋,頭發散亂,汗水直淌,一張五花藍靛臉比染匠還像染匠。見到宋太祖,他跪倒在地,山呼萬歲后匯報工作, “微臣正在督率工匠勞作,不知官家親臨,未能遠迎,恕罪恕罪!”宋太祖見狀頻頻點頭,這么好的官員實在難得,大手一揮,賜錢20萬。
禍害要燒光
宋仁宗時,玉清昭應官被雷火所燒,殘破不堪,相當刺眼。該怎么辦?章獻太后召集百官商議,當然目的是想重建。她哭哭啼啼地說: “先帝建成這么大一座宮殿,很不容易,如今卻毀于大火……”話未說完,范雍提議道: “不如干脆將它燒個精光,留著也是禍害。先朝時,竭盡天下之力來修建宮殿,百姓怨聲載道。如果還想在殘破的基礎上重新修建,百姓肯定忍受不了。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們不能違背。”章獻太后聽出其中之意,就此作罷。
大咖秀
老禪師豈能一桿全打翻
為抨擊時弊,韓愈以尊儒排佛為己任,難免矯枉過正。當時有位大顛禪師,道行頗深,很受民眾推崇,韓愈卻帶著責難的心思來訪。正值禪師入定,韓愈苦等許久,侍者看出他的不耐煩,就輕聲對禪師說: “先以定動,后以智拔。”韓愈覺得侍者的話有點水平,但仍放不下對佛教的鄙視。禪師問: “你覺得自己比晉朝的佛圖澄、姚秦的鳩摩羅什等人高明嗎?” “自愧不如。” “那憑什么對他們的善行懿德不以為然呢?”韓愈啞口無言,從此一改對佛教的態度,并與禪師相交甚深。
打不死的文壇小強
海明威曾患過的危重疾病有:瘧疾、肺炎、肝炎、炭疽熱、皮膚癌、糖尿病等,還曾接連兩次遭遇飛機墜毀。在他去世前七年,有家紐約報紙發表公告,說: “據報道,海明威與其妻子在空難中死亡。”海明威躺在床上養傷,饒有興趣地看了這則公告,笑稱自己命大。而此刻他正承受著這次空難帶來的腎破裂、肝破裂、脾臟破裂、椎骨骨折……所幸都不致命。
損友暖友都貼心
鄭振鐸與高君箴結婚時,結婚證需要蓋上新人及雙方家長的印章。鄭振鐸請瞿秋白幫忙刻章,誰知瞿秋白說了一通刻章潤格,鄭振鐸買不起,轉身去找茅盾。茅盾雖技術稍遜,但勝在心誠,連夜刻好幾枚印章。儀式當天,鄭振鐸忽然收到瞿秋白寄的一包東西,說是“賀儀五十”,打開一看,正是他要的幾枚印章,潤格恰好作價50大洋。茅盾一看珠玉在前,忙將自己的作品收起,不再獻丑。
大俠圈
窮人過冬全靠抖
明朝時,有個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花錢買了個五品官階,卻從不知民間疾苦。有年冬天,他裝模作樣地外出巡視,看到一個乞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就奇怪地問隨從,“這個人為什么一直抖動身體?”隨從說: “因為天冷衣薄,他耐不住凍。”富家公子高興地說: “哦,我知道了,他只要抖一抖身上就能發熱,真是耐凍的好辦法!”
喊人“老父”占便宜
有個市井百姓因見義勇為而受到官府的嘉獎,由縣官親自接待。縣官見他年紀大了,就尊稱他為“老先” (同“老先生”)。這人從官府回來,很不高興地對兒子說: “縣官真不懂禮數,連個‘老先生都不肯叫全,只叫什么‘老先,輕薄得很!好在我回叫時也沒便宜了他。”兒子忙問他怎么回叫的,這人說: “我本該叫他‘老父母,如今只叫他‘老父。”
文物差點變成渣
1959年,湖南有個農民在田里刨出一件銹跡斑駁的青銅器,上面凸著一張人臉。他把青銅器砸成幾塊,拖到廢品收購站換了些錢。湖南博物館有個老專家聽說了,覺得這件青銅器可能是珍貴文物,于是找到廢品收購站,可它早被送到冶煉廠了。老專家趕緊申請封鎖冶煉廠,在堆積如山的破銅爛鐵中艱難搜尋,終于找到十幾塊青銅器的殘片。經過技術人員的修復,這件青銅器終于露出原貌,它就是名震江湖的“商代大禾人面紋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