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漫主義是文藝創作方法的一種,以傳遞浪漫主義觀點,注重情感表達為目標。本文以浪漫主義思潮作為研究核心概念,分三部分對羅伯特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進行剖析。首先,文章簡述羅伯特舒曼的音樂生涯。其次,簡單分析羅伯特舒曼對音樂的看法與感受。最后,基于浪漫主義思潮,深入的分析羅伯特舒曼音樂美學思想。望文中內容,可為各個浪漫主義思潮以及音樂美學相關研究者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關鍵詞】浪漫主義思潮;羅伯特舒曼;音樂美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羅伯特·舒曼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與評論家,他對音樂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音樂評價理論概念內,許多評論家都能夠做到以情感為核心,但他們對音樂的評價往往并未達到較高標準,導致舒曼對音樂的定義與該時間段內其他評價形成強烈對比。舒曼所傳遞的眾多音樂美學思想中,既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也包含自身美學思想。在當代音樂教育領域中,舒曼所傳遞的音樂美學思想,極具教育價值。因此,多數院校都會開通舒曼美學鑒賞課,以舒曼的音樂觀點為核心,幫助學生理解浪漫主義思潮背景下,音樂美學思想的基本形式。
一、羅伯特舒曼音樂生涯簡述
羅伯特舒曼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音樂評論家,他之所以能夠在藝術領域得到較高地位,與自身的身世背景具有直接關聯。羅伯特舒曼誕生于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書商,家庭環境整體文學素養較高。在羅伯特舒曼年幼時,他的父親曾有意培養他成為高端人才,而他自己也在幼時便展現出良好的音樂天賦。羅伯特舒曼六歲左右開始學習音樂,掌握了演奏鋼琴和風琴的能力。但在該階段,羅伯特舒曼對于音樂的認知并未完全建立。直到九歲時,羅伯特舒曼跟隨父親觀看了作曲家、演奏家莫歇勒斯的表演會后,他對音樂的興趣和感知漸濃,產生了維持一生的音樂興趣。
命運不會在出生之時告知人們所有計劃,當羅伯特舒曼認為自己能夠在藝術領域不斷發展時,一件意外剝奪了他成為音樂演奏家的夢想。作為鋼琴演奏者,羅伯特舒曼的手指突然喪失了基本的活動能力。但他并未認同命運的玩笑,反而重新正視自身的音樂藝術天賦,成為一名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伯特舒曼十分認同浪漫主義思想,但反對將音樂與生活剝離的相關看法。他這種特殊的、高尚的音樂美學觀念,令他在音樂評論領域內也做出了許多貢獻。
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價家的過程中,重點逐漸從獨奏過渡到大型音樂體裁。而在1848年德國革命期間,舒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情緒。他與其他人不同,對這場革命具有正面評價。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一部高質量作品,即唯一一部歌劇《格諾菲娃》。該部歌劇具有十分明顯的浪漫主義特征,成為羅伯特舒曼十分驕傲的作品之一。
二、羅伯特舒曼對音樂的看法和感受
(一)音樂必須是高尚的東西
調查與羅伯特舒曼音樂美學思想相關文獻可知,羅伯特舒曼對于音樂具有絕對性的看法。即認為音樂必須是高尚的東西,音樂絕不可以淪為茶余飯后的欣賞品。音樂具有無限的藝術價值,多種表現形式。音樂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融合,可呈現出極為精妙的藝術美學思想。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音樂是重要的精神武器。它能夠以極具穿透力的方式,進入每個人的藝術觀感以及思想中,調整人們對于生活和藝術的看法,提升人們的精神高度。因此,音樂藝術必須處于高階地位,能夠照亮人們的內心與靈魂。
(二)藝術家精神必須具有卓越高度
羅伯特舒曼認為,既然音樂應該做到高尚,能夠令整個國家引以為傲。那么創造音樂的藝術家們,更要提升自身的修養與能力。藝術家們不但要在實際的角度,不斷練習和鉆研,創造出符合德國音樂思想的藝術作品。更要具有精神上的卓越高度,能夠站在宏觀角度分析每一種音樂形式,將扎實的演奏基本功作為基礎,當成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
(三)音樂創作需要以靈魂為基礎
羅伯特舒曼對于音樂產生的所有見解均具有獨特的思想特征。這與他個人的性格,以及他本人高階層的藝術修養密切相關。正因為他作為藝術家已經達到一個高度,他才沒有能力和耐心容納“并不高尚”的音樂藝術。這種性格和嚴格要求的特征,令羅伯特舒曼一生徘徊在孤獨的狀態中。他渴望藝術能夠自由,也為了音樂藝術更加“高尚”而將自己調整為孤獨的狀態,在孤獨中創作,將自己的靈魂深入探究,譜寫出能夠令自己滿意的音樂曲目。雖然在未來階段內,羅伯特舒曼的這種唯物主義創作因素并未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但這種以靈魂為基礎進行創作的思想與風格,卻成為了未來音樂領域極具歷史價值的美學觀點。
三、基于浪漫主義思潮的羅伯特舒曼音樂美學思想
(一)重視應用情感元素
從羅伯特舒曼對于音樂的看法和感受中我們可以發現,舒曼無論以創作者身份,或評價者身份出現時,都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立場。而浪漫主義思潮中,使用熱情奔放的語言,抒發對世界或藝術的熱情為主要的創作特征,舒曼的藝術評價風格明顯帶有浪漫主義特征。浪漫主義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反思特征,即人們在抒發情感和理解情感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對比的思想進行創作,這樣一來藝術作品才能更加跌宕起伏。舒曼曾經表示,崇尚感情是音樂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原則,使用情感和情緒作為推動力進行創作,就不會出現錯誤。舒曼在創作歌劇的過程中融入大量的情感進行創作,這無疑是在浪漫主義思潮下產生的創作心理。而羅伯特舒曼將這一思想作為重要的美學思想,不斷貫徹落實。
(二)重視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融合
舒曼同樣重視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融合,認為貝多芬就是將兩種不同創作風格高質融合的代表者。因此,舒曼十分崇拜貝多芬,在作為音樂評價家的過程中,舒曼致力于將這種組合風格的地位加以提升。舒曼認為,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一方面可應用浪漫主義的情感色彩,充實音樂作品的藝術美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古典主義音樂特殊的體裁形式,為民眾帶來更具藝術價值的演奏表演。因此,在舒曼的心中,當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融合時,音樂藝術可達到特定的高度,在整個評價領域內收獲至高無比的贊賞。
(三)重視將生活與創作相結合
羅伯特舒曼表示,音樂藝術家必須要做藝術的領導者和拉動者,不能跟隨音樂藝術的變動而創作音樂。這些觀點的產生,令普羅大眾對音樂家的質量評價標準不斷提升。音樂家們擁有良好的創作能力和演奏基礎,被稱為“必然之物”,這表示在羅伯特舒曼的評價標準下,音樂家們必須不帶有功利性,幫助自己稱為“卓越”的藝術家。這一思想明顯十分苛刻,但從藝術與審美的角度分析,這一觀點的出現,明顯提升了德國音樂藝術的整體評價高度,為未來的音樂藝術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而提升思想精神素養,并不代表需要將作品與生活分離。舒曼表示,音樂創作必須要與生活結合,在生活中采集創作素材,才能將音樂作為方法,妥善翻譯生活中存在的音樂藝術語言。
四、結語
綜上,文章以浪漫主義思潮作為背景,對基于浪漫主義思潮的羅伯特舒曼音樂美學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重視應用情感元素,重視將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融合,重視將傳統、生活與創作相結合這三種方法,即為羅伯特舒曼對于音樂美學思想的基本看法。
參考文獻
[1]夏瑒.舒曼特殊的音樂世界——鋼琴曲《蝴蝶》解析[J].音樂創作,2018(8):136-137.
[2]韓爽.舒曼鋼琴曲《蝴蝶》的浪漫主義風格研究[J]. 黃河之聲,2018(12):36-37.
[3]張鑫鑫,張銳銳.舒曼《幻想曲集》中幾首小品的演奏技巧[J].宿州學院學報,2018,33(9):97-98,106.
[4]馬慧元.里特、霍夫曼和舒曼:德國浪漫時代剪影[J]. 書城,2017(6):61-69.
作者簡介:張哲琦(1988—),女,漢族,山西大同,研究生,助教,山西大同大學,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