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軍 黃奕英
【摘要】嶺南民間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作為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推動了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很深的現實意義。嶺南民間舞蹈是難得的民間舞蹈資源,實現嶺南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文將對嶺南民間舞蹈文化進行深入細致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和設計初中音樂課程內容,讓嶺南民間舞蹈走進基礎教育課程,為廣東建設文化教育強省添磚加瓦。
【關鍵詞】嶺南民間舞蹈;初中音樂課程;開發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嶺南民間舞蹈屬于地方性的舞蹈藝術文化,在初中音樂課程中融入這種獨特的藝術成果,使初中生能夠比較全面的了解與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對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保持客觀尊重的態度,有利于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格局的形成。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對嶺南民間舞蹈藝術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應用,是現代化音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將會成為民間藝術教育研究的一大熱門話題。
一、嶺南民間舞蹈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鮮明的區域原生態生活習性
嶺南民間舞蹈與我國其他民間舞蹈一樣,都是來源于民間,并且最初的藝術形態是舞蹈者個體感情的抒發,是其對生活狀態的表達,植根于嶺南文化,具有濃厚的原生態地域風情、人文特色和生活氣息。后來,這種個體舞蹈逐步演變成群眾集體創作的成果,舞蹈表現方式也由原來的簡單勞動謳歌升華到藝術行為,不變的是其中流露出的嶺南勞動人民的情感與生活理想,不變的是其中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內涵。因此,明顯的原生態生活習性是嶺南民間舞蹈的主要特色。
(二)具有多樣化的表演形式
嶺南民間舞蹈的主要表演者與觀賞者大多都是當地普通的群眾,對于那些民間舞蹈表演者來說,都是一種生活方式及情感的表達。在嶺南民間舞蹈文化得以傳承的基礎上,為了滿足普通觀眾的觀賞需求,嶺南民間舞蹈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逐步發展,表現形式愈加多樣化,表達方式更加專業、內容更加豐富,新的元素增添了更多妙趣,最終形成了多樣化的表演形式。
(三)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性
民間舞蹈作為人們的自娛性活動與廣大人民的日常生活、風俗和習慣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這也是民間舞蹈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嶺南民間舞蹈在時代的沖擊下,并未落伍,反而緊跟時代潮流,既繼承了我國傳統民間舞蹈的優良傳統,又融合了時尚的現代元素,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以舞蹈的表現形式表達跳舞者實實在在的身體感受及精神世界的感情。這種豐富的感情色彩使嶺南民間舞蹈極具藝術感染力。
(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嶺南地區是少數民族如苗族、瑤族、土家族、黎族等民族的聚集地,所以,嶺南民間舞蹈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表演服裝的選取還是舞蹈動作的特征,都取材于當地人民群眾的勞動與生活;其次,嶺南民間舞蹈的表演者和觀賞者大都為少數民族的群眾,表現內容也大多數是其民族生活的體現,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風格。
二、嶺南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現狀分析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愈發注重起自己國家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嶺南民間舞蹈作為我國南方民間的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現階段,嶺南民間舞蹈文化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其與現代化文化藝術的融合,進而傳承與發展嶺南民間舞蹈。如何創新嶺南民間舞蹈文化使其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是目前需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三、嶺南民間舞蹈在傳承與發展中面臨的困難
(一)認識程度低下
在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上,有的人目光短淺、粗鄙,不懂得對民族文化精華的珍惜。還有一些舞蹈界的藝術家們,雖然自身具有極高的造詣,但對民族民間舞蹈并不了解,卻又不愿浪費時間鉆研,便僅僅依仗自己身份對地方舞蹈進行“指點”。這種非理性與無節制的“開發”與“創新”工作對嶺南舞蹈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壓制。
(二)傳承人才的缺乏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者改行換業的情況居多,在具體的人才培養方面還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機制,因此,制約了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體制因素影響
目前,我國在對民間舞蹈資源的挖掘、創作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還沒有制定出相對成熟的措施,因此,沒能做到對好作品、好題材和傳承人等方面的保護,這也是影響嶺南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一點。
四、促進嶺南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舉措
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想有效的做好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進行深入研究。首先,要立足于文化價值,加強對其文化傳承的研究;第二,要立足教育價值,文化傳承的關鍵就在于教育,要保證嶺南民間舞蹈文化有可傳之人;第三,要立足于產業價值,可利用其民族特色發展旅游業,挖掘其商業價值,實現共同的推廣與發展;最后,要立足政治價值,通過對舞蹈本身的傳承,提振民族信心、激發民族的精神、促進民族團結。
五、嶺南民間舞蹈在初中音樂課程中開發與應用的意義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情感世界的流露,帶給人以美的享受。而舞蹈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看得見的音樂、流動的音樂,所以,舞蹈與音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加入嶺南民間舞蹈的教學,有益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帶領學生感受民族特色底蘊,給他們以想象的空間,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藝術鑒賞力都具有很大的意義,當然,更有利于嶺南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六、嶺南民間舞蹈在初中音樂課程中開發利用的策略
廣東嶺南地區民間舞蹈蘊含著特有的舞蹈文化與內涵,為了更好地弘揚嶺南文化,保護民族民間舞蹈資源,打造嶺南舞蹈文化品牌,實現傳承與發展嶺南民間舞蹈的目標,要有效地將其融入到初中音樂課程中,必需重視以下四個方面:
(一)深入研究嶺南民間舞蹈現存素材
嶺南民間舞蹈在初中音樂課堂被傳承與發展之前,首先要保證它的“原汁原味”,深入研究并熟悉其風格韻律和基本動作,模仿他的一招一式,切勿謬種流傳,適得其反。
(二)準確把握嶺南民間舞蹈的情感特征
不同種類的民族民間舞蹈,舞蹈性質不同,節奏、步伐和動律也不相同,所表現出的情緒和內涵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對嶺南民間舞蹈的研究過程中,力求準確把握其情感特征,進而能夠更好地還原舞種。
(三)深入挖掘嶺南民間舞蹈的內涵
嶺南民間舞蹈的興衰、傳承與延續,離不開當地的自然環境、經濟狀況、風土人情和歷史變遷,蘊含著當地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
(四)重視對嶺南民間舞蹈的形態研究
從民間收集來的嶺南民間舞蹈素材通常都是精華與糟粕并存的,為了達到傳承和發展嶺南民間舞蹈的目的,要進行細膩的梳理與提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展現嶺南舞蹈文化的魅力。
七、嶺南民間舞蹈在初中音樂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的現實價值
(一)突出辦學特色與促進學科發展
嶺南民間舞蹈在初中音樂課程中開發與應用,可豐富現有的音樂課程,為音樂課程增添地域特色,推進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
(二)滿足地方特色教材與舞臺表演的客觀需求
在初中音樂課程中融入嶺南民間舞蹈,可滿足本土地域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需要,展現地域風格與特色。
(三)完善舞蹈教育序列,充實教學內容
通過對嶺南民間舞蹈的研究,形成音樂舞蹈一體的課堂模式,充實教學內容。
(四)填充對于本土舞蹈文化傳承的空白
在音樂課堂中加入嶺南民間舞蹈這一特色板塊可彌補嶺南舞蹈在基礎教育中的空缺,也有利于嶺南民間舞蹈的傳承和發展,為以后廣東地區舞蹈特色課程的傳播與研究打下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為嶺南民間舞蹈文化感興趣的老師及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現的平臺。
八、結語
為了嶺南民間舞蹈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展,把其加入到初中音樂課程中去,并進行開發與應用,讓一大批具有嶺南文化屬性,富有典型嶺南舞蹈風格的民間舞蹈素材成為特色課程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在研究中主動學習嶺南民間舞蹈,掌握其舞蹈的風格韻律和特征,挖掘蘊含在舞蹈中的民俗價值與人文價值。因此,不能丟棄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要讓嶺南民間舞蹈走進初中音樂課堂,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協調教材音樂教學和嶺南民間舞蹈教學之間的關系,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石鈞尹.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大舞臺,2015(3):219-220.
[2]汪麗萍.論音樂課程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鄂東南地區民間音樂資源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 (4):108-110.
[3]廖萍,王海英.寓傳于教——廣東嶺南民族民間舞蹈的課堂傳承[J].舞蹈,2015(5):56-57.
[4]胡驍,何喆.嶺南民間舞蹈教材建設對于廣東舞蹈高等教育的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4(1):64-67.
[5]黃櫻.淺論嶺南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神州民俗,2011(3):83-86.
[6]眭美琳.舞蹈編導的舞臺呈現——簡述當代廣東舞蹈創作[J].音樂時空,2012(6):85.
作者簡介:曹國軍(1986—),男,湖南郴州人,深圳市寶安區官田學校教師、一級教師;黃奕英(1988—),女,江西贛州人,深圳市寶安區官田學校教師、二級教師。